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是蚊子一生的天敵,蜻蜓若蟲(蜻蜓是不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水中時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是蚊子幼蟲,蜻蜓成蟲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也是蚊子(成蟲),據信一只蜻蜓一天要吃掉上百只蚊子。 有人甚至認為僅靠蜻蜓掛件就能夠防蚊: 如果您看到有人出門是頭頂頂個蜻蜓掛件,不要覺得有多詫異,那可能只他們覺得蚊子對蜻蜓的恐懼,這樣足以嚇跑蚊子,做到防蚊的功效。
蚊子是反捕殺的天才 蚊子的種類繁多,雖然會吸血的其實并不多,而且所有吸血的都是雌性蚊子,然而吸血是自然界風險最高的進食方式之一。 所以,任何想要以吸血為生的動物,它們都必須有過人之處才行,不然很容易就吸血不成反付出生命。 蚊子作為吸血的代表之一,它們當然也有著極強的逃避宿主反殺的能力。 如果您曾經試圖拍打蚊子的話,您就會發現,蚊子的反捕殺能力非常強,如果不是因為吸血太陶醉了,一般很難被拍打到。
蚊子是擁有復眼的昆蟲,這給它們提供了一個幾乎360度無死角的視覺,最重要的是,擁有復眼的動物特別擅長檢測物體的運動,這是因為當物體運動時,復眼中的每個小眼都會捕捉到略有不同的圖像。 因此當蚊子依然存在警惕性的時候,只要您稍有運動,就會被它們察覺。 另外,我們的動作在蚊子看來就是慢動作!有一個數據可以反饋動物看待世界的速度,被稱為閃光融合率,指的是在動物將一個閃爍光源視為連續光之前,燈光開啟和關閉的速度。 閃光融合率越高,它們看到的速度就越慢,這個數據和體型有很大關系,體型越大,這個速度通常就越小,但是也取決于物種,比如人類閃光融合率平均是每秒60次,海龜是15次,蒼蠅是250次。 蒼蠅是這個數據的王者,據信掠食性蒼蠅的這個數據達到每秒400次,蚊子被認為可能在100-300次之間(我沒有查到有人對蚊子做過這個測試)。
還有,蚊子能感知輕微的氣流變化,溫血動物的身體熱量會導周圍氣流產生輕微的變化,而蚊子就是通過這點變化,在完全漆黑的環境中找到宿主。 這種能力,也讓它們很容易讓感知到潛在捕食者動作,從而逃避那些迫在眉睫的威脅[1]。 它們還有敏銳的嗅覺,它們通過二氧化碳尋找宿主,據信人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濃度,蚊子在50米外都能感知到,但我并不知道它們能否通過嗅覺感知捕食者。
蚊子還非常懂得采用無規則的飛行方式迷惑捕食者,如果您被白紋伊蚊困擾的話,您一定理解蚊子的這種能力。 然而,這些能力對蜻蜓都不起任何作用! 蜻蜓如何捕獵? 蜻蜓成蟲是已知捕獵成功率最高的動物,它們的掠食成功率達到95%-97%(作為對比,哺乳動物的捕獵成功率很少能超過50%),而且所有捕獵行為都發生在空中。 而蜻蜓成功的秘訣只有兩招:比獵物擁有更強大的飛行能力,以及眼睛和大腦進化到能夠很好的鎖定獵物。 蜻蜓是絕對是飛行王者! 它們在空中飛行如履平地,它們可以不改變頭朝向的情況下,向任何方向飛行,包括向后飛行,甚至是整個身體顛倒過來也能飛行,以及完全懸停超過1分鐘也沒問題。 大部分蜻蜓的飛行速度超過20公里每小時,一些快速飛行的蜻蜓能夠達到100公里每小時的飛行速度,但是所有蜻蜓都能做到瞬間急停和180度調頭。 有人做過蜻蜓如何在空中捕捉速度不可預測和在空中曲折飛行的獵物的研究! 研究人員用鋼珠替代獵物,因為蜻蜓是機會性掠食者,它們會對任何周圍會動的東西發起攻擊!如下: △ 視頻來源參考2 這項研究的結果是,無論鋼球以什么樣的速度飛行,蜻蜓都能夠比鋼珠快大約快1米每秒,這意味著它們能夠判斷獵物的速度,以及預測獵物的運行軌跡。 蜻蜓也同樣擁有復眼,但是它們擁有昆蟲界最多的小眼,總共差不多有30000個小眼,作為對比,蚊子的復眼只有300個小眼左右。 另外,蜻蜓復眼中的每個小眼區域都形成了一個中央凹陷,只有少數幾種昆蟲復眼擁有這種設計,而它們都擁有超強的飛行能力。 復眼中的小眼越多,以及中央凹陷的設計,都意味著更高的空間分辨率,這賦予蜻蜓昆蟲界最敏銳的視覺之一。
蜻蜓可以追蹤獵物的細微變化是一回事,但是要鎖定獵物是另外一回事,它們的大腦是鎖定獵物的關鍵。 蜻蜓的大腦只有100萬個神經元,與哺乳動物遠無法比擬,但是它們確實能夠做到很好的鎖定獵物和預測獵物運行軌跡。 不過目前還不是特別清楚它們如何做到的,這是目前的熱門研究方向,如果人們掌握蜻蜓大腦的運行邏輯,將有助于幫助武器的攔截,以及自動駕駛方面。 其實,蜻蜓的不僅能做到在任何飛行速度、任何無規則的飛行方式中鎖定獵物,它們還能夠在一群獵物中完全鎖定其中一只,做到絕對精準打擊。 所以,不難發現,蜻蜓的獵物遠不止蚊子,蒼蠅這種閃光融合率極高的昆蟲也是它們的典型獵物。 最后再說下,我們前文提到的掛個蜻蜓掛件的做法,到底能不能防蚊? 這個估計大概率是沒有什么用的!因為蚊子的感知能力是對運動的物體,以及氣味和氣流的變化,一個蜻蜓模型明顯沒法讓蚊子感知到太多東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