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月上疏林 網上關于父母沒苦硬吃,摳摳索索的帖子,總是能招來許多網友的吐槽,之前對于這樣的帖子 ,我也喜歡去圍觀。后來,我不去看了,因為這些在網上對父母口誅筆伐的人,在遇到關鍵時刻時,他們會發現這些父母摳索下來的錢,用著真香。 普通人的錢哪里來?當開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從節衣縮食里來,以前的父母把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基本上任務都完成了,可是如今可不行,結婚買房,都需要父母幫一把,他們管這叫托舉。 我有一個朋友,曾很自豪地說,他兒子買房,他老媽一下子給孫子拿了15萬來托舉。看著他明著怨怪,實則欣喜的樣子,我想的卻是這些錢,以老太太一個月兩千多的退休金,就是不吃不喝,需要攢多少年呢? 諷刺不?一方面嫌棄父母摳摳索索,沒為自己活;另一方面卻希望父母能夠托舉他們,不然就是原生家庭不好,拖累自己。 這不,我在網上看到一位博主發的讀者帖子,大致意思就是父母把他供到大學畢業,然后在三年多的時間里,他就基本上沒再給家里聯系過了,注意是聯系,聯系都不聯系,想必逢年過節,也不會給父母發個紅包,意思一下。也就是說,這對父母把孩子養大后,他基本上就相當于到外太空去了,連點微弱的信號都不發回來了。 如果能這樣,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也不錯,可是如今要結婚了,又回來找父母,說自己工作這幾年,沒有攢下一點錢,所以希望父母能夠提供車子和房子,但因為他還有一個弟弟,父母沒有答應,只答應給三四十萬。于是,這個男生覺得很委屈,話里話外覺得父母沒本事,他身邊的同齡人父母都給提供了婚房和車子。 看完這個帖子,我差點一口老血狂噴而出。自己工作三年多,一點錢都沒攢下來,那么父母的錢從哪里來的?大風刮來的?這樣清奇的腦回路,連博主都忍不住暗諷他豬狗不如。 有時想想,生孩子真的是原罪啊,父母需要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孩子小時候要高質量的陪伴,長大了要有足夠的金錢來托舉。好像你生的不是娃,而是債主,要還一輩子,啥時嘎了才算完,而且人家還振振有詞,誰讓你不經過我同意就把我生下來,活該為我負責一輩子。 怪不得如今的年輕人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嘞。 當然,父母如果有能力,托舉一下自己的孩子也未嘗不可,但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父母自愿的基礎上,而不是被逼著,更不是一邊被蛐蛐著摳索,一邊用著父母的錢,心里又說真香。 也希望如今不容易的年輕人,能對父母也多些憐惜,你們不容易,他們也不容易啊,都是骨肉至親,相親相愛,抱團取暖才是正確的相處姿勢,而不是動不動就去網絡上蛐蛐他們。 感謝您讀到最后,需要您的點贊、推薦和分享呀,因為這是我更文的動力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