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嗎?一個五歲能背《論語》,十歲寫出爆款文章的神童,居然考了八次科舉都沒中;一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出謀劃策平倭寇的全才,竟然自殺九次都沒死成,最后氣到砸碎自己的睪丸 —— 這人就是大明第一瘋子,也是第一全才,徐渭。 屢試不第的“神童”徐渭的人生,打娘胎里就帶著一股子擰巴勁兒。他爹徐鏓是個小官,在浙江紹興當同知,老來得子卻沒福氣享,徐渭剛滿月就撒手人寰。更糟的是,他親媽是爹的小妾,在那個年代,小妾的地位比丫鬟高不了多少。十歲那年,主母(也就是嫡母)為了 “整頓家風”,直接把徐渭他媽賣到了別處,這事兒成了徐渭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 雖說家里糟心事一堆,但徐渭腦子是真靈光。六歲進私塾,別的孩子還在掰手指頭算算術,他已經能寫詩;八歲通讀《四書》,老師提問總能說出獨到見解;十二歲跟人辯論,把一群老學究懟得啞口無言。當地老百姓都叫他 “小東方朔”,說這孩子將來肯定能當大官。 可命運就愛開玩笑。十五歲那年,徐渭第一次參加科舉,信心滿滿地進了考場,結果連最低級的秀才都沒考上。他不服氣,覺得是考官沒眼光,埋頭苦讀三年再考,還是落榜。就這么著,從十五歲考到四十一歲,八次科舉,八次落榜。最慘的一次,他都已經被主考官列為 “優等”,結果臨發榜時,因為答卷太有個性,被硬生生刷了下來。 屢次碰壁的徐渭,差點就成了街坊鄰居口中的 “廢柴”。直到四十歲那年,機會找上門了 —— 當時的抗倭名將胡宗憲,聽說紹興有個怪才,雖然考不上功名,但肚子里有真東西,尤其擅長兵法謀略,就派人把他請到了自己的幕府當幕僚。 東南剿匪這一去,徐渭算是找到了真正的舞臺。當時倭寇在東南沿海鬧得兇,胡宗憲愁得頭發都白了,徐渭來了之后,三下五除二就幫他理清了思路。他寫的《獻白鹿表》,把胡宗憲進獻祥瑞的事兒吹得天花亂墜,連嘉靖皇帝都龍顏大悅,直接把胡宗憲當成了心腹。更牛的是,他還親自制定戰術,幫胡宗憲設計擒殺了倭寇頭目徐海、汪直,讓囂張的倭寇消停了好一陣子。那段時間,徐渭走路都帶風,胡宗憲對他言聽計從,甚至允許他在軍營里佩劍,這對一個沒功名的文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榮譽。 ![]() 但好景不長,胡宗憲后來被卷進了嚴嵩的案子里,被抓進大牢沒多久就自殺了。靠山一倒,徐渭的日子就難過了。他本來就性格敏感,加上長期科舉失利的壓抑,這會兒徹底崩潰了。他總覺得有人要陷害自己,白天晚上都睡不好,精神越來越恍惚。 而在胡宗憲倒臺的第二年,禮部尚書李春芳聽聞徐渭的才名,托人帶了 60 兩聘銀,邀請他進京擔任幕僚。此時已 42 歲的徐渭,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以為自己抓住了另一根救命稻草,便前往了京城。 可抵京后,徐渭才發現,李春芳和胡宗憲完全是兩類人。李春芳并沒有容忍異類的肚量,府上門下規矩嚴苛,還要求徐渭代他寫青詞。徐渭干了僅僅三個月,便忍無可忍,堅決決定辭職。 要是一般人辭職,也就好聚好散了。但倒霉的徐渭,碰上的李春芳是個 “霸道總裁”。李春芳覺得徐渭的辭職讓自己丟了面子,竟派人追到紹興,威脅并責令徐渭回京。無奈之下,徐渭只好變賣房產,湊了 60 兩銀子,托中間人退還給李春芳,希望就此兩清。可徐渭想錯了,對于這位當朝政治紅人而言,這根本不是錢的問題。李春芳再次強硬要求他進京。 1564 年秋天,不得已的徐渭,只能再次返回李春芳府上,尷尬地面對這位前雇主。所幸,在兩位紹興老鄉的竭力調停下,李春芳終于松口,允許徐渭脫身。經過這番折騰,身心備受摧殘的徐渭,這才總算平安回到了家鄉。 回到家鄉的徐渭,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更大的噩耗傳來 —— 胡宗憲在獄中自殺身亡。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徐渭的精神防線徹底崩潰。世間再無像胡宗憲那般對他寵遇有加之人,而徐渭,將永遠活在可能受嚴嵩案牽連的恐懼陰影里。 九次自盡未死終于有一天,徐渭徹底瘋了。他先是用鐵釘猛戳自己的耳朵,鮮血直流,差點把耳朵戳聾;沒過幾天,又拿斧頭砍自己的腦袋,頭骨都裂開了,昏死過去三天三夜,醒來居然還活著;后來又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扎得血肉模糊…… 前前后后折騰了九次,每次都搞得半死不活,卻怎么也死不成。最嚇人的是最后一次,他大概是覺得老天爺故意跟他作對,氣到失去理智,竟然拿起鐵錘砸碎了自己的睪丸,當場昏死過去,醒來后疼得滿地打滾,還是沒死成。 ![]() 為啥一個天才會被逼到這份上?除了胡宗憲倒臺的刺激,更深層的原因是理想的破滅。徐渭一輩子都想通過科舉證明自己,可現實卻一次次扇他耳光。在那個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的年代,一個沒功名的人,就算能力再強,也被人瞧不起。胡宗憲倒臺后,徐渭覺得自己的人生徹底沒了奔頭,加上長期的精神壓力,最終走向了極端。 “全才”徐渭不過,老天爺雖然沒讓他死成,卻給了他另一種活法。從官場退出來后,徐渭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藝術創作中。他畫畫,開創了 “潑墨大寫意” 畫派,幾筆就能把牡丹、竹子畫得活靈活現,鄭板橋、齊白石都把他當偶像,齊白石甚至說 “愿為青藤門下走狗”(青藤是徐渭的號);他寫詩,主張 “獨抒性靈”,打破了當時復古派的束縛,成了明末公安派的先驅;他寫劇本,《四聲猿》至今還是戲曲舞臺上的經典;就連書法,他都自成一派,筆鋒狂放不羈,跟他的人一樣,帶著股子野勁兒。 有人說徐渭是瘋子,也有人說他是天才。其實,他只是個被時代困住的可憐人。在那個科舉至上的年代,他的才華不被認可;在那個官場黑暗的年代,他的理想被碾碎。九次自殺,是他對這個世界最絕望的控訴;砸碎睪丸,是他對自己命運最極端的反抗。 但徐渭終究是幸運的,他用筆墨在歷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如今,誰還在乎他是不是科舉狀元?人們記住的,是那個畫牡丹能讓蝴蝶停落的徐青藤,是那個寫劇本能讓觀眾拍案的徐文長。 如果你是徐渭,在八次落榜、靠山倒臺后,會選擇像他一樣用藝術自救,還是會徹底向命運低頭?來評論區聊聊你的想法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