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上海博物館(東館)一覽(二)

     德秀9ljk9q7bqv 2025-03-20 發布于浙江

      上海博物館東館(簡稱“上博東館”,定位為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952號,東臨丁香路,西至楊高南路,北抵世紀大道,南接保利商業中心,與上海科技館、上海圖書館東館、東方藝術中心等文化設施形成文化集聚效應。




                      明代書法

          明代文人崇尚帖學書風。洪武至成化年間的書壇,以宋克、宋廣、宋球、陳璧、張弼的草書為顯;且中書舍人一職“以能書薦”,涌現了以沈度、沈粲為代表的“臺閣體”書家群,規模龐大。

         明代中期,以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人為首的吳門書派崛起,形成了以蘇州為中心,延及昆山、常熟、松江、嘉定、嘉興等地追求雅趣的書風。明代后期,董其昌博采眾長,自出機杼,形成了生秀古拙的風格,影響深遠;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等書家異軍突起,藝術個性強烈,史稱“奇崛書風”。




    明 宋克 草書唐宋人詩卷




    明 宋克 草書唐宋人詩卷

    此系訪友人徐彥明時所書,雜錄唐宋詩歌數首,用筆爽健,圓勁自如。書于至正二十年(1360),時年三十四歲。宋克,長洲人,明初書法家。工小楷,擅章草。此卷草書,即融入了章草的筆法。































    明 王寵 草書古詩十九手卷




    明 王寵 草書古詩十九手卷

    王寵也是蘇州人。工書法,擅行、草,尤長于小楷。書錄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用筆遒逸,結體雍容凝練,氣度閑雅。書于嘉靖六年(1527),時年三十四歲。



    明 祝允明草書前后赤壁賦卷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江蘇蘇州人。官廣東興寧縣知縣。工書,時人有“國朝第一”之稱。各體皆精,尤長于狂草。此錄蘇軾《前后赤壁賦》,用筆縱逸,以欹側取勢,多出奇趣。系其晚年代表作。

         祝允明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并從歐(陽詢)、虞(世南)而直追“二王”;草書師法李邕、黃庭堅、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變化,風骨爛熳。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




    釋文

    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后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讒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明 劉玨 草書七言詩軸

    劉玨(1410年—1472年),字廷美,號完庵,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老而嗜學不衰,為詩清麗可詠,景泰、天順間,為吳中詩人之最,京師號為劉八句。書正、行出趙孟頫,山水出王蒙,行草學李邕,各極其妙。

           寫山水林谷泉深,石亂木秀,云生綿密,幽媚風流,藹然高者,攀鱗巨老,庶乎升堂,特未入室耳。天順(1457—1464)間與杜瓊、徐有貞、馬愈、沈貞吉、恒吉并能,寫山水,近世莫及。




    明 劉玨 草書七言詩軸

    釋文:平生不愿萬戶侯,亦不愿識韓荊州。但愿武昌連日雪,日日醉登黃鶴樓,樓前絕景冠古今,況有繽紛雪花舞。玉樹參差認漢陽,瀛洲浩蕩迷鸚鵡。江頭兒女走欲顛,謂我似是騎鶴仙。自云飛盡黃鶴去,此景不見三千年。我拍欄桿為招手,世上神仙果何有。桃李非無頃刻花,江湖亦是逡巡酒。他日重來五百春,樓前花草一番新。相逢不識純陽子,何用重尋回道人。

    成化丙戌蘭月完庵奉耐軒親舊一笑




    明 張弼 草書送吳仲玉詩軸

    張弼(1425~1487),字汝弼,號東海,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人,明朝成化二年(1466)進士,官至南安府知府。張弼,工書,草書尤佳,師張旭、懷素,有“顛張復出”之譽。此系其《送陜西吳憲副仲玉守備洮岷詩》,用筆虛和,流轉妍秀。

           明代中期,以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為首的吳門書派崛起,形成了以蘇州為中心,延及昆山、常熟、松江、嘉定、嘉興等地追求雅趣的書風。




    明代張弼《送吳仲玉詩軸》,行草書 ,尺幅107.9×33.9cm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送陜西吳憲副仲玉守備洮岷詩一首。獨攜長劍守窮邊,洮水岷山路幾千。五月氈裘踏冰雪,三更笳鼓報烽煙。巴茶宛馬僧徒市,羌語番文譯史傳。且喜班超身未老,賢勞深得圣明憐。窗弟張弼頓首。




    明 陳獻章《草書七言絕句》軸

    釋文:

    蓑翁溪坐與溪近,

    曉雨松花醉十分。

    去共海鷗眠海上,

    海鷗放浪不疑君。

    白沙。




    明 陳淳 《草書岑參詩軸》

    陳淳(公元一四八四——一五四四年)是明代中期,蘇州地區的藝術家,兼善詩、書、畫三藝。他曾以諸生資格貢入太學,卒業后,放棄作官的機會,回到蘇州,過著縱情於藝術創作的生活。

    陳淳以寫意花鳥聞名,書學米芾,與祝允明、文徵明、王寵人稱“吳門書派四家”。書錄唐代岑參《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用筆遒勁,氣勢磅礴。




    明 陳淳 《草書岑參詩軸》

    釋文:

    雞鳴紫陌曙光寒,

    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

    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

    陽春一曲和皆難。




    明 文徵明《行書壽華君序軸》

    文徵明的《行書壽華君序軸》,他和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一起被譽為吳門四才子。文徵明對各種書體都擅長,尤長于小楷。此系自書《壽華君序》,行筆蒼潤,秀雅清俊。書于嘉靖十年(1531),時年六十二歲。




    明 董其昌 行書臨顏真卿裴將軍詩卷




    明 董其昌 行書臨顏真卿裴將軍詩卷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官南京禮部尚書,謚文敏。擅書,工正、行、草。此卷用筆沉厚,蒼勁渾古。書于崇禎三年(1630),時年七十六歲,為其大字代表作。




      明代官吏董其昌擅長書法,書畫創作講求追摹古人,此幅行書便是他臨摹顏真卿的裴將軍詩卷。




    釋文:

    大君制六合,

    猛將清九垓。

    戰馬若龍虎,

    騰凌何壯哉。

    將軍臨八荒,

    烜赫耀英材。

    劍舞若游電,

    隨風縈且回。

    登高望天山,

    白云正崔巍。

    入陣破驕虜,

    威名雄震雷。

    一射百馬倒,

    再射萬夫開。

    匈奴不敢敵,

    相呼歸去來。

    功成報天子,

    可以畫麟臺。

    顏魯公贈裴旻將軍詩真跡,

    庚午中秋臨。































    米萬鐘(1570—1631年),字仲詔,號友石,又號海淀漁長、石隱庵居士,原籍陜西安化,后當錦衣衛,居北京,米芾后裔。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后任江西按察使。天啟五年(1625年)被魏忠賢黨人倪文煥彈劾,降罪削籍。崇禎元年(1628年)復官,仕至太仆少卿,卒于官。有好石之癖,又能畫石。善畫山水、花竹。書法行、草得家法,書跡流傳甚多。著《篆隸考訛》二卷。



    明 米萬鐘 行書 王勃詩軸

    行草得米芾之家法,與董其昌齊名,時有“南董北米”之譽。此書王勃《郊園即事》、筆法圓融,溫潤清秀。




    明代四大書法家之一

    張瑞圖(1570年-1641年),字長公、無畫,號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平等居士等;漢族,明代畫家,晉江二十七都下行鄉(福建省晉江市青陽下行鄉)人。官至禮部尚書。工書畫,筆法奇逸,于鐘、王外獨辟蹊徑。此作用筆蒼厚,沉著古茂。書于天啟七年(1627),時年五十八歲。



    明 張瑞圖 行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軸。




    傅山(1607年—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陽曲人(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向陽鎮西村)。明末清初道家思想家、書畫家、詩人、醫學家。



      明末清初的傅山以丑書著稱,明亡后,傅山退隱山林,潛心學術與書畫。這幅草書杜甫詩軸寫的是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一。




                    清代書法

          清代是書法史上一個重要發展時期。清初,其書法仍是明代書風的延續。康熙、乾隆時期,由于帝王偏愛董其昌、趙孟頻書體,其時帖學書法占據主流,以翁方綱、劉墉、梁同書、王文治四家為代表。

          乾、嘉以來,金石考據之學昌盛,傳世碑版器物上的文字成為書家新的取法對象,碑派書法興起,引發出新的技法與審美追求,鄧石如、伊秉綬等人開創新風。至阮元、包世臣、何紹基等人大力提倡學習碑版,將碑派書法推向頂峰。清末,康有為作《廣藝舟雙楫》總結碑學,趙之謙、吳昌碩、沈曾植等書家熔鑄碑帖文字,兼顧雄強與婉約,開創出嶄新的藝術風貌。




    清 鄭簠 隸書浣溪沙詞軸

    釋文:

    鶩外紅銷一縷霞。淡黃楊柳帶棲鴉。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歸繡戶,半垂簾幕護窗紗。東風寒似夜來些。

    鄭簠(1622~1693)清代書法家。字汝器,號谷口,江蘇上元(今南京)人。原籍福建莆田,明洪武間祖父一輩遷至金陵(今江蘇南京)。為名醫鄭之彥次子,深得家傳醫學,以行醫為業,終學不仕,工書,雅好文藝,善收藏碑刻,尤喜漢碑。




    清 張照 行書臨王虞帖軸

    張照(1691-1745),字得天,號涇南,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任刑部尚書等。擅書畫、詩文,書學董其昌,上溯顏真卿、米芾,書風道美蒼秀。

           張照通法律、音樂,尤工書法,擅長行楷書,深得帝王垂青,書跡很多藏于清內府。其書師法 米、趙、董,筆力雄強,氣魄渾厚,也兼有董、趙的溫潤秀麗,是謂大手筆,是一們善書“館閣體”的能手,常為乾隆皇帝代筆作書。




    清 金農 隸書樂府詩軸

    尺寸:165.2 x 58.1 厘米

    上海博物館 藏

    金農(1687-1763),字壽門,號冬心先生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寓居揚州。擅詩文,工書畫,精篆刻,富收藏,篤好金石碑版,為“揚州八怪”之一。此軸用筆圓厚爽利,活潑縱肆,氣息與簡牘書合。







    劉墉(1719-1805),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謚文清。清代帖學書法家代表之一。此軸錄東坡游廬山湯泉時與僧人唱和所作絕句,書法體豐骨勁,渾厚敦實。

    清 劉墉 行書蘇軾游湯泉詩軸

    釋文:

    石龍有口口無根,

    自在流泉誰吐吞。

    若信眾生本無垢,

    此泉何處覓寒溫。




    清 王文治 行書黃庭堅帖軸

    王文治(1730—1802)與劉墉齊名,分別稱作“淡墨探花”和“濃墨宰相”,一淡一濃,一探花一宰相,各有特色,各得其所,俱擅名當代,傳名后世,影響頗深遠。王文治 行書《論書》立軸

    此作(如下圖)為行書,紙本,縱128.2cm,橫29.2cm,現藏上海博物館,為王文治行書代表性風格。

    釋文:“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而韻有余,于今為天下第一。余書不足學,學者輒愞無勁氣,今乃舍子瞻而學余,未為能擇術也。”句選自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書》,非是王文治語。

    正文后小字寫有“涪翁書實有東坡所不及處,顧推服如此,知大賢未有不虛懷者”。是王文治之慨嘆,內容方為其所作。賢者虛懷若谷,此等境界實為人所景仰。王文治選取黃庭堅此段文字,定是慕其為人行事,非是摹其書法,因為此作與黃庭堅比照,全然不類:黃書為小行楷,字勢審慎,小巧溫雅,跳脫甚少;王書卻是大行書,情緒飽滿,韻而有致,姿態橫生。




    清 翁方綱 行書七言詩軸

           翁方綱(1733-1818),字正三,號覃溪,晚號蘇齋,順天大興人。官至內閣學士。能詩文,精于鑒賞和收藏,尤其擅長金石考據。在書法創作上他以正統帖學書風稱雄乾、嘉兩朝,享譽極高。他的書作以行書為主,運筆婉麗,結體清正,線條圓潤流暢,有一氣呵成之勢。




    清 朱耷 行書宋人舊聞等冊

    朱耷(1626-1705),原名統鎣,號雪個、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此冊書錄《宋人舊聞》、《寄答廬陵趙年翁品硯》,并節臨王羲之《蘭亭序》、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等。書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時年六十八歲。











































    清 鄭燮 行書與賓谷等論文卷

          揚州八怪中以畫竹聞名的鄭燮,鄭板橋,書法也很擅長,自創“六分半書”。這幅行書與賓谷等論文卷,信筆揮灑,書于乾隆十三年(1748),時年五十六歲。“賓谷”為江昱(1706-1775),“于九”為江恂(1709-1786)。




    清 趙之謙 楷書急就篇冊

    趙之謙(1829-1884),字攝叔,號悲庵,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咸豐九年(1859)舉人,官鄱陽知縣。擅書,學北碑自成體勢,工諸體。此作節錄西漢史游《急就篇》,行筆豐腴,蒼勁樸茂。書于同治四年(1865),時年三十七歲。




    釋文:

    漢地廣大,無不容盛。萬方來朝,臣妾使令。邊境無事,中國安寧。百姓承德,陰陽和平。風雨時節,莫不滋榮。災蝗不起,五谷孰成。







    賢圣并進,博士先生?,

    ?長樂無極老復丁。




    國給獻素繒帛,

    飛龍鳳皇相追逐。

    河南洛




    陽人蕃息,

    與天相保無窮極。

    真定常山




    至高邑,

    乘而嘉寵升進立。

    建號垂統解郁悒,




    四民康寧咸來服集。

    何須念慮合為一。




    陽過魏,長沙北地。

    馬飲漳鄴及清河。

    代郡




    上古右北平史游急就篇

    小字:均初得佳紙屬書揮汗成之,

               之謙記 乙丑五月




    清 梁同書 行書論谷神一章軸

    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學士梁詩正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授翰林院侍講。工書,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齊名。此軸用筆純熟,結字飽滿。書于乾隆六十年(1795),時年七十三歲。




    清 黃易 隸書臨石門頌軸

    黃易(1744-1802),字大易,號小松,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官山東濟寧同知。工詩文,擅金石考據,精篆刻,為“西泠八家”之一。此軸并無《石門頌》原碑蒼勁舒展之感,而以方整端莊、溫潤豐厚的面貌呈現,系其意臨之作。




    清 伊秉綬 隸書七言聯

    伊秉綬(1754-1815),字組似,號墨卿,晚號默庵,清代書法家,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人,故人又稱“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舉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師戴聯奎,歷任刑部主事,后擢員外郎。

          伊秉綬喜繪畫、治印,亦有詩集傳世。工書,尤精篆隸,精秀古媚。其書超絕古格,使清季書法,放一異彩。隸書尤放縱飄逸,自成高古博大氣象,與鄧石如并稱大家。




    清 沈曾植 行書王維詩軸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號寐叟,浙江嘉興人。光緒六年(1880)進士,官至安徽布政史。擅書,碑、帖并治,用筆雜糅漢隸、章草、北碑。此軸錄唐王維《終南山》,體勢飛動樸茂。書于一九二二年,時年七十三歲。




    清 康有為 草書節錄焦氏易林軸

    康有為(1858-1927),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晚清重要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推崇漢魏六朝碑學,工書,著有《廣藝舟雙楫》。此作節錄西漢焦延壽《易林》,筆法跳越,氣勢開張。




    清 楊守敬 行書王維詩軸

    楊守敬(1839-1915),字惺吾,號鄰蘇老人,湖北宜都人。同治元年(1862)舉人,地理學家、金石學家。工書,諸體兼善,碑帖并重,師法漢唐魏碑。此軸錄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為其晚年佳作。




    清 吳昌碩 篆書臨石鼓文軸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改俊卿,字昌碩,號缶廬,安吉(今屬浙江)人,寓居上海。西泠印社首任社長。擅書畫,精篆刻。此軸臨《石鼓文》第一鼓,筆勢蒼勁雄渾。書于一九一七年,時年七十四歲。




    現代書法

           民國初期,書家們承接晚清碑學大勢,將理論與實踐進一步深化。同時也開始反思,調和帖學與碑學,如李瑞清、曾熙等。甲骨、漢簡、敦煌文獻的發現,為書法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借鑒。

    二十世紀以來,各種藝術都在產生深刻變化,書法展覽、教育、出版日益發達,為傳統書法注入了新的生機。李叔同等人組織書畫社團,發行刊物開風氣之先;于右任編纂《標準草書》,提倡草書的標準化;沈尹默、白蕉等人掀起了一場回歸“二王”的帖學運動;潘天壽、沙孟海等在院校建立首個書法篆刻專業,開中國書法高等教育之先河。




    現代 梁啟超 行書贈克剛語軸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現代著名學者、思想家。此作用筆沉著穩健,圓轉外拓。




    現代 李叔同 左太沖五言句聯

    李叔同(1880-1942),字息霜,后出家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擅書,工篆隸。早年多法魏碑,晚年自成一體,沖淡樸野。此聯節錄西晉左思《招隱》,用筆樸拙渾淪。書于一九一二年,時年三十三歲。




    現代 于右任 草書五言聯

    于右任(1879-1964),字伯循,號太平老人,陜西三原人。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工楷、行、草,倡導“標準草書”。此作筆力雄強深厚,以魏碑之法作草,氣勢磅礴。書于一九五○年,時年七十二歲。




    現代 李瑞清 楷書八言聯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號梅庵、清道人,江西南昌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進士,歷官翰林院庶吉士、兩江優級師范學堂監督。善書畫,工篆隸。此作取法《鄭文公碑》,寬博雄渾。書于一九一九年,時年五十三歲。




    現代 沈尹默 行書錄大珠慧海禪師語軸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號秋明,浙江湖州人。書法家、教育家。工正行草,與于右任并稱“南沈北于”,推崇“二王”書風。此軸書唐代高僧大珠慧海語錄,秀逸舒朗,雅正平和。




    現代 黃賓虹 篆書七言聯

    黃賓虹(1865-1955),原名懋質,后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祖籍安徽歙縣,生于浙江金華。能書擅畫。其曾遷居上海近三十年,在書局、學校等供職。此聯金石氣息濃厚,有稚拙之趣,書于一九四三年,作者時年七十九歲。




    現代 潘天壽 行書論畫軸

    潘天壽(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頤,號阿壽,浙江寧海人。國畫家、教育家,得吳昌碩指授。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此錄畫論一則,用筆斬釘截鐵,遒勁峻利。書于一九四七年,時年五十一歲。




    羅振玉(1866—1940),浙江上虞人。初名振鈺,字叔寶,又字式如,后改名振玉,字叔蘊、叔言,號雪堂、永豐鄉人,晚號貞松老人、松翁、含章等。近代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古文獻學家、目錄學家、校勘學家、考古學家。一生著作百數種,刊行書籍五百余種。沈曾植曾贊其“在環球學界之偉人中高踞一席矣”。



    現代 羅振玉 篆書小臣宅敦銘軸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丝袜欧美人妻制服| 成人午夜在线观看刺激|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蜜桃臀无码AV在线观看|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正在播放的国产A一片| 播放灌醉水嫩大学生国内精品 |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京东热| 无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51精品免费视频国产专区| 丁香五月激情综合色婷婷|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毛1卡2卡3卡4卡免费观看|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超清日本一本|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 | 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老熟妇|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自拍|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mp4| 国产良妇出轨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 夜夜未满十八勿进的爽爽影院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粗壮挺进邻居人妻|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九色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