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教授孟德森說: “人生最大的修行,就是打理自己的家。” 打掃房子,不僅是一種生活觀念,更是對家人和自己的尊重。 邋里邋遢的家,看著就讓人煩躁,疲憊; 而干凈整潔的家,能讓人內心寧和,充滿力量。 那些,喜歡把家打掃得很干凈的人, 表面收拾的是屋子,實際上整理的是自己的人生。 01 打掃,是一種修行 有句話說: 打掃屋子,除塵凈心。 表面上是打掃房間,實際上亦是一種修行。 有位縣令曾向王陽明求學。 他對王陽明說: “我很想跟隨你學習,但是因為公務繁忙,實在抽不出時間,該如何是好呢?” 王陽明答之,真正的修行不在課堂,而在日常生活中。 每日能認真把手上的事做好,就是修行; 比如,認真做飯,打掃房間,用心工作... 一個人在做任何一件小事時,都能心無雜念, 專心致志,那么在大事來臨時,才能不慌不亂。 做事勤勉,百弊皆除,為人懶散,諸事不順。 老天總會善待,那些愿意為自己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人。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房間都不愿意打掃清理,好運氣又怎么會愿意降臨呢? 定期清掃房間,掃走的不只是垃圾,更是煩惱和雜念。 雜念一除,內心寧靜平和,更能抵御未知的風雨。 02 除塵,磨煉的是心性 陽明心學中,有一句經典名言: “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心性的修養,在于清除私雜念; 而除塵,看似是清理房間,實際上亦是在磨練自己的心性。 東漢時期,有位叫陳蕃的大臣。 胸懷天下,立誓要干一番大事業。 一次,他父親的朋友薛勤來家里做客。 陳蕃懇請薛勤指導功課,在踏進他的房間時, 卻發現屋子里灰塵遍布,雜物亂放,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薛勤忍不住問道: “你的房間都沒有打掃,怎好意思邀請客人來呢?” 陳蕃大大咧咧回他: “大丈夫應當掃除天下不平事,而不是去打掃小小的房間。” 薛勤聽了,嚴肅地說: “凡事都要從小處做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陳蕃聽了,羞愧無比,意識到了自己的好高鶩遠。 自此,他不僅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做事也更加勤勉。 在他的努力下,終成一代名臣。 能將屋子打掃干凈,除的是塵,磨練的是心性; 滋養的是磁場,更是一生的好命數。 03 清理,是力量的根源 作家冰心曾說: “一個美好的家庭,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能讓家里日復一日保持整潔干凈,必定有著強大的情緒管理能力。 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個人能力出眾,居家也是一名能手。 即便是條件艱苦的那個時期,她也能讓居所保持整潔有序。 住的是土屋,地面滿是沆洼,她便帶著孩子一點點填平,修整。 簡陋的家具,用雅致的粗布遮蓋。 窗臺永遠干凈,擺上幾枝野花,屋子里氤氳著的是書香。 她對環境的執著,對自己心境的守護,且始終如一的溫暖和氣。 讓朋友們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她,在這一方天地里, 互相慰藉,讓灰暗的歲月也有了亮光。 環境是內心的映照,整潔的屋子,滋養人的靈魂, 讓心靈更加平靜、祥和,凝聚起向上的力量。 人心一定,氣就順了, 更能沉著冷靜,無懼外界的風雨飄搖。 一個家的福氣,往往藏在這樣平和溫暖的氣場里。 ~~~~~~~~~~~~~~ 作家契訶夫說: “人的一切都應干干凈凈,無論是面孔、生活、還是心靈,思想。” 一個整潔干凈的家,是一個人向上發展的基本。 即便生活再累,也別忘了好好收拾; 窗明幾凈處,便是心安福至時。 點個 在看,與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