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經方知百草經方知百草2025年03月29日 12:00廣東 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10-30g、桂枝6-10g、干姜6-10g、黃芩5-10g、天花粉10-12g、牡蠣10-15g、甘草3-6g。水煎,分三次服。 方證:胸脅滿、小便不利、口渴、頭汗出、腹有動悸者。 現代應用: 1、肺結核、肺炎、滲出性胸膜炎; 經驗參考 從方劑的藥物組成來看,本方是小柴胡湯加減法的充分體現。和小柴胡湯證相比,柴胡桂枝干姜湯證顯然更偏于里偏于虛偏于津液不足。“已發汗而復下之”,津液丟失顯而易見。 大塚敬節認為本方用于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虛證(《漢方診療三十年》)。湯本求真認為一般衰弱慢性病者,患本方證甚多。還說,若體質不虛弱,假令雖經誤治,不致有此變證,當現小柴胡湯證也(《皇漢醫學》)。 胡希恕說,依據經驗,久久不愈的無名低燒,和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的機會(《經方傳真》)。 肺結核、瘧疾等既有發熱,更有體質消耗,其病程久者應該多見本方證。 “復下之”傷中陽,大便當稀。《類聚方廣義》載本方主治有“大便溏泄”。 劉渡舟據此用本方治下利腹脹。 如治劉某某,男,54歲患乙型肝炎,然其身體平穩而無所苦。最近突發腹脹,午后與夜晚必定發作。發時坐臥不安,痛苦萬分...患者手指其腹曰:我無病可講,就是夜晚腹脹,氣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 問其治療,則稱中西藥服之無算,皆無效可言。問其大便則溏薄不成形,每日兩三行。凡大便頻數,則夜晚腹脹必然加劇。 小便短少,右脅作痛,控引肩背酸楚不堪。切其脈弦而緩,視其舌淡嫩而苔白滑。劉老曰:仲景謂“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故凡下利腹滿不渴者,屬太陰也。 陰寒盛于夜晚,所以夜晚則發作。脈緩屬太陰,而脈弦又屬肝膽。膽脈行于兩側,故見脅痛控肩背也。 然太陰病之腹滿,臨床不鮮見之,而如此證之嚴重,得非肝膽氣機疏泄不利,六腑升降失司所致歟? 劉老審證嚴密,瞻前顧后,肝脾并治,選用《傷寒論》的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16g,桂枝10g、干姜12g、牡蠣30g(先煎)、花粉10g、黃芩4g、炙甘草10g。此方僅服1劑,則夜間腹脹減半,3劑后腹脹全消,而下利亦止(《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 不僅肝炎下利可用本方,吉益東洞還用本方治療“驚后必下利”(《建殊錄》)。但若用于慢性發熱性消耗性疾病,大便也可能表現為干結。 《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柴胡桂枝干姜湯條下說,大便微結者,可用本方,大便正常服用本方可致微溏。由此可見,大便的性狀不是本方證的主要方面。 “胸脅滿,微結”,《腹證奇覽》說微結為邪氣凝結于脅下。湯本求真認為是胸脅苦滿之輕微者,不外于左右腹直肌上端,與前胸壁里面間,存有微小硬結物之謂,若不精細診之,則不易發覺(《皇漢醫學》)。 龍野一雄認為微結是稍結,結是氣與水集結時常用的語匯,他覺的微結只能發現脅下的腹壁有輕度的薄而緊張之感。并說以微結為目標,可用于結核性腹膜炎之腹膜肥厚而硬者(《中醫臨證處方人門》)。 “小便不利,渴而不嘔”,提示津液不足。本方用栝萎根與牡蠣,有栝萎牡蠣散的用意。栝蔞牡蠣散主治“百合病,渴不差者”。 百合病有“口苦,小便赤”,據此推測,本方證的小便不利不是小便排尿障礙,而是尿量少,小便短赤。 “但頭汗出”,湯本求真說,但頭汗出者,汗自前額(尤其是發際部)出,由進食或僅少之動作而誘起,甚且發盜汗癥。 東洞翁日。“頭汗出者,是沖逆也。”以余之實驗,患此癥及頭發部濕疹、頭部瘙癢、干性皮脂漏、頭發脫落等癥者,均有沖逆之候,可用本方時甚多《日醫應用漢方釋義》。 另外,沖逆也可表現為頰部潮紅、球結膜充血,眼疲勞、耳鳴、口吃等癥狀。龍野一說頭汗是因為假熱在上,由于氣上沖面水分不下泄,遂出于上方的狀態。 倘不出于上方時。則為盜汗而多出于上半身(《中醫臨證處方人門》)。 由于本方用了牡蠣,所以還被用于治療瘰疬、乳腺增生癥、胃酸過多等。 注論精選: 柯韻伯:此方全從柴胡加減,心煩不嘔不渴,故去半夏之辛溫,加栝萎根以生津;胸脅滿而微結,故減大棗之甘滿,加牡蠣之咸以軟之;小便不利而心下不悸,是無水可利,故不去黃芩,不加茯苓;雖渴而太陽之余邪不解,故不用參而加桂;生姜之辛,易干姜之溫苦,所以散胸脅之滿結也。 初用即微煩者,黃芩栝萎之效,繼服汗出周身,內外痊愈者,姜桂之功。小柴胡加減之妙,若無定法,而實有定局矣,更其名曰柴胡桂枝干姜,以柴胡證具,而太陽之表猶未解,里已微結,須此桂枝解表,干姜解結,以佐柴胡之不及耳。(《傷寒附翼》) 吳謙等:少陽表里末解,故以柴胡桂枝合劑而主之,即小柴胡湯之變法也去人參者,因其正氣不虛;減半夏者,以其不嘔,恐助燥也。加栝蔞根,以其能止渴兼生津液也;倍柴胡加桂枝,以主少陽之表;加牡蠣,以軟少陽之結。干姜佐桂枝,以散往來之寒;黃芩佐柴胡,以除往來之熱,且可制干姜不益心煩也。 諸藥寒溫不一,必需甘草以和之。初服微煩,藥力未及;復服汗出即愈者,可知此證非產出不解也。(《醫宗金鑒》) 今西一郎:本方和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柴胡龍骨牡蠣湯等癥狀相似,用于十分衰弱而體力消耗、神經癥狀顯著者,適于上述消耗性疾病(編者按:書上述消耗性疾病此處從略),具有葡萄糖、強爾心(維他康),生理鹽水等的對那樣重篤的癥候群。 對低燒不退、口唇和口內干。吃流動食,謂腸機能不好,消化不良性的糞便和尿量少而著色者,或心臟衰弱脈也弱,自覺胸腹部悸動,精神不安。其他神經癥狀顯著者有效。(《中醫經方在日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