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發(fā)發(fā)~ 我從大學時候起,就很喜歡“寫”點什么。 這個“寫”,包括制定每日計劃、寫日記、在手帳本上記錄流水賬,或者在博客寫影視劇觀后感,在豆瓣里分享書評等等。 我發(fā)現(xiàn),堅持多年的大量記錄,讓我從一個自卑不自信的女孩,成長為自信篤定,內核穩(wěn)定的職場媽媽。 上周有小伙伴在我的文章留言區(qū)問,自己也想開始記錄,但是發(fā)現(xiàn)下筆難,這篇文章我就來分享,如何記錄,記錄什么,我的記錄工具。 一、我會記錄什么其實,每天值得記錄的素材很多。我每日的記錄就有:日復盤、覺察日記、經驗輸出、習慣打卡等。 1、日復盤 從2021年開始寫日復盤,并且在朋友圈公開分享,這是我持續(xù)了4年的習慣。 日復盤是我持續(xù)個人成長和做好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和習慣,它也已經變成我的思維。 有時發(fā)生一件事,哪怕不寫下來,我也可以在大腦里快速演練復盤,總結出經驗,并且將經驗沿用。如此,我通過復盤持續(xù)讓自己變好。 我的日復盤格式很簡單,就2個部分:
日復盤的格式我變換過多個,每個階段會有不同的模板,你也能根據自己的記錄需求,設計不同的復盤模板。 - 2、自我覺察 除了在復盤里寫自我覺察,我也會單獨寫覺察日記。覺察什么呢? ?覺察身體的狀態(tài),如果不舒服,是哪里不舒服,具體描述,分析不舒服的來源是什么,下一次可以如何改進。
?覺察情緒狀態(tài),出現(xiàn)了情緒波動比較的時刻,走到一旁冷靜一下,然后問自己:剛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情緒,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xiàn)這個情緒,背后還有其他原因嗎,由此可以總結出自己的一個什么性格特點? 分享我上周的一個覺察: 我從一個情緒,總結出我的性格弱點,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個特點。那么,當我今后再次面臨類似的場景,我會提醒自己:嘿,這其實沒什么。 今天早起讀《家庭的覺醒》,正好讀到這句話:“情緒模式不容易改變,但通過練習,我們可以學會觀察自己何時被情緒模式控制,并借此做出深思熟慮的回應,而不是盲目地反應。” 做情緒覺察,不是為了未來完全避開什么情緒,而是能夠更加理性地對待每一次情緒浪潮。 - 3、時間開銷 我一直建議,提高時間管理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就是:記錄一天的時間開銷。 我記錄時間開銷的方式有兩種: 1??使用滴答清單的專注計時功能,具體步驟是: 先創(chuàng)建任務清單,當你開始做某件事時,右鍵該任務,選擇“開始專注”里的“開始正計時”,這時軟件就會開始計時。 可以打開一個小浮窗顯示在桌面,完成后點擊停止鍵,就完成該項任務的計時。 滴答清單會把專注計時的時間和事項,生成時間軸,在日歷頁和專注功能頁,都可以看到你的時間軸。 - 2??在本子上手寫時間記錄,做法有兩種: 第一種,先列計劃,在事項旁邊記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第二種,記錄時間軸,每個時間點做什么事,記錄下來。 二、我的記錄工具1、微信:群聊、收藏夾 很多人會忽視,微信其實是一個寶藏筆記軟件。分享我最常用的2個使用方法。 第一種,建立主題群聊。 我會根據記錄的需求,在微信建立多個不同主題的群聊,包括養(yǎng)生群、育兒群、靈感選題群、日復盤群等。 一些有用的文檔鏈接,或者相關的記錄,就會放在對應的群聊里,記錄方便,查閱也方便。我的日復盤其實初稿就是寫在微信里。 第二種,利用收藏夾的筆記功能。 收藏夾可以新建筆記,建好后就是一份空白的筆記文檔,可以往里記錄。 我就是用收藏夾寫每日早起記錄,一個月的記錄在同一個筆記里,積累了多天再遷移備份到飛書。 - 2、筆記軟件:flomo、石墨文檔、wps、飛書 ?Flomo:我在公眾號里推薦過許多次啦,此前也寫過多篇文章分享。可以點擊以下鏈接回顧: 我如何使用flomo?(軟件入門指南) 如何使用flomo寫讀書筆記? flomo的神仙用法:如何利用flomo提高寫作效率? flomo新功能:利用“相關筆記”提高輸出效率,真的太牛了! 我發(fā)現(xiàn)了高效使用flomo的技巧! ?石墨文檔:我用來長文輸出、留存讀書筆記的軟件,上次講讀書筆記工具時也有簡單分享過如何使用,點擊可回顧:一定要大量看書:2025年,我的3個讀書筆記工具 ?Wps:用微信掃碼登錄后,可以將文檔保存在云端,以此實現(xiàn)多端同步的功能。我每日的復盤、周/月復盤,會用word文檔或者excel表格匯總記錄,然后存在云端,這樣我在家里或者辦公室,都能夠打開和更新。 ?飛書:我主要用于搭建自我管理體系,包括制定計劃、制作一些好看的匯總頁面(如我在早起計劃那篇文章提到的早起記錄頁面)。 飛書的基礎使用教程:手把手教程:如何使用飛書搭建自我管理體系? 我的筆記軟件后續(xù)會單獨出一篇文章來介紹它們的分工和用法。 - 3、手帳本:效率手冊、all in one空白本 效率手冊指的是有固定日期的本子,今年我買的是趁早效率手冊。我喜歡一年用一本的儀式感。(雖然,這個目標經常沒實現(xiàn)哈哈) 目前我在用的是muji的空白本,用得很順手,所以今年買的效率手冊還沒有啟用。我喜歡空白本是因為它可以任我自由發(fā)揮,不受拘束。 我會用它寫復盤筆記、計劃、時間開銷、梳理某個靈感的大綱和內容。 用紙質本還有一個好處是,有貼紙可以貼進去。比如,喝的奶茶、好看的卡片,都可以往里貼,增加本子的畫面感。 - 作家伍爾夫說:“我們人生的一大成就,就在于生命的珍寶都是深藏不露的。” 持續(xù)記錄,大量記錄,就能讓我們挖掘到這些深藏不露的珍寶。 - 互動話題: 你平時喜歡什么記錄方式呢? 歡迎在留言區(qū)分享呀~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