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有種說法,腎是水火之宅。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水和火共同居住在腎。這水、火,不是常規意義上水火,而是指腎陰和腎陽。腎陰是物質基礎,腎陽是能量,沒有陰這個基礎,陽沒有生化的源頭;沒有陽的帶動,陰就不會被利用。 腎陽不足的人,會出現畏寒怕冷、腰膝冷疼、面部發黑或發白、夜尿頻多、杏冷淡,甚至還會出現五更瀉的情況。 有一個中成藥,也是非常有名的,叫做《右歸丸》 主要成分:熟地黃、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藥、山茱萸(酒炙)、菟絲子、鹿角膠、枸杞子、當歸、杜仲(鹽炒) 這里頭呢,附子大辛大熱,能補火助陽、散寒止疼;肉桂也得溫陽大補的藥材,還能引火歸元,配合附子。能使補腎溫陽的效果加倍。 熟地黃就不用多說了,是補腎藥里的???,滋陰補血,為陽氣生化提供物質基礎;鹿角膠溫補肝腎,配合熟地黃可以增強補陽填精的效果。 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澀固脫;山藥補脾腎、澀精氣;菟絲子平補陰陽、固精縮尿;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共同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強溫補腎陽的功效,另一方面也能澀精固脫,改善早薤等癥狀。 枸杞子滋補腎陰,在這個方子里能夠制約溫燥,可以實現陰中求陽的效果。當歸補血活,在這個方子里促進氣血生化。 所以這個中成藥溫補腎陽、填精止遺的效果非常好。適合腎陽不足導致的杏功能減退、早薤、尿頻、尿清長、大便溏薄、完谷不化、精神不振、畏寒怕冷等癥狀。 在臨床上,用這個治療腎病蛋白尿效果也很不錯。 我有一個病人,因為最近半年水腫越來越明顯,加上最近怕冷的厲害,杏功能也大幅度減退,于是找到了我。我看他舌淡胖,兩邊齒痕明顯,舌苔白滑,脈象也是沉細,辨證為腎陽虧虛型蛋白尿。于是讓他做了個24小時尿蛋白定量,發現結果是2.5g,于是給他開方:熟地黃、山藥 、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鹿角膠(烊化)、杜仲 、肉桂(后下)、制附子(先煎)、黃芪、芡實、金櫻子、丹參 、茯苓。 講講后邊為什么加這幾味藥材吧。 黃芪一方面可以通過補氣來推動腎陽代謝水液,另一方面可以固攝精微,減少蛋白流失。 芡實和金櫻子,組成水陸二仙丹,固腎澀精的效果非常強大,可以很有效的減少蛋白質漏出。 加入丹參是考慮到久病之人有淤血阻滯,丹參可以促進血液灌注,修復腎組織。 茯苓主要是利水滲濕,改善尿頻的癥狀。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方子是針對他本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大家不要盲目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