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梁 ---------- ”字是人的第二臉面“ 上期講述了書法的各種好處,現在我們來說一下到底要怎么入門書法和常見問題整理。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題。看完本篇就可以對書法入門有一個基本的流程了解(無廣純發電的保姆級入門教程合集)。 第一部分是硬筆,第二部分軟筆。直接找尋自己需要的部分即可。 通用 書法的常用軟件工具 詩詞:西窗燭 集字:以觀書法 看帖:掌上碑帖 教程:嗶哩嗶哩 硬筆 點開嗶哩嗶哩應用,搜索:找著了的褲衩子。 入門的所有內容都在其中。再到硬筆教程,學習手勢動作、筆畫結構即可。 硬筆入門 學法 軟筆 1工具:筆墨紙硯(可直接無腦入) 目標:最大程度減小啟動步驟 筆:3.5兼毫 米字格:8cm 墨:輕膠墨 墨碟:火鍋硯臺 桌布 筆架 鎮尺等雜項(必要時可用尺量,避免買錯!) 主要學習工具 2入門帖 初學歐顏較多 歐內收偏瘦空間感、顏外拓偏圓、趙偏行楷、柳綜合了歐顏優點。 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 入門博主:陳忠建書法課堂、哏都手寫諸葛鋼鐵、止水草堂等 適合新手的博主(入門收藏) 常見問題糾錯復查自排 3學什么 3.1 字形、結構、毛筆功能、空間感 八個筆畫、部首、間架結構、毛筆彈性發力、章法行法、技法、空間感。 入門級收藏必看(以歐體為例) 控筆訓練(入門簡單過一下) 其中歐陽詢永字八法中說道“永“字就能涵蓋書法的八個筆畫,初學必練。 學完筆畫就到部首,配合著字練,單練幾個部首后就練一整字練。 隨后就到行,一整篇。如此循環往復,則指日可待。 方法正確八節課左右就可以基礎入門。 往后2—3個月左右一個大學習節點。 3.2學習順序 什么書入門? 兩種路數:1直接楷書入門。2先練篆隸,再練楷書。 有書家指出楷書難入門易精通。篆隸書易入門難精通。按實際標準。 再譬如歐顏選擇問題,小梁選擇歐練字形,顏練筆法,趙練行楷筆法。書法的共性都是有的,只有特點和上手程度差異。 以精通一項為佳,到博覽,再到精通 循環往復。這樣的學法書路寬廣,且不容易死磕浪費大量時間,取優勢學習。每樣花費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以學習取得的階段性目標為準。 3.3怎么寫 寫8cm的米字格,鎮尺兩個壓紙,在米字格正中寫。如果熟悉后需要脫格,流程如下: 在米格正中寫—脫格在米字格的菱形寫—沿著直線不理米字格寫—脫格 應注意切勿寫過小或大,按字格本身比例書寫,以米字格中心為點。 3.4第一次寫的步驟 開筆:下方鏈接 用筆先潤筆,沾滿墨,輕刮毛尖的1/2段,日常的用筆。 寫的時候直接跟著教程學習即可。 收筆開水龍頭,用手輕按出墨,否則墨會干澀在筆毛上大幅減少壽命,洗完后刮水弄出水分后平放(貴筆除外)。 開筆后切勿拿筆帽蓋在其中。 3.5 執筆 五指執筆和三指執筆 3.6復盤 將自己的字每段對比、每日復盤,掛墻上放段時間對比,及時糾正錯誤和彌補缺點。做到自己做自己的老師。 3.7初學概念 1臨摹 描摹是將字體用鉛筆抄幾遍后,再用毛筆沿著寫,在剛剛初學或遇到難以掌握的字時常見。一般須摹寫幾個后再自行寫幾個調整效果。比直接臨帖快上手且有效。 臨帖是指將字帖的字體觀察,觀察其起筆,空間,收筆位置,筆畫的搭建,觀察完備之后將其寫下來,再對比原帖。 分為意臨和普通臨帖,普通臨帖又分為挑(集)字臨,節臨,通臨,背臨,脫帖。 初學在挑字臨摹的花費時間應該要占大部分。 意臨指通過了解字帖的風格感情,以及字與字之間的勢能動態后,脫離字帖臨寫,屬于后期技能。 2起行收 指的毛筆動作,一個筆畫的組成,每個筆畫基本都要有起行收動作。初學應盡量都要做到三個動作。 3筆墨紙分類 筆大致分:狼毫(硬)、羊毫(軟)、兼毫(適中)、其他 紙按粗糙程度分:生宣(嫩)、熟宣(粗)、半生熟(適中) 墨按里面成分分類:植物膠(推薦)、動物膠、輕膠墨(推薦)、膠墨、墨條 如果不想分,按小梁上面的圖片保存買即可。 4碑和墨跡 碑刻是用刀在硬度比較低的石頭刻字,現代人利用科技手段掃描到電腦中再現風采,而墨跡就是書家留下的墨寶。區別在于墨跡能看到筆畫的脈絡和發力點,而碑刻是一個書家風格的范字思想。 刻本與墨跡的區別 建議入門從碑刻—墨跡—碑刻,從標準寫法—墨跡—靈活運用的過程。 5常見書體發展脈絡 五體:篆隸楷行草 一般以漢代到明朝的書體為主,楷書是在魏晉隋唐時期逐漸成熟。 歷史脈絡 先秦—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清—近現代 甲骨文金文等—秦篆書—秦漢簡牘、隸書—魏碑、魏晉楷、行草書—唐楷—宋人楷書—某朝楷書、鐵線篆等 常見書家 書(法)圣:王羲之、亞圣:顏真卿、楷書發源:鐘繇 秦:李斯、魏:鐘繇 、魏碑工匠 晉隋:王羲之、王獻之(二王) 、智永 書法初唐四杰: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中唐:顏真卿,柳公權 宋四杰: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元明清:趙孟頫,鮮于樞,文徵明,董其昌,祝枝山,鄭板橋,王鐸,王寵,傅山、八大山人 近現代:啟功,毛澤東等 僅舉例,不包括全部 6風格 因為古代毛筆字是人的第二臉面,不同朝代的官員有不同風格。唐以法度聞名,宋以寫意突出,魏晉風流。所以風格不同技法也有不同,有圓轉、頂筆等技法。 7取法乎上 書法比較重要的邏輯基礎,指盡量學習爺爺輩的書體,比如趙孟頫取法王羲之。指趙孟頫的筆法從王羲之中脫胎而出,王>趙,可以學王。也可當作趙孟頫對王字的理解,相輔相成。 趙孟頫洛神賦 3.8常見問題 1學多久? 一本帖花費1到3個月不等。以學習取得的階段性目標為準。初學切勿朝三暮四,切記二八定律(下文有解)。 2喜歡和不喜歡的問題 可以把喜歡但不急著練的當做獎勵,不喜歡但是非得練的當做學習。平衡好時間比例,不錯亂即可。一般為二八定律(2為喜歡的) 3手寫問題 有的新人總覺得日常不該像碑刻書寫,應該要寫得自由一點,不想寫碑刻。其實想法是對的,可路徑是錯的,初學還沒把握好結構規律,而墨跡感是上手后的事情。 碑刻意義就是給書法家打造出符合他的風格的范字,相當于字庫,書者須認真對待。 而手寫是通過大量墨跡觀察后的調整。 4善書者不擇紙筆 善書者不擇紙筆,我不善,擇。新手挑一只好看而且彈性夠的筆很重要。 水寫布是新手培養興趣用,因為和紙差別太大故須用真紙書寫,不然就是白學。老手急用。 5瘦金體,田楷 田楷可以當歐體墨跡版看,適用于新手,但盡量不要全學。特點干凈大方,但是因筆法有較大爭議,不利于后續的發展,可看田蘊章對田楷的評價。 而瘦金體初學容易寫壞筆感,但可以從他老祖宗上面寫下來(智永-褚遂良-瘦金體)。小梁比較少接觸瘦金就不多評說了。 總之喜歡就學,其實也沒啥大問題,注意查漏補缺即可。 6后續動力不夠怎么辦? 靠很多的非常好看的圖片來支撐自己,可以多找群聊一起學習,每日有人比你刻苦,自然就卷起來了。 以短期目標為主避免目標太大,導致無法達到,管理好自己的預期! 瓶頸期建議向外延伸,該硬磕的時候硬磕,該延伸時勿猶豫。 學習的前期以鼓勵為主,等你可隨心所欲地寫出飄逸的字體之后,那任何努力就都煙消云散了。 7審美鑒賞 從文章和技法審美導賞。 書法鑒賞 書法鑒賞 8書畫等級考級官方網站(自帶文件) https://ccpt.neea.edu.cn/ 9老師學習 如需老師學習,市場價一般在500-1500,能線下就線下,線上的時間靈活可復習,但圖片有偏差,不像線下手把手教學。要記住線上老師買課后是會有批改的,不批改的別買。 成年線下班 總結 書法是人們情感的表達,如果脫離了本身的內涵,書法就只剩下線條本身的藝術,書法就失去意義了。 事實上每一張名帖背后的故事都值得人發掘。譬如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講的就是顏真卿兄侄因安史之亂死守孤城,因心中家國情懷抱負,最后兄長一族全亡的故事,字里行間處處透露著悲憤痛惜,而又無比堅定的血肉之情,真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 《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 書法是人文的藝術,屬于大眾的,當我們學習書法的時候,學習的更是一個人的氣節風骨。習書養品性從來不是一句空話。書法的世界很大,值得你一生去追尋。 而此教程面對新手入門了解足矣,可以直接拿來做保姆級教程。僅為個人這一年前自學入門過程的經驗整理分享(純發電),更多書法理念需要不斷學習,歡迎各位書友歡迎補充指正。 共勉! 這里是喬小布運營,專注于知識分享,如果您喜歡本視頻,不妨點個小小在看和關注,以便你能及時收到最新的知識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