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在表皮,桂枝是陽光的拓印;寒入肌理,葛根作春藤破冰;寒凝筋骨,桑寄生化年輪溫養;寒沉命門,附子即地火重生。中醫不治病,治的是天地人失落的對話——每一味藥材都是上古傳來的密語,教會肉身與四時重新握手言和。 寒在皮膚用桂枝,寒在肌肉用葛根,寒在關節桑寄生,寒邪在腎用附子。 寒邪就像一根針,時間越久扎的越深,時間久了,病就越多。今天學習一味藥,祛除藏在身體各個部位的寒氣。 ①寒在皮膚用桂枝:寒在皮膚屬于表證,它有幾個特點:怕冷,愛喝熱水,容易打噴嚏,流鼻涕,頭疼,怕風;身體不容易出汗,但心底又很煩熱;其次容易患濕疹,蕁麻疹,皮炎等皮膚病;經常手腳冰涼。 這時,可用一味藥桂枝,它藥性辛溫,擅長解表,散寒,還能助一身之陽氣,能把表皮的寒邪搜刮的干干凈凈。 ②寒在肌肉用葛根:寒在肌肉容易出現后背怕冷,腰酸背疼,肌肉僵硬而麻木,容易抽筋,身上贅肉多,尤其是腹部,后背,大腿部,這其實是寒邪纏在肌肉的具體表現,這時可用葛根。 葛根可以生陽解肌,能夠鼓舞肢體的陽氣,把藏在肌肉里的寒邪給它趕出去。 ③寒在關節桑寄生:寒在關節,容易表現出關節的冷疼,遇冷就加重,中老年人最容易患的就是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像晨起僵硬疼痛,行動不便,轉側不利,這都是寒邪阻滯氣血,經脈失養所引起的。桑寄生不僅擅長驅寒濕,而且還能補肝腎,強腰膝,壯腰骨,驅邪扶正,一舉兩得。 ④寒邪在腎用附子:寒邪進一步深入到臟腑,最容易受影響的是腎,因為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寒邪傷及腎陽就容易表現出:精神不振,腰膝冷痛,尿頻尿急,夜尿多,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等,而附子屬于大辛大熱,入腎經,擅長走竄,走而不守,尋行于12條經脈,所以,附子補腎助陽的同時,能把寒邪從頭到腳全部祛除出去。 ![]() 1、知母遇到貝母,肺就不熱了 10、黨參遇到花粉,咳喘就消了 12、黃芪遇見當歸,氣血就順了 13、茯苓遇見薏米,濕氣就去了 15、枸杞遇見菊花,眼睛就亮了 19、三七遇見山楂,血壓就降了 26、山藥遇到扁豆,脾就不虛了 35、烏梅遇到香附,氣就順了 8、玄胡遇到金鈴子,肚子就不痛了 39、當歸遇到川芎,血就不瘀堵了 40、高良姜遇到香附,胃就不痛了 41、三七遇到血竭,內膜就復位了 【在看+點贊+關注+轉發】 ![]() ?? 《道德經》第三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