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原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在中央電視臺做節目時,主持人問:高考報志愿,是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王校長說:高校和專業都很重要,如果非要說誰哪個更重要,應該是高校更重要。 王校長給出的理由: 1.高校不僅僅是學習專業,學校氛圍熏陶很重要; 2.好大學有大師,或許大師的一句話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王校長給出的答案,一定有其正確的方面。但是,我想說說其不正確的方面。 頂層985與末流985之間在學校氛圍上可能有差距,但是相鄰、相近錄取分數線的985高校之間的學校氛圍上應該也是很接近的。如果一個學生能考進A校,但選不了好專業,如果選擇相近相鄰層級的B校能選到好專業,那么,A、B兩所學校的氛圍不會有多大差距,甚至不能說A校的氛圍就一定比B校好。如2025年江西的三個學生,能考上清華,而選擇了上海交通大學,能說清華的氛圍比上海交大好多少嗎? 好的大學有大師?什么樣的人物才能算得上大師?大師不是大學老師的簡稱,大師是形容在某領域具有卓越成就和深厚功底的人的稱謂。他們通過長時間的努力和實踐,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并為社會和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師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承者,也是推動行業發展和文化創新的重要力量。現在大學里學術最高頭銜,但不是所有的院士都可稱為大師。 在大學里,達到一級教授才算是院士,院士的主要工作科研、教學和國家的科技決策咨詢。注意這里的教學不是對本科生授課,是直到研究生和青年學者,當然個別院士還在堅持給本科生授課,這種情況比較鮮見。擔任教學任務的一般是二級以下教授、副教授和講師,所以在大學里本科生可能只有在一些學術報告會上能見到院士,某門課程由院士授課的情況就極為罕見了。 至于大師的某句話能影響哪位本科生一生,這就很難說了,見都見不到,又有多少機會聆聽大師的耳提面命? 回到我們話題,A校有大師,B校就沒有嗎?為什么要犧牲專業尋求萬分之一的機會聽大師的一句話呢?這個賭注有點大吧。 專業重要還是學校重要,其實還得看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訴求,如果想從事自己的專業,專業就重要;如果上大學就是個過程,本人另有打算,學校就重要。 |
|
來自: 新用戶8972ieI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