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拳,故言“其形似斧”,日常中的斧在運用上又分為斧刃和斧錘兩種用法,斧刃用于劈,斧錘用于砸。因此在劈拳的練法和用法上,也就區別為“ 以掌為拳” 、“ 以拳為拳”兩種。練習劈拳養肺,是因為在練習劈拳時不管左劈拳還是右劈拳起落都是從人體的中府、云門而出,這兩個穴位在肩頂位置是主要的肺經穴位。整個動作的軌跡是兩臂由身體的前部提到胸前向上從口位置出拳。注意在做劈拳由上向下劈的時候要把手的虎口撐開,從技擊來說虎口撐開能發出飽滿的力量,從健身來說虎口位置是少商穴它是肺經的井穴。此穴位是關系到呼氣、吸氣、吐氣等直接關系呼吸一切疾病的治療。劈拳的練法是要求兩手出入有序,手型變化為上鉆、下翻一手前一手后。在上鉆下翻時候帶動了人體的兩肋部位,肋部的運動會帶動胸腔的收縮和擴張因而呼吸增加同時有效的鍛煉肺活量,起到了有效的養肺作用。 ![]() 鉆拳的特點就是出拳瞬間要快,拳譜故諺語形容鉆拳要快似閃電。練習鉆拳防守時手臂 要旋臂向下翻扣,進攻時要手臂向上向前旋轉出拳。一攻一守要做到身體平衡,兩拳上下力 量相等。鉆拳的出拳路線就是集中在身體中線位置,兩拳進行裹擠,兩肘不斷交替向身體中線裹擠。鉆拳的力量看似拳出力,但其真正力量源于腰部,出拳時腰部要不停的蠕動,待拳出去后腰部要形成向前推、頂之力,這樣才能發揮出鉆拳威力。腰部主要內臟器官是腎,練習鉆拳時要以腰為主宰的運動,“腰動拳活”力達要害,每出鉆拳時都要逼腎,這樣就起到了很好的鍛煉腎臟器官。整個身體要上下協調配合。 ![]() 崩拳威力極大,前人形意拳大師郭云深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之美譽。練崩拳要注意到須具備頂、擰、磨、翻、蹬、猛、順、沖、透等幾種勁力。崩拳要注意腳下步法和樁功三體式的 練習。每出一拳必上一步,出拳路線在胸部以下腹部之上位置。崩拳蹬地上步要穩,在上步時后腳大腳趾要用全力蹬地,推使拳像在弓上的箭一樣疾馳打出去。在大腳趾用力蹬地同時會刺激到大腳趾外側和內側上穴位,外側是隱白穴,內側是大敦穴。兩穴位鏈接內臟是肝和脾部。每崩一拳上一步必能從此二穴牽動肝脾部位。腳下發力牽動穴位,崩拳運行軌線兩臂不停在肋部一出一收對肋部進行摩擦,肋部內有期門和章門二穴,兩臂在兩肋處有力量的摩 擦會給穴位帶來舒暢,步履輕捷。期門穴和章門穴也聯動肝脾臟腑。故練習崩拳可以舒肝脾 之說。 練習過形意拳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五行拳的拳譜之說,“起手不離橫” 、“凡動則有橫”之說。練橫拳時,后腳斜蹬、拇趾叩地、兩臂如絲錐擰進,陰陽轉換。大腳趾內側的隱白穴,乃脾經之起點。兩臂陰陽分布著大腸經、小腸經和三焦經。蹬腳、擰臂,則帶起脾經之脈氣,大小腸經之脈氣亦隨之通暢。練習此拳至一定功候,氣發章門、勢如泉涌、身體捷健,有輕身減肥之效、蕩滌腸胃之功。 |
|
來自: 松靜順柔 > 《五行拳,十二形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