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過一些妖魔鬼怪的電影,有些畫面,嚇得人瑟瑟發抖。 小時候,路過村口的牛棚,忽然一抬頭,發現一口觀察,嚇得撒腿就跑。 十幾歲,和一群大人一起,送別村里的某個老人,或者自己的某個長輩,覺得沒有那么害怕了。人多了,真的可以壯膽。 成年之后,再去看老人過世這件事,發現一些大人,還是會怕。這其中的緣由,值得我們探究。 01 怕,是因為“怕失去愛”。 我的祖父過世后,祖母就不敢一個人在老屋住了。 祖母特別害怕,獨自走進老屋的臥房。 臥房里,有一些古老的銅錢,祖父過世后,祖母也不去拿,而是讓我父親去拿。 似乎,祖母多看一眼臥房,都會戰戰兢兢似的。 迫于現實,我們把祖母安頓在大姑姑家長住。老屋慢慢就荒廢了。 祖母也常常做奇奇怪怪的夢,還講出來。 比方說,祖母夢見自己離開了老屋,祖父的靈魂回到老屋,卻找不到自己了。應該去做法,告訴祖父,自己已經搬家了,去了新地方。 類似的情況,在一些中年夫妻身上,也有過。中年喪偶,這是很難接受的事實,讓活著的人,非常擔心還有什么意外發生。一些中年人,根本不敢看伴侶過世的樣子。 說到這,想起電影《倩女幽魂》中的幾句臺詞。
因為愛情,人和鬼魂都可以在一起過日子。就是一個骨灰壇子,也令人愛不釋手。 這就說明,人在愛情的世界里,是不會害怕的。真正害怕的, 是失去愛情,面對生離死別的場景。 摯愛的人,燈枯油盡,要離別了。一開始是擔憂,后來是不敢再去回想離開的場景。 到了一起生活的地方,就睹物思人,就打開了記憶的閥門。愛會刺痛心靈,失去愛會更痛,讓人害怕面對。 02 怕,是因為“迷信太重”。 我的伯母,五十多歲就過世了。 伯母得知自己患癌了,總是哭泣。畢竟,她還算年輕,好日子也才開始。 伯父聽到伯母的哭聲,很是著急,一邊送伯母就醫,一邊在老房子周圍,做一些法事。 伯父請了隔壁村的算命先生,不知從哪里找到了道士。 但凡聽到迷信的說法,可以改變家庭運氣,伯父就會去做。 經歷了大半年的折騰,伯母還是走了。伯父就固執地認為,房子有問題,陰氣很重,風水不好等。 伯母過世那天,伯父不敢看最后一眼。 伯母經過病痛的折磨,都脫相了,還渾身浮腫。確實很難堪。 我的堂哥,總是聽伯父講一些迷信的話。在給伯母穿壽衣的時候,渾身都顫抖。 伯母被火化之后,選了一個黃道吉日,用來安葬。這個日子,是三個月之后的某一天。這就意味著,骨灰盒長期擺放在老屋里。 村里的孩子都知道,伯父的老屋有骨灰盒,并且不太吉利,就都繞著走。大人去種地,也故意繞幾步路,不走伯父家門口的路了。 反正,迷信的說法,讓村里人心惶惶。害怕的影子,揮之不去。 看過這樣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太多的事情,沒有人說得清,但是大家就相信了。迷信,似乎是玄學的一種。 一些農村,大家為了讓家庭平安,就在老人過世后,翻修房子,改變房子的格局。甚至把進門的路,都改了。 特別是一些非正常死亡的情況,讓村里人對迷信的說法,深信不疑,也很長時間害怕。抬棺材的人,都長期心里不平靜。 03 怕,是因為“心中有愧”。 你看過一些妖魔電影嗎?某個媳婦不盡孝,后來公公婆婆過世,通過各種奇葩的方式來傷害媳婦。 關于因果報應的話題,層出不窮。一些心中有愧的人,最信這類的話題了。 在《醒世恒言》中,說有三兄弟,勤勤懇懇耕種,也不分家,日子很和美。 兄弟中的老三結婚了,妻子田三嫂就逼著大家要分家。 分家的過程中,門口的大樹無法分開,也被田三嫂要求砍伐,每家分配一節樹干。 大家都說,田三嫂不講道德,沒有孝心。 小說交代了最后的結局——“三嫂羞慚,還房自縊而死。此乃自作孽不可活。” 很明顯,這小說在告訴大家,要愛家人,要以大局為重。如果不這樣,就在作孽,命不會好。這話不是嚇著那些不盡孝的人嗎? 老人過世的時候,一些子孫、兒媳女婿很害怕,往往是做 虧心事,造成了害怕的心理負擔。 04 不怕,也是因為愛,因為迷信,因為問心無愧。 看兩個網友對老人過世,是否害怕的評論,就明白了,為什么不怕。 網友“浪里個浪”說,公公過世后,幫忙穿壽衣,還常常夢見。公公很好,把她當成閨女看。公公走了五年,還會讓人想起,流淚。 網友“女獸人薩滿”說,父親病故,一點都不怕,自己就在父親的身邊。跟著父親的靈車,也不害怕。 不得不承認,愛是治愈一切的良藥。是人的膽量。 當家中老人過世之前,大家互相愛護;老人過世之后,大家還回憶老人給予的愛,都盼望老人活過來。 另外,當一家人不迷信,也確實盡到了孝順的義務,那就一點都不怕。畢竟,一代新人送舊人,這是自然規律。 所以,做人就盡管善良,好好珍惜活著的時光,別等人要走了,才胡思亂想,以為還有什么不好的因果。 一個家庭,人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老人臨走時,還想著子孫的未來,還是幸福。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