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沙龍 施娟創作感言 書法的發展,無論是真草篆隸書體的演變,還是從鑄造刻畫到書寫等表現方式的不同,從只言片語的記錄史實到明清劇照的興起,再到現代的展廳時代,都與社會文化的變遷密不可分。書法是一門需要時間的藝術,近年來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傮w是對唐經體及二王一系列汲取營養,追本溯源,尊崇傳統,并大膽探索以求變化。 宋曹《書法約言之論楷書》中闡述“蓋作楷先須令字內間架明稱,得其字形,再會以法,自然合度。然大小、繁簡、長短、廣狹,不得概使平直如算子狀,但能就其本體,盡其形勢,不構于筆畫之間,而遏其意趣。使筆筆著力,字字異形,行行殊致,極其自然,乃為有法。" 以楷體為體,同臺競技,既要對傳統用筆的理解,諸家法度的融通。還要有性情和意趣。雜糅晉唐楷意,行書筆調,溯碑而追帖,歸于自然。結構寬博,上承漢律,下啟隋唐、元氏一族。有方有圓。習之者眾,為避免雷同又不失健挺之姿。創作思想集中,于幅式簡潔、書寫自然、變化協調、傳承有序等要旨之中。并以各種節奏打破原有章法,提煉一種書寫狀態。 一件好的作品不光要淵源有自,還要能體現作者的想法,同時也離不開技法形式章法紙張等方面。 在小楷的風格上,我追求典雅俊逸一類,對于風格,我是無意識的,也并不刻意去求新求變,只想根植于傳統的沃土之中,以古自期,若能夠熟稔經典的脈絡,出入古人,我想風格終究會變,誠如清王澍所云:蓋書到熟來無心于變。自然觸手盡變者也。而伴隨著年齡、閱歷、學識、審美等風格等因素的變化。己意自然會有,體貌也自然會變。近階段,我仍在求變之路上,努力將讀書與寫作成為日常,期望留下的文字,能有靜氣,有書卷氣。 近年來我主要在楷書上下功夫,力求典雅、空靈、消散,古拙的格調,靈動中具深厚,嚴密中有輕松。欲求楷書之高境,需著力靜、凈、勁三個字,即:安靜、干凈、剛勁,寧拙勿巧,寧丑勿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勿安排,欲書先散懷,為藝先做人。古之書法集大成者,人品學識是后人效仿之楷模, 鄙人單勤修字外功,德藝兼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學書途中,頗有感觸,書法學養之途,只能以成于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功。藝無止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品欣賞 出師表 138cm×90cm 篆藏石鼓 書法華亭 168cm×40cm×2 弟子規 148cm×60cm 畫論數則 138cm×40cm 斯文在天地 至樂寄山林 138cm×40cm×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