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時間轉瞬即逝,正月即將結束,而且距離清明節,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今年的清明節,是在公歷的4月4日,相對來講,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清明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是春天的第5個節氣,也是干支歷辰月的開始。 ? 到了這個節氣,萬物已經生長的很茂盛了,大地這個時候,花紅柳綠,草木萌動,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為啥人們如此的重視清明節,難道只是因為它是一個寄托哀思的節日嗎? ? 人們之所以如此的重視清明節,筆者認為,有3方面的原因,第一,這個時節,正好是春意正濃的時候,適合去野外踏青,放松心情,而且也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傳統節假日;第二,它是一個寄托哀思,能夠讓人思考生死的一個節日;第三,這個節日歷史悠久,而且涵蓋了諸多的文化內涵,比如說寒食節的吃冷食,以及三月三的上巳節等。 ? 今年清明不一般,老輩人說百年一遇,這是怎么回事? 在傳統文化當中,紀年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流傳最廣,使用最多,并且依然被沿用的,那便是干支歷,2025年是乙巳年,天干為乙,地支為巳,天干對應著五行,地支對應著十二生肖,乙為木,巳為蛇,也就是說2025年是木蛇年,而木代表的是春天,春天的顏色為綠色,因此就是青蛇年。 ? 干支歷當中,六十甲子一個循序,也就是60年,而今年恰巧是閏六月,同時還雙春年,并且今年的清明節,是在4月4日出現也就是農歷的三月初七,這是典型的晚清明,因為大部分時候,清明節都在農歷的二月出現,今年卻是在三月份出現,這多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可以說是百年一遇。 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必然就是上墳祭祀。它有哪些講究呢?古人說:上墳“3人不去,4人必去”,都有誰? 3人不去 無德無義之人 如果這個人品德不好的話,就沒有必要去上墳了,這種人做事不講誠信道義,違背自己的諾言,而且言行不一,輕易的許諾,但是關鍵時刻卻違背諾言,這種人哪怕是去上墳,也是走形式,內心也不會虔誠,既然內心不虔誠的話,也就沒有必要去上墳了。 ? 對父母不孝之人 老話說“百善孝為先”,一個對父母不孝之人,就不要去指望他去上墳祭祀了,而且這種人多半也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他很難有知心的朋友,也沒有好的同事,因為,筆者始終認為,一個人連對養育自己的父母都能狠心,那么對朋友、同事、愛人,又能好到哪去,讓他去上墳,簡直是侮辱祖先。 ? 作惡之人 還有一種人也不適合去上墳祭祀,那就是作惡之人,這種人壞事做盡,自然也不會得到祖先的保佑,當然,這樣的人,估計也不會去上墳祭祀,即使去上墳,可能也是求的損害他人的壞事。 ? 4人必去 初為人父之人 在我們當地有一個傳統,但凡是家里添丁的人,一般都會上墳去祭祀,這個也是對祖先的一個報信,告訴他們家里添丁,也感謝其庇佑,子孫皆安,往后的日子,也希望可以好運相伴,家族興旺。 ? 科考在即之人 一般如果今年有重要考試的人,在清明節這天也要去上墳,這個也是內心的一種寄托,算是給自己打氣,希望接下來的考試,做的全會,懵的全對,都能考出自己滿意的答卷。希望得到祖先的一個庇佑,好運加持,考神附體。 ? 衣錦還鄉之人 當在外面闖蕩,已經小有成就,這樣的人,也要去上墳祭祀,這也在提醒人們,無論何時,你混的好,也不要忘本,要銘記祖先的一個恩德,這樣家族才能慢慢延續下去,日子也會越來越望,這其實更多的也是提醒我們要學會報恩。 ? 開門創業之人 開門創業,是一條不歸路,但是既然選擇了,就得勇往直前,面對即將到來的各種挫折,人們希望尋求一份信心,也是希望祖先可以庇佑,開門大吉,創業能夠成功,最終可以光耀門楣。 ? 清明節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要來了,在這樣的日子當中,人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同時也是寄托哀思的一個時間,當然,對生活有所求之人,別忘了上墳祭拜自己的祖先。也算是給自己精神上的一種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