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中小學正式開學。 開學第一周,與以往新學期不同的是,很多學生都多了一個新學習搭子——DeepSeek。 ![]() 有老師發現學生的作業AI含量偏高,“寒假我們班同學寫了10篇作文,很多孩子寫家鄉的變化、科技改變生活,然后下面一串一串排比句,就是典型的AI生成語言。” 有家長擔心孩子失去獨立思考能力,“如果不用思考就能夠得到一些問題的答案,孩子用的時間長了會不會形成依賴。” 也有支持孩子使用AI的聲音,“可以搜索整理資料,碰到一些不會的題,可以很快速得到一些解題的思路。” ![]() 圖源網絡 AI,究竟是孩子學習的好幫手,還是壞槍手? 1 手快的學生 已靠AI開新學期外掛 最近,一個老母親吐槽女兒用DeepSeek寫作業的帖子,戳中很多家長。 “先說數學吧,她每次遇到不會的題,就直接丟給DS,秒出答案。 然后是英語,DS幫她翻譯閱讀理解,她直接照著寫答案。 最絕的是歷史作業,她讓DS幫她寫一篇《論秦始皇的功過》,結果DS寫了一篇5000字的論文……這哪是寫作業啊,這是要出書啊DS真不嫌累啊,我看著都嫌累!” ![]() 圖源網絡 誰懂啊,中國家長啥時候也過上這樣的日子了,能從怕孩子作業寫不完,到怕他們寫得太快。 而像她女兒那樣用DeepSeek開外掛的學生,不在少數。 有數據顯示,完成寒假作業時“用過DeepSeek、豆包、Kimi等各類AI工具”的學生占比達40%。 這些學生中,用于“解題與學習輔導”“資料收集與整理”的占比最高,分別為31%、28%。 ![]() 圖源網絡 有學生表示,遇到不太會的問題,就把它當搜索引擎用,如果答案還看不懂,會繼續追問,AI提供的角度有時會讓自己眼前一亮。 比如一篇與“AI時代”相關的作文,在DeepSeek輸入題目后,它很快提供了7個建議,包括提升學習效率、培養核心能力、終身學習、培養跨學科能力、學會和AI協作等。根據這些建議,自己逐漸梳理出了寫作思路。 除了提供角度,AI還能展示完整的思考、推演與驗證的過程。 博主@無敵大薇薇分享: 孩子在做寒假作業時,有好幾道數學題不會做,就向DeepSeek提問。 DeepSeek不僅展示了最終結論,還展示了完整的思考、推演與驗證的過程,讓娃不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圖源網絡 不過AI也會出bug、已讀亂回。 當你向AI提出問題時,看似它給出了你一個邏輯縝密的答案,但有可能它只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看似一本正經,實則胡說八道,這種情況被稱為AI幻覺(AI Hallucinations)。 ![]() 所以AI好用是好用,慎重也是需要慎重,它對孩子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尤其是當AI以一副自信不容置疑的語氣解釋時,如果沒有思辨能力做支撐,很容易踏進AI精心織造的虛假回答中深信不疑。 2 第一批用DeepSeek輔導孩子的家長 已經贏麻了 雖然AI的回答可能存在一些bug,但瑕不掩瑜。 第一批用DeepSeek輔導孩子的家長,已經從血壓飆升,到眉開眼笑。 ![]() 有家長總結了方法篇: DeepSeek 蘇格拉底法,鍛煉孩子數學思維的王炸。 蘇格拉底法:通過系統性的提問與對話引導答案,而非直接傳授知識。每次只問一個問題,等回答出來,再問下一個問題。用接近真相的方法,通過連續提問來一步步引導思考,得出正確答案。 ![]() 圖源網絡 DeepSeek 艾賓浩斯記憶法,可以讓DeepSeek生成一份背誦計劃,孩子參考計劃,可以把較多的知識點牢固記憶下來。 “孩子現在要背誦小升初英語單詞,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法,幫我制定為期3個月的背誦和復習計劃,附帶每日具體背誦內容。” ![]() 圖源網絡 有家長總結了功能類:AI錯題本。 以數學為例,要是做錯了一道題,就可以在DeepSeek里開啟一個新對話,把錯題寫進去。 在輸完錯題后,可以對照錯題本的樣子,讓孩子問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我這道題哪里錯了?” 第二個問題是“這個錯題對應的知識點是什么?” 第三個問題是“我以后怎么鞏固這個知識點?” 第四個問題是“你能不能再出一道題,和原來題目原理一樣,但場景不一樣,考考我?” 用熟了以后,再也不用擔心錯題重復犯的問題。 且每個對話都能起名字,就像給文件夾命名一樣。可以把對話命名為“數學AI錯題本”。以后每次遇到錯題,就往這個“文件夾”里存,方便隨時復習和總結。 ![]() 圖源網絡 除了錯題本,功能類的應用還有: 生成一份可以直接用來打印的日程表、讓它給找免費的學習資源網站等等。香,實在是香。 有家長用它來給孩子做考前復習: DeepSeek 費曼學習法,讓DeepSeek充當孩子的學生,讓孩子解答問題,在解答的過程中,孩子就可以更加明確所學知識是否掌握,這個方法可以在單元測試等考試前進行,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 “現在我用費曼學習法復習'水的循環’知識點,我來給你講,在我講完后你幫我分析知識遺漏點和邏輯漏洞。如果明白了就回復ok。” ![]() 圖源網絡 以及讓DeepSeek用生成一套練習題,不管是單詞拼寫、選擇題、連線題、填空題等等,它都能出。 ![]() 圖源網絡 有家長用它來做學習規劃: 以“孩子的學習進度 想要的內容 希望達到什么效果”為公式提問。 “孩子今年5年級,目前數學和英語比較薄弱,剛開學,幫我制定一個學習計劃,讓孩子收心,開學可以無縫銜接。” 好好好,知道DeepSeek好用,沒想到它這么好用。看完方老師只想說,你們這些家長嘴巴是真嚴啊。 ![]() 3 幫手還是槍手 取決于如何引導 新生代中小學生作為智能時代的“原住民”,接觸、使用AI將更頻繁和熟練,人機協同成為必然。 就算沒有AI,如果真有同學想偷懶,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也有的是辦法。比如用搜索引擎找答案,在網上找“代寫服務”等。 孩子會不會失去獨立思考能力,也不取決于AI工具的使用。比如同樣用AI寫作文,有的同學能根據自己的要求不斷調整輸出內容,甚至能通過與AI的互動激發自己的寫作靈感。 ![]() 圖源網絡 再比如,AI要求必須提出具體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解答,孩子反而學會了精準地提問。 當AI 學習成為必然趨勢,如何輔助孩子更好地使用AI,對老師和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老師們要做作業分層分類,規范AI使用的邊界。 既利用DeepSeek快速搜集信息、整理思路、多樣化呈現等方面的優勢,也用相對高階且復雜的作業,如長周期作業、實踐類作業、項目性作業、創新性作業,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深度學習能力等高階素養。 ![]() 圖源AI 再比如學校和老師,要積極探索如何將AI技術融入教學,引導學生正確使用AI工具,并制定相應的規范,注重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避免過度依賴。 國外一項提升媒體素養的公益活動“SQUIZ KIDS”,就幫助孩子分三步分辨錯誤信息、假信息: 接觸到網絡信息時停一停(STOP),想一想(THINK),最后對一對(CHECK),和可靠的信息源對照確認是否一致。 現在開學后,國內一小學也開設了“人工智能”課程,引導孩子在學習中重視思維方式的訓練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善用AI工具優化學習。 ![]() 圖源網絡 在上海黃浦區某實驗小學,AI素養課已納入必修課程。課程設計者采用'三階辨真法':當AI給出答案時,學生需要完成信息溯源、邏輯驗證、實踐檢驗三個步驟。這種訓練使學生的信息甄別能力提升57%。 杭州某中學引入AI作文輔助系統時,特別設定'創意指數'評估維度,要求AI生成內容必須經過三次以上人工改造才能提交,這種'人主機輔'模式使學生的創新得分提升42%。 AI在改變孩子們學習的方式,也在改變教育者本身的角色、職能。從知識傳授者向學習引導者轉型,著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創新性。 技術是工具,思維才是核心。面對信息洪流,當孩子像科學家一樣追問“為什么”,像工程師一樣探索“如何做”,AI只會讓孩子“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