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公眾號與您相伴4476天▲戳上方藍字關注 ![]() ![]() 「曾仕強每日箴言」 |全文共1918,深度閱讀需5分鐘,受益終生| ![]() ![]() 在網絡信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許多父母發現孩子越來越難以管教。 他們要么過于脆弱,要么過于任性,家庭中那種溫暖和諧的親情似乎總是缺少了些什么。 特別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隔閡愈發嚴重,甚至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 究其原因,很多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自己作為榜樣的重要性。 他們一心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卻忘了反思自身的言行舉止是否足以成為孩子的楷模。 心中沒有父母的形象,孩子又怎能學會尊重與理解呢?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言行舉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 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得從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心中有父母才是正確觀念 有父母問,孩子凡事只想自己,從不將父母放在心上,更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搞得好像是無父無母一樣。 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就是孩子心中沒有父母的存在了。 其實想想看,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事情。 比如,一個小孩,他去麥當勞,他只說我要什么,他不管別人要什么。然后他交了個女朋友,整天拉著女朋友的手,看不到父母的存在。 中國人不是不會男男女女拉手,誰不會?只是父母在,我們不方便。 我們心目當中有父母,我們兩只手是用來替父母做事情的,不是兩個拉扯在一起的,這都是觀念問題。 有些人去吃東西,他只點他自己的,甚至父母還跟他講:“你要什么你點,不要客氣。” 那還得了,這些觀念統統是錯誤的,孩子有心無心我們不去管他,最后就是自己害自己。 一步一步把自己跟子女拉得遠遠的,一步一步造成子女不聽你的話,一步一步造成子女心目當中只有他自己的存在,沒有別人。 可是父母會說,“那我關心孩子吃什么,我讓他點有什么不對呢?” 因為小孩子不能養成“我有自主權,我愛這樣我就可以這樣”的觀念,他要顧到別人。 所以重點是讓他心里面有別人。 比如他什么時候自己賺錢,他都還不能夠說愛吃什么就吃什么,何況說現在他的錢還是父母供應的,像這種觀念應該及早告訴給他。 現在很多父母都相信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像這樣的話,他們就很功利的,然后很強調世俗的成功,就對于孩子的愉快、健康完全不在乎。 這樣一來,這個小孩子長大以后,他心目當中就沒有父母;他越懂事,越覺得父母為什么當年不好好教他,所以就有疏離感。 小孩會想:都是你沒把我教好,讓我這一輩子走得這么辛苦,是不是?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提出一些比較正確的生活觀念,大家來探討探討,而且每一個人也都反省反省。如果有偏差趕快去補救,其實還來得及。 家長要言傳身教 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年輕人做事情亂七八糟,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心中沒有父母。 中國人只要心中有父母,就會有很多事情不敢做,因為怕父母會傷心、怕父母會不高興。 西方人是喜歡做就做,父母不高興是他們的事,只要上帝對他好,照顧好他就好了。這是民族文化的不同。 如果你心中有上帝,你心中就沒有父母;如果你心中有父母,你心中就不一定有上帝。我想這是每一個人都聽得懂的話。 對祖先崇拜,是為了教育,不是為了迷信,這跟到廟里去拜神不太一樣。 你可以一輩子不到廟里拜神,但是你在家里一定會拜祖宗,其實拜祖宗就是多了一個商量的對象、請教的對象,這沒有什么不好。 但是最要緊的是我們要身教,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聽說身教重于言教。 如果父母整天把小孩叫來告訴他這樣,告訴他那樣、并且講一大堆道理,沒有用。 如果有用的話,很多父母就不會生氣。如果小孩都很聽話,那父母很容易做。如果他就是不聽,那父母可以做給他看。 可是長輩有時候不在,怎么做給孩子看?所以中國人很聰明,讓大家住在一起。 父母早上起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自己的爸爸媽媽好不好。 小孩看在眼里,他就知道了,他以后起來就會先來看看你好不好。這個叫作早上要請安。晚上要看父母有沒有安定下來,早晚要照顧自己的父母。 所以講一百遍,不如自己去看看父母,這樣他就懂了。 如果大家不住在一起,你就比較麻煩,三代同堂是為了言傳身教的方便。 你怎么對你父母,你的小孩都能看到,你也不必專門教他要孝順,因為說不如做。 比如,你會跟你的小孩說長大要養你、長大要孝順你這種話嗎?不方便說,所以你要找一個對象做給他看,這就是要帶動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