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適宜技術 五輸穴(五腧穴)介紹 五輸穴是指十二經脈中,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五個特定穴位,即井、滎、輸、經、合。 五輸穴是中醫經絡學中的重要概念,它們是十二經脈中最重要的五個穴位,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這些穴位在經絡理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 五輸穴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每條經脈各有一個井、滎、輸、經、合穴。這些穴位能夠調節相應經脈所主臟腑的功能,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對于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 ![]() ![]() 五腧穴的五行屬性 ![]() 五輸穴與五行相配,對應五臟,具有調節氣機升降、促進氣血流通等特性與功能。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論,五輸穴可以用來調節臟腑之間的關系,以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同時,五輸穴還可以根據季節的不同,調節人體的陽氣和陰氣,以保持身體健康。 (陰井木)陰經為井(木)、滎(火)、輸(土)、經(金)、合(水) (陽井金)陽經為井(金)、滎(水)、輸(木)、經(火)、合(土) ![]() ![]() 五腧穴的特點 ![]() 五輸穴均各有其主治特點。在臨床上當辨清病癥,根據臟腑經絡,靈活應用。 ′《難經·六十八難》曰:“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嗽熱,合主逆氣而泄。” ![]() ![]() 1.井穴 ![]() 在臨床上井穴可用于某一臟器之功能失調,如取少商、商陽井穴點刺出血,能泄臟熱,疏通氣血凝滯;開郁通竅,用于中風、熱厥、咽喉腫痛等均有特效。 井穴不但可治胸肋部位疾病,也可治療急性病,如休克、昏迷等急救。滎穴可治身熱之癥,也可治臟腑經絡一切熱癥。 ![]() 2.滎穴 ![]() 滎穴對各種病變于色的初發病期,及原發性神經痛有一定療效,例如:臨床上治療肺熱?。毙灾夤馨l炎或肺炎)咳喘右頰先赤之初發病期,刺手太陰經之滎穴魚際和手陽明經之滎穴二間,有退熱鎮咳平喘之效。 ![]() 3.輸穴 ![]() 輸穴可治陣發性疼痛,即疾病時好時壞,如風濕痛、坐骨神經痛等,當遇到陰雨天則病癥加劇,晴天病又減。這種癥狀為臨床常見。故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 輸穴可治體重節痛外,還可治每經的經絡病及臟腑病所引起之一切痛證,止痛效果甚佳。 ![]() 4.經穴 ![]() 經穴除可治喘咳嗽熱外,還可治外感引起的病癥,例如膽經經穴陽輔能治外感偏頭痛。 經穴能溫通經絡,疏散風寒,經穴對于病變導致聲音失常之癥狀,皆有療效。 ![]() 5.合穴 ![]() 合穴古人稱能治腸胃病,除此之外,若配合以五行相生之理來治療虛癥,如肝血不足,可補肝經合穴曲泉,可以補肝養血。 合穴能益經氣調整內臟器官之功能活動,主臟腑一切慢性病,有健脾強胃,具有培元之功,善治逆氣、脹悶、泄瀉等癥。 ![]() 五輸穴的臨床應用 ![]() 古人言:“善用針者,手不過肘,足不過膝”,就是指五輸穴而言的,意思就是說一些高明的醫生給病人用針治病,僅僅針手腳這一段的穴位(五腧穴)即能達到治病愈合的目的。 五輸穴是一種要穴歸類法,有以少帶多的優點。這些穴道一直被認為治療范圍廣,效果好的穴道,不僅可治療局部,鄰近和循經的疾病,還可治療全身臟腑的疾病。 ![]() 五輸穴在針灸治療中的應用 ![]() 1、調節氣血、平衡陰陽 2、五輸穴在針灸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刺激五輸穴,可以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3、針灸刺激五輸穴的方法包括針刺、艾灸、拔罐等,根據不同的疾病和穴位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4、五輸穴在針灸治療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對于各種慢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都有良好的療效。 ![]() 五輸穴在推拿治療中的應用 ![]() 1、舒緩肌肉疲勞、緩解疼痛 2、五輸穴在推拿治療中主要用于舒緩肌肉疲勞、緩解疼痛等癥狀,通過按摩五輸穴,可以放松肌肉、緩解疼痛。 3、推拿治療中常用的五輸穴包括手三里、足三里、合谷等,這些穴位具有舒緩肌肉疲勞、緩解疼痛等作用。 4、五輸穴在推拿治療中對于緩解肌肉疲勞、緩解疼痛等癥狀具有顯著的效果。 ![]() 五輸穴在拔罐治療中的應用 ![]() 1、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 2、五輸穴在拔罐治療中具有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的作用,通過拔罐刺激五輸穴,可以調整人體的氣血平衡。 3、拔罐治療中常用的五輸穴包括曲池、足三里、合谷等,這些穴位具有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的作用。 4、五輸穴在拔罐治療中對于緩解肌肉疲勞、促進氣血循環等具有顯著的效果。 ![]() 五輸穴在刮痧治療中的應用 ![]() 1、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2、五輸穴在刮痧治療中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通過刮痧刺激五輸穴,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排出體內的毒素。 3、五輸穴在刮痧治療中對于緩解感冒、發熱等癥狀具有顯著的效果。 4、刮痧治療中常用的五輸穴包括曲池、足三里、合谷等,這些穴位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