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某縣就業服務中心根據人社部、發改委等五部門最近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擬以“四個圍繞”為實施路徑,提出如下優化服務舉措: 1.圍繞“為誰服務”主動發現識別服務對象; 2.圍繞“服務什么”,明確服務內容和標準; 3.圍繞“怎樣服務”推行精準有效的服務模式; 4.圍繞“服務提效”,加強數字賦能的新技術應用。 請從中選取一項你認為應當優先考慮的舉措,說明理由并具體談談該就業服務中心應如何推動落實。 解析: 在 “四個圍繞” 的優化服務舉措中,“圍繞'為誰服務’,主動發現識別服務對象” 應被優先考慮。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有利于服務個性化。就業公共服務面對的是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求職者群體。只有準確掌握這些信息,才能為不同人群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就業服務方案。二是有利于服務精準化。主動識別服務對象能夠提前介入,只有精準及時發現就業困難群體潛在的就業問題,才能將幫扶工作精準前置,避免問題惡化。三是有利于服務高效化。清晰掌握服務對象情況,有助于整合各類資源,避免資源浪費,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整體服務效能。 為推動這一舉措的落實,縣就業服務中心可從以下五個維度發力: 一是多元數據整合有“廣度”。積極整合民政、教育、鄉村振興等多部門數據,全面梳理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信息。通過跨部門的數據融合,構建一個龐大且全面的就業服務對象數據庫,為后續精準服務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例如,將民政部門掌握的低保家庭勞動力信息與教育部門的高校畢業生專業信息相結合,能夠更精準地了解不同群體的就業需求。 二是數據分析洞察有“精度”。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深度剖析重點群體的年齡分布、技能水平、就業意向、求職偏好等特征。通過構建精準的服務對象畫像,挖掘出潛在的就業需求和問題。比如,通過分析發現某區域內農村轉移勞動力多集中在制造業,但對新興服務業也有一定興趣,便可針對性地制定相關轉崗培訓計劃。 三是基層走訪摸排有“溫度”。充分發揮鎮、社區(村委)基層力量,利用 “5+2” 就業之家平臺,工作人員定期進行電話回訪、實地入戶走訪。對重點群體就業狀況進行動態跟蹤,及時了解其就業失業情況、新的就業需求等信息變化。特別是對于就業困難人員,給予更多人文關懷,耐心傾聽他們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及時調整幫扶策略。 四是暢通反饋渠道有“速度”。設立線上線下意見反饋渠道。線上,在就業服務公眾號、官網設置便捷的反饋入口;線下,在就業服務大廳、基層服務站點設置意見箱。鼓勵服務對象主動反饋自身就業狀況及需求,對反饋信息及時整理、分析。一旦發現新符合條件的服務對象,迅速將其納入服務范圍,確保服務的及時性和全面性。 五是部門協同聯動有“力度”。加強與各部門的協同合作,建立緊密的信息共享機制。與市場監管部門合作,獲取新注冊企業及用工需求信息,挖掘潛在就業崗位;與工會、婦聯等群團組織協作,共同發現和識別困難職工家庭、女性就業困難群體等。通過各部門形成強大合力,擴大服務對象的覆蓋范圍,讓更多有就業需求的人能夠及時得到幫助,推動就業服務工作向縱深發展,切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