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母親陪伴的日子 ![]() ![]() ![]() ![]() 高中要到縣城去讀,住校,每月放一次假。 放心不下母親,龐眾望悄悄寫了30封信,讓姥爺每天給母親讀一封,信中叮囑母親好好吃飯,不要總喝生水。 2020年,48歲的龐志芹去世。2024年,龐眾望接受央視回訪,談到母親離世時的情形,總是笑著的他,在鏡頭前落淚了。 ![]() 去世前一天,龐志芹似乎有所感知,她把兒子叫到身邊,一直說,放心不下他。那時,龐眾望第一次看到母親身上那些大大小小、深可見骨的傷口,第一次了解母親在經受著怎樣的病痛折磨。 由于胃脹氣插了管,醫(yī)生交代不能喝水。母親喊渴,龐眾望只能用棉簽蘸點水,將她的嘴唇濡濕。 這個畫面,成了扎在龐眾望心頭的一根刺。“如果早知道是那樣的結局,我就應該說,我們喝個夠……” 母親教會他的道理 龐志芹只陪伴了兒子短短21年,但她的言傳身教,成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足夠龐眾望受用終生。 ![]() 第一,樂觀、愛笑。 成長過程中,母親是龐眾望最依賴,最信任,最親近的人。只要待在一起,母子倆就有說不完的話,兩人都揀高興的事說,從不渲染愁苦,小小的屋子里總是洋溢著歡聲笑語。 即使說起那些悲傷的過往時,龐志芹也總是笑著,兒子給她念書、講學校里的趣事,她認真地聽,滿眼都是欣慰與愛意。 母親的樂觀深深地影響著龐眾望,他很少自憐自傷,因為:“我媽媽每天都在笑,我為什么要去難受啊?” 第二,不服輸,不認命。 龐志芹小時候,醫(yī)生看了她的身體狀況,斷言她活不過20歲,可她覺得,自己能翻個倍。后來,她真的做到了。 聽母親講述這件事后,龐眾望感到極大震撼,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名叫“勇氣”的種子。他希望當自己收到外界的評價時,不要輕易認輸,不要自我設限,而是堅定地對自己說一聲:我想翻個倍。 ![]() 第三,永遠往前看。 記者問過龐眾望一個問題,說他父母沒辦法輔導他,他也沒有條件上輔導班,為什么成績可以一直名列前茅。 龐眾望回答,母親曾經教導他,不要遇到困難挫折就止步不前,面對什么,就去解決什么,專注于那個問題本身就好,因為最后總是要走下去的,人一定要往前看。 ![]() 這句話讓他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學習上遇到難題,就死磕到底,不做出來不罷休。 有時候一道數(shù)學題,他能從早上做到晚上,在這個過程中,讓思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第四,自立自強。 2017年受到輿論關注后,很多愛心人士想資助龐眾望上大學,但他和母親都婉言謝絕了。 龐眾望說,從小到大的家庭環(huán)境,讓他知道錢來得多么不容易,沒有人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他不能將別人辛苦賺的錢占為己有。而且,自己可以申請國家的貧困生補貼,還可以勤工儉學,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勞動完成學業(yè),這些愛心應該流向更需要的地方。 ![]() 第五,不求回報的大格局。 中國有句古話叫“養(yǎng)兒防老”,按照這個觀念,龐志芹將兒子拉扯大,應該心安理得地索取回報,讓自己的后半生有寄托有依靠。 可她完全不是這么想的。龐眾望考上清華后,記者問她,對孩子有什么祝福。 她說:祝福他走好自己的路,搞好自己的學習,將來能給國家做貢獻,能幫助更多的人。 ![]() 記者又問:但孩子最大的希望和夢想,就是讓您過上好的生活。 她笑了,轉而又說:我還是次要的,我已經就這樣了,當媽的總是希望孩子好。 龐志芹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龐眾望心中注入了樂觀、堅強、善良、豁達的涓涓細流,讓他擁有取之不盡的底氣和能量。 全方位的優(yōu)秀 龐眾望沒有辜負母親對他的祝福,在清華讀博期間,他發(fā)表了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還獲得了三項國家發(fā)明專利。他從事的光網絡信息感知相關研究,不僅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解決了“卡脖子”難題,而且直接讓衛(wèi)星通訊速度翻了50倍,連光刻機背后都有它的影子。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任峰對龐眾望大為贊賞,他說,預感龐眾望會成為“下一個錢學森”。 ![]() 除了科研,龐眾望的生活中還有愛情,甜蜜得羨煞旁人。 女友和他是同鄉(xiāng),高中時就認識,后來才在一起,2022年開始,女友用“百里晗雨”的網名分享戀愛日常,他的網名則叫“小雨的傘”。 ![]() 他們長期異地,但感情非常穩(wěn)定,見面的時候,兩人會一起到各個城市旅游,一起過生日,一起包餃子。 ![]() 小雨的家人都很喜歡龐眾望,會張羅一大桌子菜招待他,其樂融融,讓龐眾望在母親去世之后,又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 龐眾望會給小雨寫情話:它們就這樣倚靠在一起,沒有針鋒相對的火花,只有細致入微的包容,卻沒有人說他們不合適。經年以后,他依舊會在她的懷抱里,一如既往地鋒芒畢露。 從此,小雨就叫他“螺釘先生”。天哪,誰說理科男不懂浪漫啊。 ![]() 而且,龐眾望的愛情觀也很正,完全沒有大男子主義,充分尊重女友的獨立人格,希望她有更好的發(fā)展。 小雨想為了他考北京的研究生,他溫柔地拒絕,因為“我可以是你的動力,但不是你的路標,你要走你自己想走的路”。 ![]() 在和小雨視頻時,龐眾望說了一句話:你不是喜歡聽別人夸我嗎?那我也喜歡聽別人夸夸你,我也喜歡你去閃閃發(fā)光啊。 ![]() 兩個人就這樣在相互扶持、鼓勵中,走過了許多許多日子,彼此都成為了更好的人。 ▼ 在過往的采訪中,“未來”,是龐眾望口中的一個高頻詞。 2017年,記者說:對你來講很多東西是無法選擇的。他迅速接話:但是我可以自己去選擇我自己的未來。 2024年,被問到已經取得什么成就,他說:值得我驕傲的東西可能還在未來等著我。 還有一句非常打動我,也給予我很多能量的話,是小雨替網友問他,為什么不在自己的社交賬號里發(fā)內容,他沉吟許久,認真地回答: “相比于不斷提及那些苦難的過去,我更愿意去追尋前方美好的未來。 就像,如果一個人身后有影子,那前面一定有光,有人喜歡描摹影子的形狀,但對我來說,我更想去追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