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人更是遭到了元兵殘酷的打擊。'凡蒲尸皆裸體,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誅之,棄其哉于豬槽中',就是說,凡是蒲家后人,都被殺死辱尸。因為回族人不吃豬肉,卻還把他們的尸體丟在豬槽里。 南宋末年,面對泰山壓頂而來的蒙元帝國,杭州的朝廷再也無法偏安下去。尤其當(dāng)長江防線失守之后,整個南宋王朝的軍事力量已經(jīng)全面崩潰。雖然還有文天祥這樣的死忠在不懈抵抗,卻終究是難以挽回頹勢。 但在多如牛毛的投降者中,擔(dān)任泉州市舶司大佬的蒲壽庚卻特別突出。不僅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惡臭的名聲,還讓后人在百多年后遭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清算,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01 宋朝時期,泉州商貿(mào)無比繁華,是聞名世界的東方第一港,大量的阿拉伯、波斯和歐洲商人頻繁往來于泉州和世界各地。 蒲壽庚,祖上來自大食(阿拉伯),是西域阿拉伯人后代。宋寧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蒲家從廣州舉家遷往福建泉州(刺桐)定居,在此經(jīng)營香料等海外貿(mào)易,并賺取了巨額財富。 南宋末年,朝廷任命蒲壽庚為泉州市舶司,主管對外貿(mào)易,對他恩寵有加,蒲壽庚成為當(dāng)時泉州首屈一指的阿拉伯以及穆斯林商人的頭號人物。 據(jù)史料記載,蒲壽庚擁有私家的巨型船隊。單單他的女婿佛蓮,就擁有海船80艘,他自己名下的海船數(shù)量,更是多得多了。 為了更好地檢閱船隊,蒲壽庚跟他哥哥蒲壽宬在東海法石建了一座'海云樓','以望海舶',樓下建有'一碧萬頃亭',站在樓亭前,海天盡收眼底。 如果當(dāng)時有財富排行榜的話,泉州首富非蒲壽庚莫屬。 蒲壽庚蠟像 02 1276年,元軍攻破南宋國都臨安,俘獲南宋幼帝恭宗。在元軍進(jìn)駐臨安之前,駙馬都尉楊鎮(zhèn)等護(hù)衛(wèi)益王趙罡與廣王趙丙逃出京都。 泉州經(jīng)濟(jì)發(fā)達(dá),交通便利,并且當(dāng)?shù)赜写罅康乃纬谑摇K味俗谝恍性雽⑷荻槎汲牵堰@里作為據(jù)點以抗擊元軍。 作為當(dāng)時泉州城的實際掌控者蒲壽庚,面對宋端宗的到來,并沒有表現(xiàn)出多大的歡迎,只是把宋端宗安頓在泉州城外的東海法石寺。 趁著宋端宗等人無法入城之際,蒲壽庚便與先前接觸的蒙古使臣溝通,最后決定先保持中立,不幫接納宋軍,也不幫助元軍。 當(dāng)時的張世杰為了籌集南逃的軍船、軍餉,下令掠奪了蒲壽庚停靠在法石一帶的商船,把這些商船及其上面的商品據(jù)為己有。正是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商人出身的蒲壽庚。 本身就是阿拉伯商人后裔的蒲壽庚,自然是沒有接受過儒家文化的熏陶。在他們的價值觀里面就不知道什么是忠君報國,再加上商人的出身,面對著自身利益的受損。蒲壽庚想的不是這是在幫助君主,而是想著自己利益受損,一定要報仇雪恨。 因為追不上南逃的宋端宗、張世杰等人,蒲壽庚便對居住在泉州城內(nèi)的南宋宗族子弟身上,史載:'乃怒殺諸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據(jù)統(tǒng)計在這場屠殺中,共有3000多南宋宗族子弟、淮軍死于蒲壽庚刀下。 屠殺之后,蒲壽庚一方面出于解恨,一方面想在新生的元朝政權(quán)爭取政治利益,便叛宋仕元,獻(xiàn)城降元。 正是因為蒲壽庚拒絕宋端宗入城,才導(dǎo)致了南宋君臣最終只得逃到荒涼的崖山,不得已之下殉國,也正是蒲壽庚軟硬兼施的手段,擊垮了南宋最后的抗元勢力。可以說這個阿拉伯商人的后代因為其所作所為成為了壓垮南宋政權(quán)的最后一根稻草。 03 元朝平定南方后,蒲壽庚職務(wù)繼續(xù)得到重用,最后當(dāng)?shù)搅诵惺∑秸抡碌母吖佟F褖鄹淖訉O在元朝也非常得志。 元朝為什么要打擊泉州的西域人,尤其是打擊蒲家后人呢? 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蒲家后人控制了泉州港,讓元朝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害。雖說蒲壽庚曾為元朝做出了突出的貢獻(xiàn),但是,那時候,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元朝哪里還去考慮這個貢獻(xiàn)呢? 加上蒲家后人不但獲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jì)利益,而且還加入了元朝朝廷的權(quán)力斗爭中,有染指政治的嫌疑。因此,元朝朝廷才會對蒲家后人毫不客氣。不知道這是不是蒲壽庚背主投元的報應(yīng)?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對蒲家后人毫不客氣。《麗史》記載,洪武七年,明太祖大赦天下。不過,他在大赦天下的詔旨中,特別提到:'獨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錮,世世無得登仕籍。' 蒲壽庚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殃及了子孫后代,可悲可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