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偏食二字,就想到偏科二字,就想到那些“清規戒律”,然后心里一陣厭煩。 對于能夠自我決定的事情,還要被要求怎樣怎樣的時候,就沒來由的想懟人。 但閱讀這個問題,本不需要他人來評價如何如何,就像有人喜歡不同的音樂歌曲一樣,就像有人喜歡不同的食品一樣,就像有人喜歡不同顏色一樣…… 以上發發牢騷罷了。 說回「偏食閱讀」,其實某個人只閱讀某方面的書籍,并不能算是「偏食閱讀」,這只能說明TA對這個方面的知識有特殊愛好、或者情感。 在過去我一直像個哪吒一樣,“我命由我不由天”貫穿我的思想;但是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刻,我曉得了雖然“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我命中有很大部分依然是要符合所在時代所在社會”。 也就是說,時代發展背景會影響到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論是選擇怎樣的閱讀書籍還是受怎樣的教育,還是將來從事怎樣的工作。 即便如此,人也有著相應的自由,有時候規則并不只是限定人怎樣,還會讓人更加自由。 就如閱讀這件事,在古代一馬車的竹簽書,能有現在兩本書的信息多嗎?不一定哈。 即便一個人只閱讀懸疑小說,而小說中也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 最近我在看《犯罪心理》電視劇,它所涉及到的并不僅是犯罪心理學方面的東西,還有邏輯推理,還有信息檢索,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專業知識。 個人閱讀風格是怎樣的,個人所選擇的書籍是怎樣的,是他根據自身的喜好、需求去選擇的,并不是什么問題,而是他個人的自由。 雖然我是個雜食閱讀者,但并不會認為他人在精神上偏食。 只是問題描述中有這么一句:“長期深耕單一領域算精神偏食嗎?” 作為一個從農村長大,并參與過耕地的人來說,深耕是為了改善土壤結構,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利于作物根系下扎,也就是為了來年有個好收成。 而在如今,深耕二字用在各個領域。 也是在成為一個自媒體人之后,更加了理解深耕現在的含義——個人在發展上,要在某個領域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深入鉆研,以達到更高的水平。 而在商業中,深耕市場則可能指深入挖掘某個領域的潛力,專注于某個細分市場,而不是廣泛覆蓋。 所以,我想題主的這個問題并不單單是指個人的閱讀愛好,而是還有著某種目的,或者是為了生存或者是為了工作或者是為了做好某方面的事業。 比如自媒體創業者,選擇某個領域,并在這個領域深耕,以自己的專業來獲得更多人的關注。 那如此說來,就不能簡單的來論——「偏食閱讀」是問題還是自由? 看那些紅學者,他們就鉆研《紅樓夢》,那能說他們「偏食閱讀」、精神偏食嗎? 完全不是,我只看過歐麗娟的紅樓夢解讀,她的知識范圍太廣了,涉及到歷史、文化、心理等等。 在某一個方面特別專業的人,并不是只懂得這一個方面的知識,因為自己的研究精神,即便稍微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識,自己也會細細研究的。 如果是為了生存、工作的目的來說,就完全沒有「偏食閱讀」一說; 而如果就是自己的閱讀愛好,也更沒有精神偏食一說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