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家庭都有了血壓計。自己在家測的血壓對于高血壓的診斷、評估與治療方案調整具有重要價值。但前提是要準確測量。如果測量方法不規范,會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會對高血壓的治療決策的制定產生誤導。 想讓家庭自測血壓真正發揮作用,下面這些錯誤一定要避開: 1. 血壓計不靠譜 1)血壓計不符合計量規范:購買時認準符合國際或國家計量標準的產品,說明書是“身份證”。 2)選錯類型:首選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腕式血壓計通常準確性欠佳。 3)從不校準:血壓計用久了會“失準”,別忘了定期送去校驗。 2. 測量方法不規范 1)匆匆忙忙就測:很多人一進辦公室或者從外面一回家,拿起血壓計就開始測血壓,這樣測出的血壓肯定偏高,甚至會高出10-20 mmHg。所以測血壓前要靜坐休息5-10分鐘,讓身體和心情都平靜下來,然后再測量。 2)剛運動或吃喝完就測:測前30分鐘別劇烈運動,別喝咖啡、濃茶、酒。剛喝完冰飲或熱飲也不行。 3)憋著尿便測: 測量前先去趟廁所。 4)環境太“刺激”: 太冷、太熱、太吵的環境都會干擾結果。 5)邊測血壓邊說話:測血壓過程中要安安靜靜的坐著,不要亂動,也不要說話。 3. 姿勢不對 1)姿勢隨意:要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雙腳平放地面,千萬別蹺二郎腿!身體放松向后靠。 2)手臂位置不對:手臂平放桌面,袖帶中心與心臟保持同一高度(桌子不能太高或太矮),上臂自然外展約45度。手臂懸空或夾緊身體都不行。 3)衣服太厚:袖帶要直接接觸上臂皮膚,別隔著厚衣服(如毛衣)測量,薄單衣也要擼起袖子(但不要勒太緊)。 4)手臂緊繃:上臂肌肉一定要徹底放松。 4. 精神緊張、越測越高! 血壓水平與精神狀態密切相關,任何一點情緒變化都可能影響血壓測量結果。一些精神狀態較敏感的人或者特別在意血壓水平的人,在測血壓前要盡量充分放松,不能過度緊張。測量第一次血壓后發現自己血壓高,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下再次重復測量,其結果往往是越測越高。 還有,測血壓不能只測一次。第一次數值常偏高。每次至少測2次,間隔1分鐘以上,取平均值。如果兩次差值超過5mmHg,加測第三次,取三次平均值。若第一次和第二次差值超過10mmHg,則舍棄第一次,取后兩次平均值。 還有3個關鍵點要牢記 1. 初次測,兩邊都要量: 第一次測量血壓時,左右上臂都要測。以后就固定測血壓值較高的那一側。 2. 兩邊差別大,趕緊看醫生: 如果左右手臂血壓差值經常超過20 mmHg,需要去血管外科排查原因。 3. 重復測量才可靠: 不要只測一次就下結論。對于既往沒有高血壓的人,若測量血壓較高,不能只根據這一次結果就匆忙下診斷,要拿出幾天的時間多次測量。 記住: 準確測量是血壓管理的基石。避開這些“雷區”,你手中的血壓計才能真正成為守護健康的得力助手!下次測血壓前,先對照檢查一下,別讓辛苦的測量變成“無效勞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