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腳,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蘊含著大大的養生智慧。它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隨時隨地都能給身體帶來好處。 一次踮腳,就能調動腿部8處肌肉,不僅是一項不錯的有氧運動,還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回流,增加心肌供血量,保護心血管。 ▲關注醫食參考 成為養生達人▲ 踮腳的古老淵源 踮腳并非現代人的發明,而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式,在古代被稱作“敦踵法”。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關于敦踵的記載,如“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 在具有800年悠久歷史的導引養生術“八段錦”中,最后一式“背后七顛百病消”也正是通過踮腳跟的方式,來刺激人體腎經,誘發全身震蕩,從而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起到消百病的養生效果。 按中醫理論,從腳趾、腳跟到小腿、大腿內側有三條經絡:脾經、肝經和腎經,被稱作足三陰經。常踮腳可以刺激足三陰經,使體內的氣血向上運行,進而溫補內臟,激發中氣,調和氣血。 踮腳的全身益處 ![]() 樹老根先竭,人老腿先衰。每天踮腳2~10分鐘,全身都能受益。具體來說,踮腳有以下幾大益處: 1.強壯肌肉
2.保護心臟
3.補益腎氣
4.預防關節疼痛
5.預防痔瘡
6.刺激足底筋膜
踮腳的正確姿勢與練習方法 ![]() 踮腳的正確姿勢是:抬起腳后跟再落下,如此反復顛足,讓腳跟有節奏地輕震地面。抬腳跟時,身體自然站立,兩臂自然下垂,兩腳微微并攏,將兩腳跟提起,感覺提到最大限度后,保持平衡,此時小腿緊繃,動作略停兩秒。落腳時,兩腳跟先微微下落,在快要接近地面時顛足,讓身體產生一個輕微的震動。 動作熟練后,可配合提肛運動,即抬腳時緩緩吸氣,提肛收腹;落腳時慢慢呼氣,會陰部放松。每天早晚可以各做一次,踮腳頻率控制在23秒一次,每次持續15分鐘,感覺腳底發熱即可。 推薦4個“花式”踮腳法 ![]() 除了站著踮腳,踮腳尖的動作在坐臥行走時練習,也能收獲養生效果。 1.走路時
2.坐著時
3.躺著時
4.小便時
如果一天能做五六次這樣的踮腳尖運動,連續一個月或半年左右的時間,便能達到較好的強精健身作用。不妨從現在開始,將踮腳這個小動作融入日常生活,讓身體更加健康、有活力! ![]() 編輯:沙果 |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baijia0102(注明合作) ![]() 點擊左下“醫食參考”標志關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