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弘一法師說過: “真的不忍心想告訴你,這個世界只是一場夢,你一輩子執著的子女,親人,只是你的一個緣。你一輩子放不下的家庭,只是你生命里的一個驛站。” “你所追求的感情和名利,只是自我意識的幻影。當你夢醒來的時候,空空如也,滿世界都是你的,整個世界又都是空的。” 幼稚無知的時候,人們都覺得,子女、親人、家庭、事業、成就,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有所經歷,悟性越來越高,人也逐漸成熟了,就會意識到,這一切,包括人生,都不過是一場夢。你我,皆是大夢一場。 夢醒了,每個人都需要離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你我皆是,臨了空空。 02 “悟”到一定的境界,就會感受到“空”。 眾所周知,佛家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出家前是高高在上的王太子。 29歲之時,釋迦摩尼有感于人世間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以及人世不斷循環、往復、悲劇的歷史,因而毅然出家,修禪悟道。 悟到最后,佛祖感覺到什么?就是“空”。 這里的“空”,并不是孤獨,而是萬事萬物的歸宿,一場空。 不論你是貴族,還是底層普通人,都需要一場空;不論你是王朝,還是流寇,都需要一場空;不論你是圣人,還是愚夫愚婦,也需要一場空。 所以佛家強調,隨心隨性隨緣。 隨著本心來做人,沒必要執念于什么。只要你沒有執念,放下偏執,避免貪嗔癡,以及減少著相的程度,那人生就得以“解脫”了。 03 問題就來了,為什么“悟”到最后,就會感覺到“一場空”? 這就是《金剛經》談到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什么是“凡所有相”?那些你所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比如說,你的金錢、房子、身體、家庭等等。 什么是“皆是虛妄”?萬事萬物,都是短暫、荒唐、無常、稍縱即逝的。 就拿“人之軀體”來說,誰能保證,自己可以活一千歲,一萬歲呢? 人是碳基生物,細胞分裂的程度是有限的,能夠活一百歲就很不錯了。至于一千歲,一萬歲,那不過是妄想罷了。 隨著人之軀體老去、死去,那當事人也就徹底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了。 跟軀體有關的金銀、資產、衣物、珍寶、感情,不就徹底一場空了嗎? 04 相信屏幕前的各位,都讀過《西游記》。 菩提祖師給孫猴子,起了一個什么名字?悟空。 何謂悟空?不論是人,還是猴子,悟到最后,必然是“臨了空空”的。 錢也空,名也空,利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佛家,尚且有過去佛、如來佛、未來佛。連佛的本身,都會空,又何談是普通人呢? 你看千古一帝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誰不是一場空呢? 秦始皇嬴政,夠厲害了吧,統一六國,祖龍建制,幻想秦帝國千秋萬代。 怎奈事與愿違,秦始皇嬴政死后第三年,秦帝國就煙消云散,塵歸塵,土歸土了。 這是一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紅塵人間,大家都是如此,宿命是相同的。
05 寫到最后 上文所說的,如果聽不懂,那我可以說得再直白一點:人死了,難道可以把金錢帶到棺材里邊去? 空,既不是積極,也不是消極,而是一種宇宙終極規律。 萬事萬物都會消亡,萬事萬物也都會新生。如此循環往復,川流不息,就形成了“如夢如幻”的人世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