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五岳是指五座名山,為群山之尊,分別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泰山如坐,華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飛、嵩山如臥。 ![]() 【華山】 華山位于陜西渭南華陰市,古稱太華山,是五岳當中的西岳,北瞰黃河與渭水。 ![]() 《山海經》: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高五千仞,廣十里,遠而望之,若華然,故曰華山。華山與華夏、中華異曲同工,華山的本義是華夏的山,或中華的山。有一種理論認為,華山得名在華夏和華山之前,華山是華夏之根。 ![]() 華山是秦嶺北部的支脈,廣義的華山東西長約120千米,南北最寬約20千米。狹義的華山就是中間那一段,東西長約15千米,南北寬約10千米,是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 ![]() 華山最高峰為南峰(落雁峰),海拔約2154.9米,也是五岳最高的主峰,高差(山底與山頂)約1800米。 華山有五峰,北為云臺峰,南為落雁峰、東為朝陽峰,西為蓮花峰、中為玉女峰。東、南、西三面是懸崖峭壁,直立如刀削,空絕萬丈,北峰云臺峰是登臨其他四峰的要沖,故有“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說法。 ![]() 古人登云臺峰,不走今天的華山峪道路,而是從一個叫黃甫峪的地方進山。大唐天寶年間,李白帶著長瓢、酒壺和琴瑟,走黃甫峪,登山云臺峰,寫下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華山論劍】 五岳中最高的是華山,最難攀登的也是華山。 ![]() 秦皇漢武,莫不以登華山為要事。隨著道教的興盛,一些信徒開始上山建觀,這也是金庸筆下王重陽等五人華山論劍的靈感源頭。 王重陽以及華山派,與華山又有幾分淵源呢?為什么不單是王重陽,來自西方白駝山的歐陽峰、東海桃花島的黃藥師,都跑到華山之巔來論劍呢? ![]() 第一次“華山論劍”,周伯通對郭靖說:“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于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 第二次“華山論劍”,此時王重陽已作古,郭靖與黃藥師、洪七公先后過招,接手三百招而無敗相,此時黃藥師、洪七公便默認郭靖天下第一,沒想到歐陽鋒突然躍出,瘋瘋癲癲地打了個不亦樂乎,卻是三人都招架不住。這個時候,華山論劍真正的摘桂者,卻是歐陽鋒。 ![]() 《射雕英雄傳》中,與華山關系密切的,則是王重陽的弟子。 全真七子中,丹陽子馬鈺的派別叫做遇仙派;長春子丘處機的派別叫做龍門派;太古子郝大通的派別就是華山派。 ![]() 郝大通老家在山東,本是金國的官宦世族,他稟性穎異,不慕榮仕,厭紛華而慕淡雅,漸隱以卜筮自晦。當時王重陽見到他,就覺得此人聰穎不凡,于是故意背朝他而坐,郝大通請他回頭,王重陽點撥一句:“君何不回頭耶?”郝大通便大悟,從此跟隨做了徒弟。后來廣招弟子,以度人利物為己任,四下聞名,逐漸形成自己的道教流派華山派。 ![]()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便是華山派弟子,他曾在思過崖上機緣巧合,得華山前輩風清揚傳獨孤九劍,自此劍法大進。歷史上真實的華山派,從元朝初年成立,一直維系到清朝尚有傳人。 ![]() 【為何必須是華山?】 五岳中最高的是華山,最難攀登的也是華山。用一個字來評價五岳:泰山之 “尊”、、華山之“險”、衡山之“秀”、恒山之 “幽”、嵩山之 “”峻。華山在五岳當中都以 “險”為名,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山的古棧道,只有身手敏捷且膽大之人才敢攀登。 ![]() 作為武林高手,首先要戰勝自我,先登上華山,才有資格論劍比武,所以華山就成為金庸筆下論劍之地。 文:姜狼,著《五代十國風云錄》《三國原來是這樣》《血濺江東》《五朝宰相》《逐鹿天下》《柴榮是個好皇帝》等二十余部歷史書籍,歡迎探討。 地圖帝,左圖右史,歷史地理不分家,每篇都是地圖盛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