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藝花蹊 ![]() ![]() 律詩“起承轉合”的訣竅 律詩的“起承轉合”是一種基本的結構方式,通過應用“起承轉合”的一些技巧,可以有效地構成一首結構嚴謹、邏輯清晰的律詩,從而,更加有效地傳達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律詩的基本框架:通常遵循“首聯起、頷聯承、頸聯轉、尾聯合”的章法結構。但并非完全固定,需結合內容靈活運用。 ![]() 起句(首聯):點明主題或描繪場景。 基本技巧是要引人注目,激發讀者的興趣。起句有多樣性,可使用不同的手法,比如:以自然景觀的描繪、歷史事件的引用、情感的直接抒發等等。舉例: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起句“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屬以自然景觀的描繪。 長安晚秋 唐·趙嘏 云物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起句(首聯)“云物凄涼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屬情感的直接抒發,詩中“凄清”二字,以秋意的清冷襯心境的凄涼。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 承句(頷聯):延續或深化起句內容。 技巧是要有邏輯上連貫性,承句不應突然改變話題或風格,而應平滑過渡,使讀者能跟隨詩人的思路。承句可適當擴展起句的內容,增加細節或對比,使詩歌更加豐富和深入。舉例: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承句通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起到深化起句內容的。 西湖留別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承句“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兩句實寫卻與首聯意脈連貫,增加細節,使詩歌更加豐富和深入。 ![]() 轉句(頸聯):是詩歌的轉折點,通過轉折引出新意,用于改變詩歌的方向或情緒。 技巧是要有創新性,能打破常規,引入新的視角或情感。為合句(尾聯)服務。轉句可有多種形式:比如,進一層轉(深化主題)、反轉(對比轉折)、擴轉(引入新場景)等。例如: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轉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引入典故,進一層深化主題。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劉長卿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發何。 今日龍鐘人共棄,愧君猶遣慎風波。 以“寄身且喜滄洲近”的喜,與“顧影無如白發何”的悲形成反轉。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轉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屬擴轉,作者愉悅而發出感慨,作為鋪墊,為合句(尾聯)增色不少。 ![]() 合句(尾聯):合攏全詩,點明主旨或留有余味。 技巧是要有含蓄性,要留給讀者思維的空間,而不是直接陳述。合句應完成詩歌的主題,合句應與起句相呼應,形成完整的循環,增強詩歌的整體感。比如: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合句(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與“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相呼應,蘇軾曰“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此律合句“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與起句“風急天高猿嘯哀”相呼應,形成完整的循環,增強詩歌的整體感。 首聯的“風急天高猿嘯哀”定基調。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景,轉句“萬里悲秋常作客”轉向抒情,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收束全篇,邏輯層層遞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