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仙境”小洲村 文圖 | 馬紅梅 趁著難得的一個假期,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這次的目的地,是神往已久的南方現代化大都市——廣州。 ![]() 尋找鬧市中的古村,在廣州市海珠區內,隱藏著一個古老的村莊——小洲村,小洲村古稱“瀛洲”,四面環水,縱橫交錯的河涌,像樹葉的脈絡一樣滲透了整個村子,李白有"??驼勫?,煙波浩渺信難求"的瀛洲仙島之說,看來小洲村是古時人人向往的“人間瀛洲”。 小洲村不小,徒步行,邊走邊看,倆個多鐘頭才能轉完。穿行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幽深的小巷、歷盡蒼桑的青石板路、古樹、古祠堂,還有心心念念的村中唯一幸存的蠔殼屋。 ![]() 獨特的蠔殼屋。輾轉走進曲曲折折的小巷,來到蠔殼屋,密密麻麻的蠔殼布滿整面墻壁,它是小洲村最有特色的一道風景,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小洲的祖輩村民就地取材,從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蠔殼,建造房子。用這種方式構建的屋子,冬暖夏涼,而且不積雨水,不怕蟲蛀,很適合嶺南的氣候,是嶺南“滄海桑田”的見證物。據說有實力的家庭才能建造蠔殼屋,因為選料均勻,建筑復雜,一般家庭承受不起,是真的蠔宅——“豪宅”。我們在這里欣賞著,贊嘆著,感慨這種獨有的建筑,是否也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從小洲村消失。 ![]() 古村必看古樹。小洲村古樹樹干粗大,古樸蒼勁,虬枝崢嶸,枝葉茂盛。簡氏宗祠前面有一棵古榕樹,幾百年樹齡,它的根系錯綜復雜,樹冠遮天蔽日,枝又生根,根又生枝,枝枝相連,根根相通,遮天蔽日,一棵樹就是一片林,一棵樹就是幾代人的記憶,百年古樹見證百年的風云。 ![]() 小洲村的祠堂。祠堂,是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方祠堂隨處可見,小洲村簡氏宗祠,建筑莊嚴肅穆,古色古香,有做工精細的木雕通花板梁承桁、石雕獸形駝峰斗栱、灰塑博古屋脊塑花鳥及卷草等。祠堂前有雕刻精致的威武獅子,有很多村民在這里休閑的聊天、自在的娛樂。 ![]() 小洲村的藝術之光。上世紀80年代,晚年的關山月與黎雄才等人自籌資金,在小洲村的西南角開辟了一個叫“藝術村”的社區,彼時,大量藝術家和游客也絡繹不絕地來到這里,小洲村猶如一塊強大的磁石,吸引了超過兩百家藝術工作室,工作室涉領域廣泛,從繪畫、雕塑、攝影、書法、陶藝等視覺藝術,到音樂、曲藝這類聽覺藝術,從文學創作到電影創作,乃至民俗文化收藏,幾乎涵蓋了藝術與文化的方方面面。 如今小洲村,藝術家們留下的痕跡猶存,麻石古街、青磚瓦房、蠔殼屋與古祠堂依舊,現代樓房鱗次櫛比,握手樓、一線天隨處可見,走進小巷猶如走入迷宮,不見東南西北,只見八卦方陣,小村的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清澈,變得渾濁而有氣味,曾經"南有周莊,北有瀛洲"的繁華不再。 ![]() 離開小洲村,我只是這里的一位普普通通游客和過客,但我卻再也忘不下她,我曾經來過這里,也曾駐足古人向往的“人間仙境”,感慨,被人間繁華大都市環繞的嶺南桃花源小洲村,她的未來會如何?人們還能在這里找到古樸寧靜的美么? ![]() 【作者簡介】馬紅梅,中學高級教師,現任高中副校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