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發(fā)出來以后,我發(fā)現(xiàn)幾個比較大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代碼部分講的不怎么清楚(自己文筆的問題,會加強,勿噴),不能讓那些沒學過代碼的小伙伴也能學會,其實我自己都覺得代碼部分沒講清楚。 第二個就是步驟有點復雜,涉及到了代碼,不能稱之為保姆級教程。 在我眼里的保姆級教程就是那種沒學過的人,看了教程也能學會的那種教程,才能叫保姆級教程。 因此本期我直接迭代了一版不需要代碼的【爬取指定網(wǎng)頁信息】工作流。 但這個工作流也是有缺點的,就是它只能爬取整個網(wǎng)頁的信息,不能像上一篇文章那個工作流只爬取網(wǎng)頁某塊位置的信息。 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能層層套娃,那什么是層層套娃? 層層套娃的意思就是,先點擊進 A 頁面,然后再從 A 頁面點擊進 B 頁面。 但并不是完全不行,只要你稍微改改就行了,但是這篇文章就不教了,文章太長,我怕你被黑絲誘惑劃走了。 它的效果就跟這個一樣。 ![]() 可以幫兄弟們帶來每日新資訊,如果你對其他行業(yè)的感興趣,只要把鏈接一換就 OK 了。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jù)你的情況修改回復的內容,總結的內容。 好了,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教學先。 需求分析爽點一: 職場提效:同事還在用不知道啥時候的軟件工具來干活,你知道市面上最新的 AI 工具,效率甩他一條街,狠狠的摸魚。 爽點二: 悶聲發(fā)財:根據(jù)最新的資訊來判斷那些可能存在的機會,在成為爛大街的項目前,狠狠的撈它。 爽點三: 信息差撿漏:持續(xù)關注一些網(wǎng)址,比如那些啥限量銷售的,撿到轉手一出就是賺到,狠狠的撈它。 怎么樣?這三個 AI 給出的爽點夠爽吧? 開個玩笑娛樂一下(其實我以前念大學那會,Java 有個圣經(jīng),前面忘了,反正最后狠賺筆,不知道有沒有兄弟聽過),其實上篇內容我們已經(jīng)分析過需求了。 但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因此,無論是痛點還是爽點,都因人而異。 工作流分析整體的流程如下。 ![]() 整體的 Coze 工作流如下。 ![]() 保姆級工作流教程,李奶奶也能學會這次工作流的話,用的是 IT 之家,主要的話就是采集一些很新的 AI 資訊,打破我們的信息差,跟上 AI ,擁抱 AI 好吧兄弟們。 IT 之家網(wǎng)址(https://www.ithome.com/search/AI.html)。 ![]() 第一步,開始節(jié)點 這個節(jié)點的話,需要把 input 這個必填給取消掉。 ![]() 第二步,HTTP 請求節(jié)點 HTTP 請求節(jié)點的話,就 GET 一下你需要爬取的網(wǎng)頁鏈接就夠了。 這里我解釋一下什么是 HTTP 請求,HTTP請求的意思就是客戶端(如瀏覽器)向服務器發(fā)起數(shù)據(jù)交互的核心機制,用于獲取或提交網(wǎng)絡資源。 翻譯人話版就是說,當你點擊鏈接時,瀏覽器會生成請求,并發(fā)送至服務器獲取目標頁面內容,再將內容返回展示給你看。 ![]() 第三步,html2markdown節(jié)點 將 html 轉化為 markdown 格式,它的作用其實是將那些網(wǎng)頁上的一些標簽去掉,比如:<div>,<span>這種。 但其實本質上來說是為了去掉網(wǎng)頁上的那些表格,表單,視頻,動態(tài)特效等,把它們直接轉化為可食用的文檔,交給大模型處理。 ![]() 第四步,內容解析節(jié)點(大模型) 這一步的作用就是將上一步傳來的內容進行解析。 但這里要注意的是我們要用 Kimi 模型,因為這個鏈接的內容實在太多了,如果用別的模型的話,會出現(xiàn) bug ,但kimi 是長文本模型,就不會出錯。 同時要將輸出的變量名 output 的變量類型改為 Array<Object> 數(shù)組類型,把內容整理后進行分組。 然后再添加兩個變量,一個是 title ,一個是 url ,title 的話就是網(wǎng)頁鏈接的標題,url 就是網(wǎng)頁的網(wǎng)址。 ![]() 用戶提示詞 第五步,內容整理節(jié)點(文本處理) 這一步的作用就是把剛才數(shù)組的那些東西都拿出來,拼接成回復的格式,回復的格式就是開頭截圖的那種。 變量值是 Array 數(shù)值的來源就是大模型的 output 。 ![]() 第六步,結束節(jié)點 這個節(jié)點沒啥好說的,把那些內容輸出出來就行了。 它的變量值來源就是內容整理節(jié)點的 output 。 ![]() 整體的工作流講解完成,但有一個位置我之前沒有講,而且很重要,會導致其出現(xiàn) bug。 那就是在智能體添加該工作流的時候,我們需要設置為異步運行。 ![]() ![]() 因為,有些網(wǎng)址的信息內容太多了,如果不開這個異步運行的話,會導致工作流在運行的時候,時間太長,然后就出現(xiàn)了 Bug 。 總結總共六步,這個版本的工作流是比上一篇文章的那個工作流是簡單一些的,要是再學不會就自己去罰站吧兄弟,已經(jīng)很清楚了。 這里一定要注意第四步的大模型,大模型最好是直接選擇 kimi 這樣的話才不會出現(xiàn) Bug 。 不過這里我建議學會這個之后,你就認真學習一下上篇文章的那個工作流。 通過慢慢提升難度這種方式,來一點點提升自己的工作流水平,哪怕工作流的水平?jīng)]提升,提升工作流思維也很好啊。 這個系列就是從 0 講起,誰都能學會的系列。 加油,堅持學下去,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如果你不理解,可以留言,看到了我就會回答,或者你加我也行。 感謝你的耐心。 |
|
來自: 小草9hce4imcw4 > 《公眾號寫作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