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中考練習題,涵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閱讀理解題四大題型,附答案及解析,助你高效備考: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 下列人物與情節對應錯誤的是( ) A. 范進——中舉發瘋 B. 嚴監生——臨終惜燈草 C. 匡超人——攜妻游園 D. 周進——貢院撞號板痛哭 《儒林外史》開篇人物王冕的作用是( ) A. 揭露科舉黑暗 B. 象征理想文人品格 C. 諷刺封建禮教 D. 批判社會勢利 胡屠戶在范進中舉后的態度變化是( ) A. 始終鄙視 B. 前倨后恭 C. 冷漠旁觀 D. 熱情如初 嚴監生臨死前伸兩根手指是因為( ) A. 掛念兩位親人 B. 心疼兩根燈草費油 C. 有兩筆賬未收 D. 有兩件遺愿未了 下列情節體現“科舉制度異化人性”的是( ) A. 杜少卿散財助人 B. 匡超人停妻再娶 C. 王冕拒仕隱居 D. 嚴貢生訛詐船家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范進中舉后喜極發瘋,最終被________一巴掌打醒。 嚴監生臨終前因________不肯斷氣,直到家人掐滅一根才咽氣。 周進因長期科舉失意,在貢院________痛哭,后由________資助考取功名。 杜少卿不顧世俗眼光,攜妻子同游________,體現反封建禮教精神。 《儒林外史》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通過多個獨立故事串聯主題。 王冕拒絕________的征召,隱居山林,象征文人高潔品格。 匡超人從________青年墮落為虛偽勢利之徒,反映了科舉對人性的腐蝕。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15分) 結合范進中舉前后的變化,分析《儒林外史》如何諷刺“世態炎涼”。 嚴監生和嚴貢生兄弟的形象有何異同?請簡要說明。 為什么說王冕是作者吳敬梓心中“理想文人”的化身? 四、閱讀理解題(15分) 閱讀以下文段,回答問題: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后一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眾人拉他不住,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胡屠戶兇神似的走到跟前,說道:“該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個嘴巴打將去……范進因這一個嘴巴,卻也打暈了,昏倒于地。 文段描寫的是哪個經典情節?(2分) 范進“喜極而瘋”反映了科舉制度怎樣的危害?(4分) 結合胡屠戶的語言和動作,分析其人物形象。(4分) 文中“眾人拉他不住”的細節有何諷刺效果?(5分) 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 C(匡超人對應“停妻再娶”,攜妻游園是杜少卿的情節) B(王冕象征理想文人品格,與后文儒林群丑對比) B(胡屠戶從中舉前的辱罵變為中舉后的諂媚) B(嚴監生因油燈多燃一根燈草不肯斷氣) B(匡超人的墮落直接體現科舉對人性的異化) 二、填空題 胡屠戶 油燈里多了一根燈草 撞號板、商人 清涼山 串珠式結構(或“形散神聚”) 朱元璋(或“朝廷”) 淳樸孝順 三、簡答題 示例:范進中舉前受盡冷眼,連岳父胡屠戶也辱罵他;中舉后鄉鄰主動送禮,張鄉紳贈房,胡屠戶改稱“賢婿老爺”,通過反差諷刺趨炎附勢的社會風氣。 異同: 同:均屬封建地主階級,貪婪自私。 異:嚴監生吝嗇虛偽(省燈草卻被迫花大錢打官司),嚴貢生霸道無恥(訛詐船家、強占弟產)。 答案要點:王冕淡泊名利,拒絕入仕,才華高潔,與熱衷功名的儒林群丑形成對比,寄托作者對文人獨立人格的追求。 四、閱讀理解題 情節:范進中舉發瘋。 危害:科舉制度扭曲心智,使人喪失理性;功名成為唯一價值追求,導致精神畸形。 胡屠戶形象:粗鄙勢利(語言“該死的畜生”體現辱罵,動作“打嘴巴”反映暴戾),前倨后恭的市儈小人。 諷刺效果:眾人對范進的瘋癲束手無策,反襯科舉制度下群體盲從的荒誕,暗示整個社會的病態。 提示:練習時注意結合原文細節,理解諷刺手法與社會批判的深層聯系,答題時緊扣“人物—情節—主題”三要素展開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