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和流動 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研究發現:“所謂'幸運者’往往更愿意嘗試新事物,對偶然事件更敏感。” 命運就像一場牌局,有人總抱怨抓不到好牌,卻沒發現真正的贏家都在做兩件事:覺察和流動。 統計顯示,在重大人生轉折點: 83%的人會本能重復舊模式(命),17%的人能突破慣性行動(運)。 當你面對一件事情時,按照你過往的性格和邏輯,會做出的行為,這個就是命。 如果事情發生的時候,你做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過往的性格習慣,有了很大的偏差這個就叫運。 所以,運是改變,命是定數。 命作為人生底層代碼,一個人面對選擇時的本能反應,會形成某種人生路徑依賴。 但運可以作為破局變量,當人突然做出不符合性格常理的選擇(比如內向者主動爭取機會),就像量子躍遷般產生了概率之外的軌跡改變。 歷史上劉邦從市井無賴到開國皇帝的轉變正是此類“運”的體現。 人的命運由內力和外力決定,周邊的人會與他的命運相互作用,也就是運來自于自己和周圍環境的影響。 所以,改運的關鍵在于:① 保持行為模式的彈性 ② 主動選擇能引發積極擾動的人際環境 ③ 在重大節點有意識突破本能反應。④讓自己有意識的流動起來。 就像喬布斯被逐出蘋果后反而孕育皮克斯的“運”,正來自對挫折的非常規應對;王陽明龍場悟道正是環境外力觸發內力巨變的典型案例。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相似出身的人會產生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也為個人成長提供了清晰的努力方向——通過持續的認知升級和環境優化,可以不斷創造"好運"的觸發點。 一個人的潛意識,如果不能上升為意識,就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引導你的一生,成為你的命運。 榮格(Carl Jung)和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都強調,未被覺察的潛意識(如童年經歷、壓抑的欲望、自動化的思維模式)會暗中影響人的行為、情緒和決策。 如果一個人從未覺察這些潛在驅動力,它們就會像"自動駕駛程序"一樣,持續塑造其人生軌跡,形成所謂的"命運"。 也就是,一個人的潛意識,如果未被覺察和修正,就會在無形中持續影響他的選擇和行為,最終塑造出他所認為的“命運”。 潛意識的支配力確實強大,但命運并非完全注定——覺察即是改變的開始。 走運走運,好運氣都是“走”出來的。 “運”字本身就有“移動”“運轉”之意,而“走運”更是一個動態過程——運氣偏愛流動的生命,而非靜止的等待。 1. 流動不是失去,而是宇宙的“強連接” 水不流則腐,氣不運則滯。人的運勢也是如此——停滯意味著能量固化,流動才能激活機遇。 所謂“轉運”,本質是打破舊有模式,讓內在能量(思維、情緒)與外在行動(社交、嘗試)形成新的循環。 根據宇宙法則:流動是生命的基本狀態。當你主動“動”起來,世界便會以更多可能性回應你。 2. 內外聯動,運勢自成 內在流動:當你的思維、情緒自由暢通(不固執、不壓抑),靈感與貴人會自然浮現。 外在流動:當你的行動持續拓展(社交、學習、嘗試新領域),機遇的“接觸面”便指數級增長。 循環強化:內在開放吸引機會,外在行動兌現機會,二者聯動便形成“運勢增強回路”。 3. 為什么“走運”“轉運”都是動詞? 因為運勢要在流動中才能得到。 “走”出家門,才可能遇見貴人; “轉”換視角,才能發現新路徑; “執”行到底,才能等到風口降臨。 當內在能量,自由流動,外在運勢,必水到渠成;當外在行動,積極奔涌,內外聯動,便循環往復。 那些執行力強的人,通常運氣不會太差,人生也往往比身邊人要順利很多。 因為執行也是一個動詞,甚至是一連串的動作,好運就藏在里面。 《易經》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當人陷入困局,流動即是破局之道——你不需要“逆天改命”,只需讓自己成為變化的本身。 “運是改變,命是定數,所謂逆天改命,逆的不是天,而是你的本能。” 關于自我、人性、命運、潛意識,一部100年前開始寫就的奇書《紅書》,任何與靈魂失去鏈接的人都應該讀讀此書。 書中,記錄了榮格自己的夢境、幻象與精神追尋歷程,也寫下了自己投射、沉淪、療愈、覺醒的一生。更耀眼的,是榮格與夢境、幻象的對話,靈性高的無法想象! 讀懂了這本書,也就掌握了心理學的全部奧秘。 我是「即視感」 點亮【在看/點贊】,你期待的都會來到你身邊~ 來源|《復利效應》中信出版社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