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證并治》“*侯氏黑散 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臺》治風癲。” 病因:外風直中肌肉,臟腑引起。 方證:頭暈目眩、面色紅,四肢沉重或下肢水腫,口苦心煩,頭暈(多為高血壓)、胸及以下怕冷。 體質:符合形體偏胖,濕氣重,低壓高或腎性高血壓的患者,舌苔多白膩或胖大舌。 組成: 菊花40克白術10克細辛3克 茯苓3克牡蠣3克桔梗8克 防風10克黨參3克白帆3克 黃芩3克當歸3克干姜3克 川芎3克肉桂3克 方解:菊花量大40克,清熱解郁,人參、白術、干姜,茯苓。茯苓理中湯,健胃溫陽利水,黃芩、牡蠣對藥清熱燥濕、潛陽熄風。當歸、川芎佛手散,養血活血。肉桂、細辛通陽氣,疏通經絡,暢達全身。防風疏散透風,桔梗宣利氣機,礬石燥濕熄風。 本方主治:心脾不足,痰風內生證,抑郁癥,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冠心病等。 黑散辛苓歸桂芎, 參姜礬蠣各三同; 菊宜四十術防十, 桔八芩須三分通。 侯氏黑散為治療“中風—風中經絡”大風證,患者太陰少陰不足(心中惡寒不足)(茯苓理中湯加細辛),少陽化火直上頭面(黃芩、川芎)。多見食物不振,體虛患者。 劉某,男,48歲,偃師府店鎮人,2025年2月26日就診。 主訴:高血壓6年,去年6月份腦梗死,現在服用高血壓藥,低壓任然在105~110毫米汞注之間,降不下來。 現病史:身高175㎝,體重85㎏,略胖,行走略跛行、沉重無力,右側下肢冰涼,頭腦昏沉,急躁易怒,畏寒怕冷,面色發紅,手掌煩熱,夜眠差,半夜容易醒,脈沉弦細,舌質暗紅,舌體胖大,苔白滑。 方藥:侯氏黑散 菊花40克白術10克細辛3克茯苓9克 牡蠣3克桔梗8克防風10克人參3克 黃芩5克當歸3克干姜3克川芎3克 桂枝3克 七付水煎服 禁一切生冷,魚肉,大蒜,宜溫冷飯為宜,防止藥力下泄。 25年3月7日復診,服藥四天后,血壓136/90毫米汞注,私自停掉降壓藥,今天測血壓128/85毫米汞注,右側下肢足踝處溫熱舒服,走路輕松了,沒有那么怕冷了,感覺有點上火,脈弦細,舌質淡紅苔白滑。 方藥:侯氏黑散加減 菊花40克白術10克細辛3克茯苓9克 牡蠣10克桔梗9克防風10克人參3克 黃芩9克當歸3克干姜3克川芎3克 桂枝3克 七付水煎服 思辨:“侯氏黑散 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臺》治風癲。” 患者中風后遺癥,走路沉重,怕冷,符合侯氏黑散方證,其病機為土虛風動,上熱下寒。方中菊花用40克占據整個方子的近一半,平肝熄風,人參、白術、防風祛風健脾補氣,黃芩、牡蠣平肝潛陽,干姜、桂枝溫下通經絡,黃芩,菊花清上熱。當歸活血化瘀補血通經絡,扶正氣。 本方的主證是頭暈(頭腦昏沉)+四肢煩重(行走沉重無力)+胸中惡寒不足(胸中冷,怕冷)。方證對應,血壓降至正常,走路也有力安穩了! 集近三十年臨床之總結,用經方治愈各種內科常見病,婦科不孕不育病,黃褐斑,痤瘡,疑難病等真實病例。加微信寄書:13213576779。書價58元包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