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詩歌最為繁盛的時期,造就了文學(xué)史上最為璀璨輝煌的一代之文學(xué)——唐詩!唐代的輝煌離不開唐代哪些多如繁星的詩人,正是他們緊隨時代的變化,對詩歌的格式體裁內(nèi)容進(jìn)行革新改變,才有了深受大眾所喜愛的唐詩。也正是他們的創(chuàng)作,才使得今日能夠讀到那些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如果為唐代詩人作粗略的等級劃分的話,那么從詩作數(shù)量、藝術(shù)成就、流傳程度、對后世影響等角度來看,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人可以位列一流了;而大歷十才子、孟郊、賈島等人則可說是二流;而一些作品較少、詩名不顯者幾乎都被列入三流了!一般而言一二流的詩人詩名顯著、名片佳句極多,對后世詩壇的影響力也很大。而三流及不入流的詩人不僅詩作數(shù)量少且少有人知,名句極少而影響力也幾乎為無! 但唐代卻有一位三流詩人極為特殊,此人一生作詩藝術(shù)成就雖不高,卻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更為有趣的是此人所流傳下的名句在詩壇無甚影響,卻在民間百姓之間口耳相傳,成為膾炙人口的民間諺語。此人便是唐末詩人羅隱,且來欣賞羅隱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 這一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想必大家都極為熟悉,這一句詩也因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氣息,在民間流傳之廣,甚至遠(yuǎn)超盛唐名句。千年來在民間百姓口耳相傳之下逐漸成為諺語,來形容那些自己辛苦卻成就他人的人! 其實(shí)從這首詩中便可看出羅隱的作詩風(fēng)格:語言通俗如白話、題材內(nèi)容極富生活氣息、多蘊(yùn)含生活哲理。也正因這樣接地氣的作詩風(fēng)格,羅隱的是對后世詩壇的影響幾乎為零,但對民間的影響確實(shí)巨大的,就如這首《蜂》所寫的“為誰辛苦為誰甜”,傳播極廣! 這首《蜂》是一首詠物詩,所吟詠的對象便是日常中所見的蜜蜂,前兩句寫蜜蜂在平地山間穿梭不停,占盡滿眼風(fēng)光;而末兩句則言辛苦勞作猜花釀蜜,而這般辛苦卻又空自為他人提供了甜蜜的蜂蜜!看似詠蜂,實(shí)則是一首批判社會現(xiàn)實(shí)的詩,以“蜂”來象征勞苦大眾,歌頌勞動者的辛勤勞作,批判腐朽的統(tǒng)治者剝削壓榨、不勞而獲! 在羅隱的筆下,蜜蜂的形象生動無比,而語言卻通俗如白話,一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直白而富含生活哲理,耐人尋味,也難怪千百年來這句詩深受廣大勞動人民喜愛! 小伙伴們,讀完文章,你們有什么看法嗎?我們一起聊一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