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醫生,身體越寒反而越容易上火。不少人頻繁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咽干咽癢等上火癥狀,看似一派熱象,但同時卻伴有手腳冰涼,肚子、后腰、膝關節等部位發涼的情況。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中醫認為,當體內寒氣過重時,陽氣難以歸位,就容易出現虛火上炎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火”。這并非真正的實熱,而是陽氣虛弱、運行失常的表現。 此時,單純清熱降火往往難以奏效,關鍵在于補充陽氣,尤其是脾陽和腎陽。 腎陽乃一身陽氣之根本,對人體各臟腑功能起著溫煦和推動作用;脾陽則能腐熟水谷,促進水谷精微的運化與吸收。只有脾腎陽氣充足,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 在此,為大家介紹一款中成藥——桂附理中丸。它是在經典方劑理中丸的基礎上,加入了肉桂和附子。理中丸具有溫中散寒、補脾益氣的功效,能夠溫助脾陽,改善脾胃虛寒的狀況。 附子,性大熱,能補火助陽,為溫里之要藥,可有效增強人體的陽氣。肉桂則具有引火歸元的作用,能引導虛浮于上的陽氣回歸腎中,使陽氣各歸其位。 ![]() 當服用桂附理中丸后,脾腎之陽氣得到補充,陽氣重新回歸腎里,頭面的虛熱癥狀自然就能得到緩解。 不過,在服用中成藥時,還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癥狀,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以達到更好的調理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