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的夏雨,雨過天晴,碧空如洗。 5月25日,著名藝術家徐戎一行人,來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安吉,徐戎老師把移動的畫案搬到了山川鄉的海拔800米的過云山居里。 是日風和日麗,眺望群山峽谷,藍天白云,景似畫圖,著名書法家徐戎老師在此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書寫。
裝 一 袋 孤 云 徐 戎 山為青秀人為仙,翠色深時生茶煙。 我自詡為一個禪者、一個深山煮茶人。吾亦抑或貪戀煙火,但飄忽于高山峽谷、林間流泉之間,可滌胸中之塵慮。 我在書寫前習慣似地要煮上一壺茶,此如樂曲之前奏:默默生火,靜靜吃茶,品在當下。攝心靜坐、潛神內觀,猶如默照禪。 于此娑婆世界,人我之相未泯,貢高我慢之心熾盛,每天都有八萬四千念頭,六祖惠能曰:“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是煩惱,后念離境即是菩提。” 每一天每一個念頭,都要能夠把它轉過來。 弘一法師說,“最上乘的字(書法)或最上乘的藝術,在于佛法中得來”。在他心里書法就是佛法。 “余字即是法”,“要從佛法中研究出來,才能達到最上乘的地步。” 弘一大師在書法上的所有嘗試和努力都與此相關。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將弘一法師的書法看作是其佛學修為的外在體現。 高山煙霞之間,清寂安閑。裝一袋孤云,我自心無掛礙。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 如是偈曰: 虛空粉碎,大地平沉; 過眼云煙,無去無來。 我的每一場書寫,非寫非非寫,是名為書寫。 等到了彼岸,應舍那條船。 徐戎 于2025年5月25日 書 寫 現 場
【徐戎簡介】 徐戎,原姓夏,號靜隱廬主。著名藝術家,書法家、書畫評論家、鑒藏家、禪者。任浙江大學文傳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杭州之聲“我們讀詩”大型公益活動發起人、“我們讀詩”的書寫者。曾任國際著名學者、政論家、歷史學家、國家戰略學家何新先生的秘書和學術助手,編輯出版了《孤獨與挑戰》并撰寫前言,著有《云起時》《靜隱臻觀》等6部作品集。 徐戎國學和書法師從啟功先生,其書法作品極富禪意,格高骨清,意境高遠,真氣彌布,風格獨現。所作人物、山水、花鳥,自成天真,格調高古、禪意盎然。啟功、毛昭晰、陳傳席、王伯敏、姜東舒、陳丹青等教授等對其評價甚高。 徐戎曾被當前最權威的“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為“AAC藝術中國年度報告之藝術家”。 禪者、書畫鑒賞家、印章收藏家、旅日數十載的楊科軍博士對徐戎作品的評論: 徐戎老師的書法裹著濃濃的禪味。需用心去嚼。說徐戎老師是書法家,倒不如說他像一位無心道人。因為他的書法不為籠罩書壇的名家所囿,敢于直述己意,心隨所欲不逾距。用筆率直痛快,運筆挺撥而剛勁,線條圓融,結字瀟灑而不狂野,涉時趣而不怪誕,雄勁中留有溫柔的探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