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某,女,48歲。1989年10月24日初診。患者自訴其近20天來,白天每隔約30分鐘,夜間每隔約2個小時,周身出汗1次;汗出如雨淋漓,晝夜可浸濕兩層單內衣;出汗前先有煩躁。刻下:身熱;汗出;惡風;心悸;乏力;食少;舌質紅,苔稍黃厚,脈沉細略遲。處方:桂枝加附子湯加煅牡蠣、黃芪、浮小麥。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5枚,制附子6克,煅牡蠣18克,黃芪30克,浮小麥30克。3劑。復診。患者自訴其服藥3劑后,白天出汗間隔時間延長,每次出汗時間縮短,汗量減少,飲食有增。處方:枝加附子湯加煅牡蠣、黃芪、浮小麥。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5枚,制附子9克,煅牡蠣18克,黃芪30克,浮小麥30克。3劑。三診。患者自訴其服藥3劑后,諸癥繼續好轉。刻下:口苦,咽干(夜間尤甚);舌尖紅赤,脈沉細。處方:枝加附子湯加煅牡蠣、黃芪、浮小麥、山萸肉、人參。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棗5枚,制附子3克,煅牡蠣18克,黃芪30克,浮小麥30克,山萸肉9克,人參9克。2劑。患者服藥2劑后,漸愈。追訪2年,未見復發。(尤昌厚) 按:本案患者汗漏如水、心悸、乏力、脈遲為陰氣虛。汗出、惡風是營衛不和。出汗前煩躁、身熱、舌紅、脈沉是營陰不足之象。因此,雖無表證,應用桂枝加附子湯仍可獲顯效。復診時加大附子用量后,導致口苦、咽干、舌紅赤等癥。故在三診時減少附子用量,并配以山萸肉、人參。患者服后漸愈。由此可見,臨床必詳“觀其脈癥,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
|
來自: 金壇區 > 《更年期子宮肌瘤盆腔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