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名將吳起,帶著魏軍,抵擋秦軍,所向披靡。 一位士兵受傷了,傷口有膿血。吳起知道后,俯下身體,吸走膿血,周圍的士兵無不感動。 士兵的母親卻大哭起來。 眾人不解,詢問“怎么回事”? 母親說:“非然也。 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還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意思是說,幾年之前,這位母親的丈夫是一位小兵,因為被吳起厚愛,就勇往直前,戰死沙場。現在,兒子也當兵了,又被吳起厚愛,結局應該和其父親一樣啊。 非常明顯,一個人的“人性”被他人借用了,那可能把命都會搭進去。 吳起借用人性的方法,就是“士為知己者死”。但凡被感動的人,都會特別賣命,不是嗎? 做為一個人,認識人性,然后向人性低頭,真的很重要。 01 有個故事,叫《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北宋王安石變法期間,才高八斗的蘇軾,去拜訪宰相王安石。 巧得很,王安石正忙,沒空待客。蘇軾就被門童,引導去了書房小坐。 蘇軾看書桌上,有一首詩,寫了一半:“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詩的意思是說,黃色的菊花的花瓣,被吹得漫天飛舞。 蘇軾輕蔑地一笑,菊花會凋零,但不會飛舞,這王安石就是瞎寫。他想了想,添了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王安石看到詩句,勃然大怒,把蘇軾貶到黃州去了。 蘇軾到黃州,熬過第一個秋天。發現這里的菊花,與眾不同,真的會花瓣飛舞。 過了一段時間,蘇軾去京城匯報工作。路過三峽,想起王安石喜歡喝茶,并且用中峽的水,就俯下身體,取了一瓶水。 到京城,王安石和蘇軾對坐,沏茶。 剛剛喝了兩口茶,王安石就皺眉頭了:“這是下峽的水,你來糊弄誰呢?” 接下來,蘇軾再次被貶......
綜合分析,可以發現蘇軾社交失敗,導致自己連續被貶的根本。 記住了,不向人性低頭,要吃大虧。 其一,蘇軾才華橫溢,就助長了“露一手”的人性。到任何地方,都把才華亮出來,博得大家的掌聲。 遇到比自己更加厲害的人,反而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顯得無知了。 其二,人喜歡耍小聰明,以為可以瞞過他人。殊不知,任何事情,都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刻。等事情敗露,反而顯得拙劣了。 其三,蘇軾也貪圖官位,因此一次次巴結討好王安石,結果被王安石奚落。非常扎心。 任由自己的人性去發展,人的言行舉止,就會很張揚,顯得強勢,最后就會令人討厭,甚至被社會不容。 02 俗話說:“強中自有強中手。” 做一個鋒芒畢露的人,會被打壓,那么反過來,做一個低調內斂的人,就會游刃有余。 低調內斂,主要是克制自己的人性,也適度滿足他人的人性。有時候如旁觀者一樣,看自己和他人、社會的互動。 記住了,向人性低頭,吃虧是福。 第一,不居功自傲,還分功勞給他人。 功勞給他人,是他人占你的便宜。但你和他人的關系會因此變得友善。并且大家可以長期合作,一起得利。 第二,不貪圖富貴,到了一定年紀,就退隱,讓利于人。 你總是在擁有富貴的位置上,這會引起他人的眼紅。 到了后半生,那就讓一讓,給年輕人來爭奪富貴吧。你的余生,無事一身輕。 第三,不好美色,只珍惜自己的愛人。 結婚之后,就克制自己的色心。記住“君子好色而不淫”的道理。 也許后來遇到喜歡的人,但是你不為所動。失去了這個人,有遺憾,但你回頭看,有了家庭的幸福。 第四,不和他人比速度,凡事慢慢來,大不了大器晚成。 任何事情,欲速則不達。 別人拼命往前追的時候,你就靠邊站一站。也許你不是第一名,但是你走得穩重,會贏在最后。 就是育兒,也是如此,不要拔苗助長。孩子的速度慢了,但是不栽跟頭,成長還容易一些。 第五,不指望有人拉一把,而是自己慢慢站起來。 人的潛意識里,希望遇到貴人。 你還是克制自己的想法,不要誰拉一把。凡事在第一時間,都自己想辦法。 你有了一定的起色,貴人悄然靠近你。 真正的貴人,就是你自己啊。你若常常拉人一把,也不圖回報,更貴重。 第六,與人對抗,人情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萬一你不小心,和人有糾紛。甚至打官司。你要懂得適可而止。 不到萬不得已,別置人于死地。畢竟,生死大仇,是很可怕的。 你放過了他人,會有一點點損失,但是人情留住了,來日還可以化敵為友。 《資治通鑒》中說:“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但凡你非常期待有什么結果的事情,都學會冷處理,不要急躁去辦。你給自己一定的阻力,反是越挫越勇,好戲在后頭。 03 哲學家亞當·斯密說過:“人天生,并且永遠,是自私的動物。” 人性的根本,是專門利己。而反人性的做法,就是學會利人。 學會向人性低頭,就是能夠先利人,然后才利己,采用了折中的做法。 屬于你的東西,給了別人一些,你會有點舍不得,但是日積月累,人情味多了,人品好了,你得到的回報,反而更多。 人群里,低頭笑的人,最聰明。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