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山藥是指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河南省焦作地區的溫縣古稱「懷慶府」,這里生長的山藥稱之為「懷山藥」。 古今正統的中醫方劑里用「山藥」者,均指「懷山藥」。懷山藥的地位源于其所生長的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地質。河南省古稱「中原」。河南方言肯定或者答應一件事,均用一個字——「中」。這個「中」字喻示做人中正,頂天立地,不偏不倚。「中」被東南西北四方環繞;「中」屬土,承載木火金水與春夏秋冬的變化。古懷慶府的這片土地種植的懷山藥,為歷代大德明醫良心所擇定,離不開「中」字。人體上為心肺,下為肝膽、腎與膀胱、大小腸,中為脾胃。脾胃為后天之本。懷山藥可筑基后天之本。其藥用價值離不開黃河。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后從山東省東營市流入渤海。黃河流域面積約813122平方公里。黃河之「黃」,實為泥沙。古籍有載:「黃河斗水,泥居其七。」黃河每年攜帶約16億噸泥沙,其中有12億噸流入大海,剩下4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為平原,養活著億萬中華兒女。故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上游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古懷慶府的一方土地,因含有大量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而生成了獨一無二的「懷山藥」。鐵棍山藥則是懷山藥中的極品。因表皮蘊含鐵銹色,故稱為「鐵棍山藥」,被歷代醫家所推崇。其食用及藥用價值均很高,素有「懷參」之美稱,已被申請為焦作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 ![]() 懷山藥按地理位置的不同分為臨近黃河的沙質土懷山藥和臨近沁河的壚土懷山藥兩種。壚土黏性大,土質硬,地質堅瓷,故種植的鐵棍山藥產量較低,每畝平均產量0.5-0.6噸。其特點是質堅粉足、潔白細膩、久煮不散、味香微甜、久食不煩膩,營養成分極高,為鐵棍山藥中的珍品。 一些臨近省市地區生長的山藥,也在懷山藥產地銷售,令消費者真假難辨。為得到正宗的懷山藥,我們決定與焦作專門種植懷山藥的農業合作社合作,不使用農藥、化肥,也不使用膨大劑,保證產品質量。懷山藥之所以補人,是因為其吸取了土地的精華,采收懷山藥時必須挖下1米深淺,方可取得完整的懷山藥。懷山藥吸取了1米上下的土壤之地力,故種過懷山藥的土地必須歇地5年以上。否則地力不足,影響產量與品質。 「地不負人,人不欺地。」這是道地懷山藥種植的邏輯。我感恩懷山藥,緣起來自三千年前的一位道長的教誨。他俗名叫「王明山」,后來成為「蓮花天尊」。山東泰山的道觀名稱為碧霞祠?,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碧霞祠中供有「蓮花天尊」的牌位。蓮花天尊三千年前寫過一部書叫作《山藥百味》。一味中藥一般有一至兩種味道。五味子的果皮與果肉呈現甘酸味,果核則帶有辛辣和苦味,整體還蘊含咸味,因此同時具備酸、甘、苦、辛、咸五種味道。這種特性在中藥材中極為罕見,故得名「五味子」。 那么,為什么山藥具有百味呢?品嘗不出,歷代大醫也無解釋。《山藥百味》一書無緣拜讀,但百味入百經,百味化解百病的哲理可以令人探索。「山藥百味」也告訴人們一個事實:懷山藥百利而無一害。歷代醫學大家皆對懷山藥贊賞有佳。懷山藥參與飲食調養,則事半功倍。 鮮懷山藥的保質期有一定限度,故將鮮懷山藥烘干做成懷山藥片和懷山藥粉,保持了懷山藥生機勃勃的最佳狀態,方便隨時食用。懷山藥粉可以滾水沖沏;懷山藥片可以蒸煮熟,吃時隨時在微波爐中加熱。 時令養生遵循飲食「573」原則,以順應十二時辰不同臟腑經脈的興衰,懷山藥粉配合此飲食原則十分方便。早飯5成飽,上午餓時可飲一杯懷山藥粉,山藥健脾胃,恰逢9-11點巳時脾經旺;晚飯3成飽,懷山藥補腎,晚間餓時,若恰逢17-19點酉時腎經旺,正可飲山藥粉。其他任何一個時間段內餓了,即時熱水沖沏懷山藥粉飲下,令人迅速恢復精力。這一切源于「山藥百味」。 支撐起懷山藥巨大力量的是: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乃自于由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甘肅、四川、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的中華大地。寫到這里,我飽含熱淚。感恩之情令我敬畏眼前來之不易的懷山藥。 ![]() ![]() ![]() 2013年4月16日首次發布 2020年10月24日首次修改 2023年9月8日再次修改 2024年12月10日第三次修改 2025年4月26日第四次修改 ———— /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