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辭賦第23講

     城頭山人 2025-02-12 發布于湖南

    初5第3講

    騷賦介紹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騷賦。

    一、什么騷賦

    騷,指《離騷》,又推而指《楚辭》,楚辭是戰國時代南方楚國的詩歌。其產生起于屈原。屈原被流放時作《離騷》《九章》以自傷悼,他還作了九歌、天問、遠游、招魂等,“上以諷諫,下以自慰”。屈原奠定楚辭的體制,模擬最出色的是宋玉,他作了《九辯》,模擬離騷和九章,到了漢代模擬的人更多,東方朔、王褒、劉向、王逸都是走宋玉的路,武帝時最盛。漢人稱這種體制為《辭》,又稱為《楚辭》。楚辭是繼詩經而起,發展中國韻文的一個時代的代表作品。

    賦,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已經知道賦誕生于《詩》《騷》之后,律詩、戲曲、小說之前。是一種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賦是由《詩經》《楚辭》發展而來的。《詩經》是賦的遠源,《楚辭》是賦的近源。

    二、騷和詩、賦的關系

    從內容來看:古人把賦與詩(《詩經》)騷(《楚辭》)分開,主要是從思想內容來看的。騷之所以有別于詩,是因為騷沒有詩那樣純正,多有詭異譎怪的內容;賦之所以異于騷,是因為賦的主要特點在于鋪陳事物,其中不乏夸張華麗的描寫,而騷則“長于言幽怨之情”。

    從形式上看,詩、騷和賦都是押韻的;從句式上看,早期詩以四言為主,騷一般是六言,或加兮字成為七言;賦則字數不拘,但多數以四言六言為主。如典型的漢賦多夾雜散文句式,詩、騷則基本上沒有散句。從虛詞運用上看,詩、騷在句與句之間,特別是段與段之間,偏重內在的聯系,極少用連接的詞語。而賦則與散文一致,多用連結的虛詞。例如揚雄《解嘲》,很多地方用'故''是故''是以''然而''然則''若夫''且''雖''遂'等詞語來連結上下文;又如:江淹《別賦》用'況''復''故''至若''乃有''又有''儻有''是以''雖'等連結的詞語;還有大家所熟悉蘇軾《前赤壁賦》中,多用'于是''況''蓋將''則''且夫''茍''雖'等連結的詞語。

    總體來說,賦與騷差別不大。至于所謂騷體賦(如賈誼《吊屈原賦》),形式上更與楚辭沒有分別。如果專從形式上看,賦與騷甚至可以認為同一類文體。因此賦與詩、騷的分別,必須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來考察。附表如下:

    文體

    不同點

    相同點

    內容

    句式

    虛詞

    押韻

    幽怨之情

    六言加兮加七言

    純正

    早期四言、后五七言

    幾乎沒有

    華麗描寫、鋪陳

    四六為主,夾散

    三、什么是騷賦

    騷賦就是騷體賦。騷體賦是漢賦中的一類,它是從楚辭中發展而成的,形式上屬于騷體,所以稱為騷體賦。簡言之:以賦名篇而體式類騷者,即為騷體賦。賦體文學和騷體文學為兩種并列文體。注意:并非所有的騷體文學都是賦,亦非所有的賦體文學都是騷。二者交叉部分,即以賦名篇而體式類騷者,即為騷體賦。

    四、騷體賦的特點

    較之屈原以前的詩歌形式,騷體賦主要有以下特征:

    1)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創造了一種以六言為主,摻進了五言、七言的大體整齊而又參差靈活的長句句式。這是對四言體的重大突破。

    2)章法上的革新。屈原“騷體”不拘于古詩的章法,放縱自己的思緒,或陳述、或悲吟、或呼告,有發端、有展開,也有回環照應,脈絡又是極其分明的。

    3)體制上的擴展。屈原以前的詩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數十行的短章。而他的《離騷》則長達372句、2469字,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長篇體制。

    4)騷賦其最大內容特點是抒寫窮愁衷怨之情,騷體賦“長于言幽怨之情”,或憂國憂民、或懷才不遇、或自哀、或抒情。成篇字數大約1000左右。

    5)騷賦最主要的體式則是帶有語助詞“兮”,即:所謂“騷體句式”通常被稱為“兮”調。以此調劑誦讀節奏,渲染情感。

    6)騷體賦表現手法常用排比法,但是不求對偶句的精確。有韻,一般是隔一句押韻。

    也常有換韻。

    五、騷體賦句式的分類

    騷體的句式從三、四字到八、九字皆有,但騷體賦無嚴格意義上的隔句,這與騷體賦的押韻方式有關。騷體押韻,多為隔句押韻(上句不押,下句押韻),而隔句是兩分句為一句,完整的隔句句式計算分句在內有四句,但只押一個韻字,而騷體賦則是當成四句看的,押兩個韻字。騷體句式之中,其上下有參差不齊者,也有整齊劃一者,但兩漢后,上下句漸多整齊,而通篇句式更見靈活。騷體賦在形式上也與楚辭接近,常用帶有“兮”字的語句,是騷體賦有別于其它賦體句式的關鍵。騷體句基本上由上下兩句構成,有較強的駢儷色彩,然其對句并不刻意追求工整。由于“兮”位置的不同,騷體句式就形成不同形式。

    辭賦界有人將楚辭作品的主要句式歸納為三類:

    1)“兮”用在上句句末。這是最為基本的句式,即將“兮”字往往置于單句末。

    如:韓愈《復志賦》:欲奔走以及事兮,顧初心而自非。

    賈誼《鵩鳥賦》: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

    司馬相如《長門賦》:下蘭臺而周覽兮,步從容于深宮。正殿塊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間徙倚于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白居易《傷遠行賦》:昔我往兮,春草始芳;今我來洗,秋風其涼。

    2)“兮”用于一句中間的位置。

    “兮”用于一句之中間位置的手法,其“兮”字的作用不再僅僅是感嘆與抒情,還成了句子成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詞序安排分布有重要作用。這與駢律賦中慣用的“之”“而”“以”之類的虛詞作用大致相當。

    這種用法在屈原楚辭《九歌》中常見,但在早期兩漢的騷體賦中則并不常見,大抵是在駢賦盛行之后,“兮”字的虛腰用法開始盛行。由此可見騷體賦與楚辭及駢體賦之間的相互滲透和取補的關系。

    如:楊炯的《青苔賦》“漁父游兮漢川曲,歌滄浪兮濯吾足”;張說的《畏途賦》“風雨櫛汨兮崩泉而險湍,圖畫詭屈兮紅峰而碧巒”,宋之問的《太平公主山池賦》“秋葉飛兮散紅樹,春苔生兮覆綠泉,春秋寒暑兮歲榮落,林巒沼池兮日芳鮮”等,都屬于“兮”調虛腰用法。

    通常“兮”調之虛腰,在語法上來說,皆可用其它虛詞替換而無妨大意,但“兮”調所獨有的抒情意味,則是無可替代的,兩漢之后的騷體賦,常是“兮”調句式與其它虛詞句式相間使用,句式變化靈活,有“散駢騷”相互融合的跡象。

    3)“兮”用于下句末尾

    這種也是常法。如:司馬遷的《悲士不遇賦》的“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闊兮;人理顯然,相傾奪兮。”

    沈亞之《古山水障賦》的“風號穴怒,寥而清兮。山中之木,何雕榮兮”等。

    兮調是這種用法時,在“兮”字前用韻。

    以上“兮”調三法,盡可根據文章需要調配變化使用,唯要注意在“兮字置上句尾句式”而向“兮字置下句尾句式”轉換之時,宜用“兮調虛腰”句式或“非兮調句式”以為中隔為好,如此在抒情調和上可不突兀。如沈亞之《古山水障賦》之法。先用“挹清臣之嘉思兮,信竦予以峭孤。回補籍之暇筆兮,賦他山于遺圖。擲琨瑤于吶口兮,若含采以咀蘭。惟古工之包化兮,啟群峰于無間”的“兮字置上句尾句式”,然后接“勢蹙摶以特起,互騰排而上干。翠參差以玉立,俱竦竦以攢攢”的“非兮調句式”以為中隔,之后再續用“翱鸞翔翠,相追征兮。振錦舒繡,錯以明兮”的“兮字置下句尾句式”。

    六、騷體賦句式的特點

    1)騷駢結合:即用騷體句式,一般由上下兩個句子構成,有時兩句還構成對句。如:《離騷》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正:平。則:法。正則:公正的法則,含“平”的意思。靈均:美好的平地,含“原”的意思,屈原名平字原)。

    大家發現沒有,作者并不刻意追求對偶工整。再如劉禹錫《望賦》:

    望賦

    邈不語兮臨風,境自外兮感從中。晦明轉續兮,八極鴻蒙。上下交氣兮,群生異容。發孤照于寸眸,騖遐情乎太空。物乘化兮多象,人遇時兮不同。嗟乎!有目者必騁望以盡意,當望者必緣情而感時。有待者瞿瞿,忘懷者熙熙。慮深者瞠然若喪,樂極者沖然無違。外徙倚其如一,中糾紛兮若斯。

    望如何其望最樂!睎慶霄兮溯阿閣。如云兮天顏咫尺,如草兮臣心踴躍。扇交翟兮葳蕤,旗升龍兮蠖(huò)略。日轉黃道,天開碧落。凝瑞景于庭樹,掬非煙于殿幕。

    望如何其望且歡!等灞岸兮見長安。紛擾擾兮紅塵合,郁蔥蔥兮佳氣盤。池象漢兮昭回,城依斗兮闌干。避御史之驄馬,逐幸臣之金丸。

    望如何其望攸好!宗萬靈兮越四隩(ào)。漢帝仙臺兮,秦皇海嶠(jiào)。霓衣踴于河上,馬跡窮乎越徼。紫氣度關而斐亹(wěi),神光屬天而昭耀。睆(huǎn)眷眷以馳精,聳專專而觀妙。

    望如何其望有形!視蠢蠢兮窮冥冥。楚塞氛惡兮,蕭關燧明。暈籠孤月,角奮長庚。沙多似雪,磧(qì)有疑城。煙云非女子之氣,草木盡王者之兵。審曳柴之虛警,破來騎之先聲。信有得于風鳥,示無言于旆旌。

    望如何其望且慕!恩意隔兮年光度。雕輦已辭兮,金屋何處?長信草生兮,長門日暮。徯(xī)翠華之儻來,仰玄天以自訴。況復湘水無還,漳河空注。淚染枝葉,香余紈素。風蕭蕭兮北渚波,煙漠漠兮西陵樹。夫不歸兮江上石,子可見兮秦原墓。拍琴翻朔塞之音,挾瑟指邯鄲之路。

    望如何其望最傷!俟(sì)環玦(jué)兮思帝鄉。龍門不見兮,云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春之氣兮悅萬族,獨含嚬兮千里目。秋之景兮懸清光,偏結憤兮九回腸。羨環拱于白榆,惜馳暉于落棠。諒沖斗兮誰見,伊戴盆兮何望?

    豈止蘇武在胡,管寧浮海?送飛鴻之滅沒,附陰火之光彩。鶴頸長引,烏頭未改。恨已極兮平原空,起何時兮東山在。永望何如,傷懷孔多。降將有依風之感,宮人成憶月之歌。歌曰:

    張衡側身愁思久,王粲登樓日回首。不作渭濱垂釣臣,羞為洛陽拜塵友。

    大家看看這段所引文字對仗較為工整,有的以騷句為對句。

    這是作者將騷句和駢句完美的融合,但有時作者于騷體句中夾入一段對偶工整的四言句,使其作品句法更見靈活多變。如劉禹錫《山陽城賦》中的一段:積是為治,積非成虐。文景之欲,處身以約,播其德芽,迄武乃獲。桓(huán)靈之欲,從心于昏,焚其妖焰,逮獻而焚。

    2)騷散結合:唐代騷賦往往含有散體意味,就是騷句而呈散體意味。

    如韓愈的《復志賦》:

    復志賦(并序)

    愈既從隴西公平汴州,其明年七月,有負薪之疾,退休于居,作《復志賦》。其辭曰:居悒悒之無解兮,獨長思而永嘆。豈朝食之不飽兮,寧冬裘之不完。昔余之既有知兮,

    誠坎坷而艱難。當歲行之未復兮,從伯氏以南遷。凌大江之驚波兮,過洞庭之漫漫。至曲江而乃息兮,逾南紀之連山。嗟日月其幾何兮,攜孤嫠(lí)而北旋。值中原之有事兮,將就食于江之南。始專專于講習兮,非古訓為無所用其心。窺前靈之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既識路又疾驅兮,孰知余力之不任。考古人之所佩兮,閱時俗之所服。忽忘身之不肖兮,謂青紫其可拾。自知者為明兮,故吾之所以為惑。擇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師。君之門不可徑而入兮,遂從試于有司。惟名利之都府兮,羌眾人之所馳。競乘時而附勢兮,紛變化其難推。全純愚以靖處兮,將與彼而異宜。欲奔走以及事兮,顧初心而自非。朝騁騖(wù)乎書林兮,夕翱翔乎藝苑。諒卻步以圖前兮,不浸近而逾遠。哀白日之不與吾謀兮,至今十年其猶初。豈不登名于一科兮,曾不補其遺余。進既不獲其志愿兮,退將遁而窮居。排國門而東出兮,慨余行之舒舒。時憑高以回顧兮,涕泣下之交如。戾洛師而悵望兮,聊浮游以躊躕。假大龜以視兆兮,求幽貞之所廬。甘潛伏以老死兮,不顯著其名譽。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為乎浚之都。小人之懷惠兮,猶知獻其至愚。固余異于牛馬兮,寧止乎飲水而求芻(chú)。伏門下而默默兮,竟歲年以康娛。時乘間以獲進兮,顏垂歡而愉愉。仰盛德以安窮兮,又何忠之能輸。昔余之約吾心兮,誰無施而有獲。疾貪佞之污濁兮,曰吾其既勞而后食。懲此志之不修兮,愛此言之不可忘。情怊(chāo)悵以自失兮,心無歸之茫茫。茍不內得其如斯兮,孰與不食而高翔。抱關之厄陋兮,有肆志之揚揚。伊尹之樂于畎畝兮,焉富貴之能當。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訟以成章。往者不可復兮,冀來今之可望。

    這其中一段文字亦呈散體意味:擇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師。君之門不可徑而入兮,遂從試于有司。惟名利之都府兮,羌眾人之所馳。競乘時而附勢兮,紛變化其難推。全純愚以靖處兮,將與彼而異宜。欲奔走以及事兮,顧初心而自非。

    大家看看這一段句式較為整齊,基本為六言騷體句,一句一意。

    3)騷賦中一般使用散體句。有的騷賦作品直接用散體句,因而散文筆法更重。

    如柳宗元的《解崇賦》一段:

    曰:去爾中躁與外撓,姑務清為室而靜為家。茍能是,則始也汝邇,今也汝遐。涼汝者進,烈汝者賒。譬之猶豁天淵而履原燎,夫何長喙(huì)之紛拿。今汝不知清己之慮,而惡人之嘩;不知靜之為勝,而動焉是嘉。徒遑遑(huáng)乎狂奔而西傃(sù),盛氣而長嗟。不亦遼乎!

    我們再看一篇杜牧的《晚晴賦》

    雨晴秋容新沐兮,忻繞園而細履。面平池之清空兮,紫閣青橫,遠來照水。如高堂之上,見羅幕兮,垂乎鏡里。木勢黨伍兮,行者如迎,偃者如醉,高者如達,低者如跋,松數十株,切切交峙,如冠劍大臣,國有急難,庭立而議。竹林外裹兮,十萬丈夫,甲刃摐摐(chuāng),密陣而環侍。豈負軍令之不敢囂兮,何意氣之嚴毅。復引舟于深灣,忽八九之紅芰,姹然如婦。斂然如女,墮蘂(ruǐ)黦(yuè)顏,似見放棄。白鷺潛來兮,邈風標之公子,窺此美人兮,如慕悅其容媚。雜花參差于岸側兮,絳綠黃紫,格頑色賤兮,或妾或婢。間草甚多,叢者束兮,靡者杳兮,仰風獵日,如立如笑兮,千千萬萬之容兮,不可得而狀也。若予者則謂何如,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大家看看是不是宛如一篇輕巧活潑的散文?

    七、騷賦的內容

    大家知道律賦、駢賦作品其內容多以頌揚為主,而騷賦以抒情為主。騷賦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有較強的傳承性。曹明綱先生概括說:騷賦在內容方面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抒情,這與這種體式從一開始起就全面繼承了屈原《離騷》的傳統有關,抒寫失意之情,落拓之志,便成了騷賦的創作主題。

    1)源于《離騷》:騷體文學從屈原的因謗見放、內心憂憤,發而為《離騷》《九歌》等作。到了賈誼、司馬遷、揚雄、班固、王粲、曹植等人之作,其最主要的創作主題就是抒發遭遇不平的牢騷和憂國憂民的哀愁。直到唐代的騷體賦也繼承了這一傳統。

    2)作者“不平則鳴”:與律賦、駢賦相比,特別是唐朝騷賦數量微不足道。但騷賦的內容,多系作者有感而發。他們大多抒發逐臣之懷、感嘆時光流逝、功名不遂。

    a、逐臣之悲。如柳宗元的《佩韋賦》《夢歸賦》,這些作品都是他政治遇挫,橫遭貶逐后的復雜心態的表白。如《夢歸賦》雖無《離騷》上天下地之壯麗,其意仿騷。

    b、抒情感懷:感慨時不我待、功名不立是中國文學史中經常見到的主題。孫樵《出蜀賦》也是感嘆壯志難酬。如李白《愁陽春賦》《惜余春賦》《悲清秋賦》皆感嘆時光流逝之作。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表達流光似金、恐美人遲暮之感。

    如李白《惜余春賦》:

    春不留兮時已失,老衰颯兮情逾疾。荷花落兮江色秋,風裊裊兮夜悠悠。臨窮溟以有羨,思釣鰲魚于滄洲;無修竿以一舉,撫洪波而增憂。

    此外,憂傷時局、悼亡、詠物乃至山水游覽均可見之,說明除了繼承之外,騷賦主題在唐代亦有少許新變。

    3)其它內容:

    一是詠物之作:楊炯《青苔賦》,宋之問的《秋蓮賦》,杜甫的《天狗賦》等這些作品托物以抒情言志。特別是杜甫的《天狗賦》氣勢磅礴,以天狗自喻,表達才雄杰出、堪君一用的抱負。

    二是傷悼之作:如劉禹錫《傷往賦》乃傷悼亡妻之作。

    三是游覽寫景之作:如李白的《劍閣賦》,李華《望瀑泉賦》、司空圖的《題山賦》等。特別是李白的《劍閣賦》逸氣縱橫,極寫山川險峻,寄寓人生感慨。而白居易的《泛渭賦》寫春風得意之情,筆調輕揚活潑,與騷體傳統殊為異趣。受屈賈遺留的作品影響,又有受他體影響,句式靈活、情感亦趨于多樣化,從而呈現更加絢爛的色彩。

    本講提綱:

    一、什么騷賦     

    二、騷和詩、賦的關系      

    三、什么是騷賦      

    四、騷體賦的特點            

    五、騷體賦句式的分類   

    六、體賦句式的特點          

    七、騷賦的內容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九色播放|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看欧美全黄成人片|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午夜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不AV麻豆| 免费av深夜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一卡2卡三卡四乱码|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欧美在线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亚洲av成人在线一区|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成年在线观看免费人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蜜臀av| 好紧好湿好黄的视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国内自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破解版| 成 年 人 黄 色 大 片大 全|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不AV麻豆|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边打电话边被躁视频| 草草浮力影院| 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 欧美亚洲日本国产综合在线美利坚| 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