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網友認識他,還是從“B站最丑男網紅”的頭銜開始。如果說,每年的B站百大名單總有爭議,那么餅叔的高分來得毫無疑問。一邊說著“我不是愛吃肉的人”,一邊干掉近兩斤羊肉。就算是大風大浪,也不能阻擋一個吃貨追求極致的靈魂。更有趣的是,餅叔的嘴不光用來吃,還能邊吃邊吐金句。這片牛肉,就是哆啦A夢給你記憶面包,扔進去煎一下,拿出來,汲滿了香味和營養......“就像夏日迎面遇到班主任,告訴你掛科了的那種涼。”他帶著團隊跨越5500公里,走訪十余座城市,讓當地夜市美食交織出b站的"深夜毒物"。
百萬運鏡,加上華麗文案, 不光吃遍夜市,還吃透了美食的精髓。????? 片子一上架,就拿了個高分,
 由于餅叔這一波紀錄片質量太高,高得似乎不該出現在個人up主的投稿頁,2007年,餅叔從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專業畢業,入職央視,之后,他被派到俄羅斯,成為央視駐俄羅斯的首席記者。職業屬性使然,餅叔探訪了不少普通人無法到達的地方。2011年,福島核事故發生,為了做報道,餅叔把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所有的污染地走了一遍。 盡管事故發生多年,餅叔手里的核輻射警報器依舊響不停。2014年,餅叔主動申請前往克里米亞,報道當地戰爭,那天,他帶著滿滿一行李箱的茶葉,茶具,保溫杯,還有一盒雪茄,入住了當地招待所,晚上,城中到處是“撻撻撻”的槍聲,和坦克輪子滾動的沉重聲響。餅叔就坐在房間里,抽著雪茄,喝著白茶,以此慰藉焦躁的心情,“我即便是在最危險的地方,我也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好吃的東西,在陌生的地方能找到這些東西,其實就會有種安全感。”這份美食帶來的安全感,正是餅叔回國后當起美食博主的原因之一。在他看來,美食是一條線,串起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拍美食,又不止于美食,才能更好地傳遞出「吃」的味道。于是,他的鏡頭里,多了些與美食相關的人間百態。???????得知大姐每天從早上九點,干到凌晨三時,鐵鍋大勺一顛,顛過三十年。 雖然辛苦,但在大姐看來,只要顧客吃得滿意,她就有動力繼續炒下去。鏡頭里的牧羊大哥,每日徒步10余公里放羊,三十年如一日,還有捕魚為業的漁民,餅叔在和他們一同出海打漁的過程中了解到,滿載回程的既是顧客嘴里極致的海味,更是漁民全家人的希望。類似的人間萬象,常常從餅叔的美食日記里不經意地跑出來, 漸漸地,人們喜愛餅叔,不再只是因為他吃遍天下的豪邁, 他的視頻里有美食的香,還有普通人為了謀生而雜糅出的酸甜苦辣。????????????????餅叔以美食為切入點,周游世界各地并拍攝紀錄片,為觀眾提供了"看世界"的不同角度。???
象君印象很深的是,餅叔在《古巴大寶薦》中的內容。???????? 由于古巴經濟低靡,溫飽都成問題,其創造出來的美食自然沒滋沒味。
這個貧瘠的國度,成了餅叔探索美食的"車禍現場"。??????? 號稱私人餐館的魚,實則只加了點鹽;????????被譽為正宗本土披薩的食物,實則是塊小烤餅,外加一點奶酪;?????????雪茄廠的烤全豬,只有咸味,和回味后的油膩。??????????無奈之下,餅叔只能對著鏡頭悄悄摸索出老干媽,以增添些鄉土風味。 
但作為一個專業的美食vlogger,餅叔當然不能讓場面停留在如此一發不可收拾的境地。? 餅叔征得當地政府同意后,在當地市場擺起了中國零食的攤點,
帶來的辣條,老干媽,冰糖葫蘆,通過以物易物的形式,被當地人一掃而空。為了吃到當地的大魚,餅叔還跟著當地人學習用安全套釣魚,且古巴經濟長期被封鎖,物資匱乏,于是安全套成了他們最常用的釣魚工具。餅叔看似探尋美食,實則帶著網友推開國門,去看一個個真實的社會。 每天扛著二三十斤重的銅壺四處叫賣,縱然辛苦也未必有收入。??????普通人隨意浪費的餐食,也許就是他們的求之不得。?????有因為戰后勞動力緊缺,而一把年紀仍在靠榨玫瑰露謀生的爺爺。老人一邊感嘆辛苦,一邊期盼著更多年輕人來傳承該產業。所以你看,三言兩語道不盡世界的多樣,美食背后還有更深刻的內涵。?????????也正因此,人們可以在他的吃播里獲得慰藉,也可以在他的紀錄片里摸索人性,?????“閱歷讓我們在一次次匪夷所思的過往中,學會理解別人,學會愛惜自己,讓我們在時光中成長強大,變得有余力愛別人,愛這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