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視物昏花、眼花多與肝腎不足、氣血虧虛、陰虛火旺等病機相關,歷代名老中醫在長期臨床中積累了不少有效驗方。以下整理部分名老中醫治療此類病癥的經驗方,供參考(需注意:中醫用藥需辨證施治,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一、肝腎陰虛型視物昏花 —— 滋陰明目,補益肝腎1. 韋文貴明目湯(眼科名家韋文貴經驗方)組成:熟地黃 15g、山茱萸 10g、枸杞子 12g、女貞子 12g、旱蓮草 12g、菟絲子 10g、當歸 10g、白芍 12g、川芎 6g、菊花 10g、密蒙花 10g。 功效:滋補肝腎、養血明目,適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視物模糊、眼干目澀、頭暈耳鳴。 方解:以六味地黃丸(熟地、山茱萸)為基礎滋補肝腎,女貞子、旱蓮草(二至丸)增強滋陰之力,枸杞子、菟絲子平補肝腎,當歸、白芍、川芎養血活血,菊花、密蒙花清利頭目、明目退翳。
2. 龐贊襄養肝明目方(眼科專家龐贊襄經驗方)二、氣血兩虛型視物昏花 —— 益氣養血,濡養眼目1. 張贊臣益氣明目湯(中醫眼科專家張贊臣經驗方)組成:黃芪 15g、黨參 12g、白術 10g、茯苓 12g、當歸 10g、白芍 12g、川芎 6g、熟地 15g、枸杞子 12g、雞血藤 15g、升麻 3g、柴胡 6g。 功效:健脾益氣、養血明目,適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視物模糊,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食欲不振。 方解:以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合四物湯(當歸、白芍、川芎、熟地)氣血雙補,黃芪、升麻、柴胡升陽舉陷(仿補中益氣湯意),枸杞子養肝明目,雞血藤活血養血。
2. 唐由之益氣養血方(國醫大師唐由之治療內障經驗方)三、陰虛火旺型視物昏花 —— 滋陰降火,清熱明目1. 姚和清滋陰降火湯(上海眼科名醫姚和清經驗方)組成:生地 15g、知母 10g、黃柏 6g、丹皮 10g、澤瀉 10g、茯苓 12g、山茱萸 10g、枸杞子 12g、菊花 10g、夏枯草 12g、石斛 10g。 功效:滋陰降火、清熱明目,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火上炎引起的視物昏花,伴眼內干澀、灼熱感、心煩失眠。 方解:以知柏地黃丸(生地、知母、黃柏、山茱萸等)滋陰降火,丹皮、澤瀉清瀉虛熱,枸杞子、石斛滋養肝陰,菊花、夏枯草清肝火、明目。
四、氣滯血瘀型視物昏花 —— 疏肝理氣,活血化瘀1. 路志正疏肝活血明目方(國醫大師路志正經驗方)五、其他特色驗方與外治法1. 明目枕(外用驗方,民間及名老中醫常用)2. 針灸驗方(名老中醫針灸經驗)主穴:睛明、承泣、四白、風池、肝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 配穴:肝腎陰虛加太溪、照海;氣血不足加脾俞、氣海;火旺加太沖、行間。 操作:針刺補瀉兼施,留針 20 分鐘,可配合艾灸足三里、肝俞等穴,增強補益作用。
注意事項辨證施治是關鍵:視物昏花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老花眼等),需先明確病因,中醫治療需根據個體體質、癥狀辨證選方,不可盲目套用驗方。 結合現代醫學檢查:若癥狀持續加重,需及時就醫進行眼科檢查(如視力、眼底、驗光等),避免延誤病情。 生活調護:避免長時間用眼,保持充足睡眠,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 A、C 及葉黃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枸杞、豬肝等),配合眼部按摩(如按摩睛明、太陽穴)輔助改善癥狀。
如需使用上述方劑,建議在正規中醫院眼科醫師指導下,根據具體病情調整藥物配伍及劑量,以確保療效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