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穴位眾多,僅經穴就有360多個。綜觀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極少;而一病對應的最有效的穴位,卻比比皆是。專穴專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超實用的88個救命穴超清晰對照圖,趕緊收藏了!內關:位于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合谷穴:此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之所以成為萬能穴,是因為它的作用十分多,臨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療頭痛、發熱、目赤腫痛、口眼歪斜、耳聾、經閉,滯產等病癥。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這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太沖穴:位于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環跳:在臀外下部,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飛揚穴:位于小腿后外側,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之中點直上七寸,當腓骨后緣處,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這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公孫穴:位于人體的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太溪穴:在足踝區,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10、止痛、冠心血管穴、心肌梗塞穴、發熱穴——膻中膻中:位于前正中線,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在胸骨體上。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商丘穴:位于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少海:屈肘,當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天窗:位于人體的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的后緣,扶突穴后,與喉結相平。人中:位于人體鼻唇溝的中點,人中穴的最大特點是,具有雙向調節大腦的作用,既能開竅醒神,又可鎮靜寧神,是中暑、昏迷、虛脫等急癥中常用的穴位,現代研究表明,指掐或針刺該穴,具有升高血壓的作用,以保證人體各臟器的血液供應,維持生命活動,刺激該穴還有利于呼吸的恢復。如果遇到病人暈厥、昏迷,可用指甲以適當的節律掐按人中,每秒掐壓兩三次即可,力度不必過大,稍稍用力就行,以免局部皮膚青紫或破損。掐刺人中只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應急措施,遇到緊急情況,還需及時撥打當地的醫院急救電話,以便及時搶救。梁丘:該穴位于伸展膝蓋用力時,筋肉凸出處的凹洼處;從膝蓋骨右端,約三個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該穴所在位置。涌泉: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大循環指灸導引術提示文中所有的穴位配圖只是示意,不一定精準, 即使教科書上也不精準,因為人的體型是有差異的,因此想找準穴位,不能以圖片為標準,一定要結合穴位的文字的注解,才能找準。,這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
復溜: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太溪上2寸,當跟腱之前緣處取穴。
地機:地機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當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中瀆穴:在大腿外側,當風市下2寸,或在橫紋上5寸,股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孔最: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厲兌:人體厲兌穴位于足第2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下巨虛: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天樞:位于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當腹直肌及其鞘處。水道穴:位于人體的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大鐘穴:在足內側,內踝后下方,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水泉穴:在足內側,內踝后下方,當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的內側凹陷處。解溪: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腕谷穴:在手掌尺側,當第五掌骨基底與鉤骨之間的凹陷處,赤白肉際。太溪:在足踝區,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迎香:位于人體的面部,在鼻翼旁開約一厘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瘛脈:位于乳突中央,當角孫穴至翳風穴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1/3的交點處,此穴特別適合指灸導引術。肘髎:在臂外側,屈肘,曲池上方1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 編輯萬物療法支正穴:取穴為在前臂背面尺側,當陽谷與小海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即是,大循環指灸導引術提示支正穴還可以幫助化痰。治療脂肪瘤等。后溪: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后尺側的近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天容:其在頸外側部,當下頜角的后方,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中。天突:仰靠坐位取穴,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中渚穴: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頭后緣之間凹陷中,當液門穴直上1寸處。中府穴: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是云門穴,由此窩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處即是本穴。魚際穴:此腧穴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后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
經渠穴:位于橈骨莖突內側,腕橫紋上1寸,橈動脈橈側凹陷中。肩髃穴:此腧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天池穴:在胸部,當第四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浮白穴:在頭部,當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沖與完骨的弧形連線的中三分之一與上三分之一交點處。液門穴:位于手背部,當第4、五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火功開鎖療法提示液門穴還可治療富貴包。
豐?。簭耐鹊耐鈧日业较パ酆屯怩走@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后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1到3分鐘。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萬物療法公眾號提示這個穴位在摸的時候一般都有一點脹,壓的時候會有痛感。風池穴:人體風池穴位于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委中:位于人體的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蠡溝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間行穴:可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行間穴位于人體的足背側,大拇趾、二趾合縫后方赤白肉分界處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邊緣。大都: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潛意識點穴提示這個大都穴還能夠補鈣。筑賓: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穴與陰谷穴的連線上,太溪穴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內下方,這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地神:在雙手拇指手掌面根部橫紋中點,與雙腳腳掌大趾根部橫紋中點,壓痛各取一個最痛點為高升點,共計4個點。光明:位于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這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云門:位于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胸大肌與三角肌之間)凹陷處。筑賓:在小腿內側,當太溪穴與陰谷穴的連線上,太溪穴上5寸,腓腸肌肌腹的內下方,這也是一個最適合道家繩療操作的穴位。外關穴:位于前臂背側,在前臂后區,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該穴最適合棍針或指灸導引術。天柱穴:該穴位于項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頸椎骨)上端。百會穴:定位此穴道時要讓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于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當前發際上五寸,后發際上七寸,前后發際之間的直線距離相當于12寸。頰車穴: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耳下大約一橫指處,咀嚼時肌肉隆起時出現的凹陷處,左右各一個。前谷穴:在小指尺側,握拳第五掌指關節前方,掌指橫紋端凹陷處,赤白肉際。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離緣0.1寸,左右共10個穴位。 注: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