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很多老人還是喜歡扎堆聊聊天,打打牌,畢竟閑下來總得找點樂子。 有些老人卻格外安靜,幾乎不跟人來往,讓人忍不住猜測:家庭有事?還是性格孤僻? 其實,社交圈越來越小,可能只是生活習慣問題。 01 之前交過的一些朋友,實在是有問題。 現實中,很多人看似喜歡社交,其實心里早已打了退堂鼓。 畢竟交朋友,不光是聊天吃飯那么簡單,更多時候,還要容忍對方的脾氣、性格,甚至一些不可理喻的小毛病。 而有些老人,對社交這回事兒,實在提不起興趣。 這不是性格孤僻,而是被曾經的“朋友”傷怕了。 表面看似親密無間,實際上卻暗藏虛偽、兩面派,背地里還喜歡嚼舌根。 試問,這樣的朋友,誰還能交得下去? 人生走到一定階段,發現所謂“真朋友”是稀缺品,那些自私、虛偽的人,壓根不值得花心思維系關系。 與其浪費時間在這種人身上,不如留給自己,多做點喜歡的事情,反而自在。 交友成本高,還不一定有回報。很多老人看透了這些,干脆選擇獨處。 不是他們怕孤獨,而是不想再重蹈覆轍。 02 喜歡獨處的生活。 有些老人獨自生活,卻絲毫不感到孤單。 他們每天都有滿滿當當的安排,打工賺錢、讀書看報、練練樂器,甚至鍛煉身體。 忙得不亦樂乎,哪里還有空去跟人寒暄客套? 現實中,很多人誤以為獨處就是孤獨,殊不知那些真正會安排生活的人,獨處反而是享受。 獨自泡壺茶,翻本舊書,或者擺弄一下心愛的樂器,這種平淡卻充實的生活,才是他們真正的快樂源泉。 更何況,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身體會分泌多巴胺,讓人充滿愉悅感。 這種發自內心的快樂,比虛偽的社交強多了。 喜歡獨處并不是“性格孤僻”,而是懂得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 與其勉強去迎合不合拍的社交,不如安安靜靜做個自得其樂的“孤獨者”。 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03 喜歡清靜,不愛喧囂。 有些人天生就不喜歡人多的場合,尤其是退休后的老人,更是受不了聒噪的日子。 聽到一群人嘰嘰喳喳,腦袋就像裝了蜂窩一樣嗡嗡作響,心煩意亂。 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寧可一個人待著,圖個清凈。 可偏偏有另一類人,完全相反。 一刻也不能閑,巴不得天天扎在人堆里,哪怕聊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聊得熱火朝天。 要是沒人陪,立馬覺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整個人都沒了魂兒。 這種性格上的差異,往往讓喜歡社交的人覺得,那些不愛熱鬧的,是怪人。 現實里,我們判斷別人是否正常,總是以自己為標尺。這其實挺自以為是的。 說白了,安靜的人未必孤僻,熱鬧的人也未必快樂。 人與人不同,硬要說清靜派是怪人,實在太狹隘。 人各有性,活得舒服就好,何必強求一致呢?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
|
來自: AGINightingale >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