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針醫學湘潭工作站 ![]() “患肌”是浮針醫學的理論核心,每個浮針人都不可不詳查。 如何判斷患肌? 如何理解患肌之間的關系? 假如一個病人只允許我做很少的處理,我該將重點放在哪里? 患肌的組成是否有它的“君臣佐使”? ![]() # 01 患肌體系的意義 ![]() ![]() ![]() 上篇文章中,筆者根據“浮針五部曲”的思路改編和定義了個人理解下的患肌體系,即責任肌、鄰近肌、協同肌、拮抗肌、遠端協同肌。這個體系的建立,能夠幫助浮針人在學習運用浮針的過程中,通過臨床查體、患者主訴、輔助檢查等臨床資料構建起明確的邏輯體系,使得浮針臨床思維更具有現代性,具有實證性,在反復推演的過程中逐漸明確診斷、明確患肌、構建整體觀念。另一方面,有效的溝通語言能夠幫助浮針人進行有效的交流,是診斷的錯誤?是責任肌的判定方法差別?還是浮針臨床戰術不同? ![]() ![]() ![]() ![]() 但是,每一個邏輯體系均有它的劣勢,本患肌體系更適用于肌骨疼痛類疾病,此類疾病與肌肉之間關系明確,可以搜查到更多的資料進行反復論證以推斷實證。對于內科性疼痛,如腹痛、痛經,首先診斷既有難度,疾病本身與患肌之間的關系需要做出更多研究,以及臨床證型上需要做更多有力的公認的細分才能找出浮針的適應癥。比如,肩關節痛,筆者在臨床中發現浮針對于粘連性或者攣縮性的較差,對于損傷撕裂性的也需要時間等待結構穩定與恢復,但是肌肉緊張短縮為主則將具有重大優勢。且肩關節痛對于不同的損傷類型,可以找出不同的明確的責任肌及治療策略(一元)。而痛經等內科疼痛,在臨床中具有多種疼痛表現,且可以出現多個責任肌(多元),則協同肌與拮抗肌的判定將會具有混亂的可能性,如何組建患肌體系,將需要更貼切更適應的邏輯思路。如何做出更細致的切分,如何做出更貼切的浮針患肌思路,需要廣大的同仁們,結合中、西方醫學做出自己的思考。 ![]() # 02 責任肌的判定 ![]() ![]() ![]() 患肌體系(責任肌、鄰近肌、協同肌、拮抗肌、遠端協同肌)就如水滴在湖面,引起一圈圈的漣漪。尋找患肌的邏輯重心,在于責任肌的判定。在疼痛類疾病中,軟組織損傷有多種類型,那么患肌的判定的思路也略有區別。 肌肉 肌肉 人體中的肌肉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三種。浮針對于骨骼肌的放松作用具有明確的效果,本篇文章暫只討論骨骼肌做為“患肌”的范圍。肌肉對于以前的醫學認識中,只認為與運動系統產生直接關系。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MTrP的發現表明臨床上的許多感受,如麻木、內臟牽涉痛、平衡感降低、咳嗽、視物模糊等都與肌肉產生了之間的關聯。患肌的概念脫胎于MTrP,因此,許多臨床疾病與癥狀的也判斷為肌肉性疾病,如前列腺炎、慢性咳嗽等。 臨床常見的頸肩腰腿痛的疼痛性疾病是所有浮針人常治療的范圍,也是入門時的不二選擇。這類疾病責任肌的判定,將是一個十分簡單又可能復雜的問題。責任肌的判定可依照以下邏輯進行,根據疼痛的部位檢查患者活動受限的方式,再根據活動受限\活動緩解的方式推理出可能的肌肉,最后觸診該患肌是否“緊僵硬滑”,或者在按壓的時候出現與主訴相同\相似的疼痛性質與部位,也可以通過讓該肌肉用力、或者被動拉長是否出現活動受限及疼痛來進一步證實責任肌是否準確。 這個過程需要熟練掌握肌肉的功能及部位,以及鄰近肌肉的相似功能之間如何通過不同的體查試驗進行區分與鑒別。此邏輯過程雖然會讓初學者陷入一定的麻煩,但是一旦掌握這個邏輯辨別體系將會成為浮針臨床過程中升級打怪的有力武器。尤其是浮針人中有許多基層及個人診所的醫生,診斷時可能沒有好的檢查設備,那么浮針的患肌體系將有利于鍛煉一種嚴謹的診斷體系。在患肌不明了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詳述體查過程,與線上的浮針人進行有效溝通,獲得精確的指導。 ![]() ![]() 其他軟組織 肌腱 肌腱是肌肉延伸到骨骼的過度階段,具有更高的韌性,肌肉具有很好的伸縮性,過度的張力通常傳遞給了肌腱,而造成肌腱的損傷。在臨床上,四肢的疼痛疾病明確肌腱的損傷通常是最后的診斷。肌腱損傷后,浮針的治療思路是降低該肌腱所屬肌肉的張力,讓肌腱得到休息。因此,肌腱損傷是責任肌為該肌腱所屬肌肉 韌帶 韌帶與肌腱,同質而異名。比如髕韌帶即可以被認為是股四頭肌的肌腱,距腓韌帶可以認為是腓骨肌的肌腱等;其治療思路同肌腱。根據活動受限方向,判斷其責任肌。 軟骨 軟骨存在與關節之間,用于緩沖關節之間的壓力。因此,根據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的姿勢對應的短縮的肌肉即是。 骨骼 骨骼雖不屬于軟組織,且骨骼相對較少損傷,但被外力或者長期的應力拉扯也會產生損傷。骨折若保守治療,因疼痛的保護反應使得周圍肌肉都緊張,則在休息的基礎上,在損傷局部觸診緊張的肉從外往內放松即可。骨折術后則根據康復周期要求制定方案,在此不詳述。骨膜應力增大引起疼痛,如脛骨應力綜合征,根據疼痛加重的姿勢分析骨膜應力來源肌肉判定責任肌。 神經 神經損傷分為神經卡壓與神經本身損傷,前者根據神經卡壓點周圍組織判定責任肌,后者周圍神經損傷則在損傷周圍尋找患肌。 ![]() ![]() ![]() # 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