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舊事 (三十二)三個美國佬 (總01897-文0962) 上九條這條胡同兒也叫九條,因為沒有下九條。 這條胡同兒里住了陸軍璞好幾個同學,把口兒一號住的是方怡雪,往里走還有蒲城亮、汪寶晟、易秀辰、趙利琴、姜云瑞。 班里發(fā)展少先隊員,第一批一共是六名同學,陸軍璞是其中之一,還有方怡雪、姜云瑞、陳俊杉、李怡然,還有一個是誰想不起來了,好像是蒲城亮,也許不是。 方怡雪是第一個帶上兩道杠的,姜云瑞是第一個戴上三道杠的。 除了陸軍璞他們都是上過幼兒園的孩子。 蒲城亮是他們班男生里學習最好的學生之一,蒲城亮的爸爸看上去特別年輕,不像是他的爸爸,倒像是他的大哥。 陸軍璞他們常上他家去玩兒,因為他爸爸愛說愛笑愛鬧,還愛做飯。 尤其是他爸爸做的面條兒,搟得薄、切得細。 怹把和好的面搟成大面片兒,層層疊疊的折起來。每折一次,都撒上一層棒子面。 他爸爸切面不是緊握刀把兒,而是手掐刀背,刀刀如絲,又快又勻。 切好之后,兩手往上一抄,一縷兒一縷兒的往案板上一碼,簡直就是一種藝術(shù)享受。 陸軍璞常說他吃過姜云瑞媽媽做的面,也吃過蒲城亮爸爸做的面,都特香,不分伯仲。 陸軍璞還老說他們班的趙利琴是女中丈夫,特仗義。 易秀辰是陸軍璞的好朋友,也當過兵,就是比陸軍璞當兵晚了兩年。陸軍璞是在學校走的,易秀辰是參加工作以后去的部隊。 汪寶晟會拉胡琴,后來跟陸軍璞他們四人幫成了一個組合。 是什么組合呢? 是天津快板兒組合,陸軍璞和力嘯峰、項駿澤是表演的,汪寶晟是胡琴伴奏。還有一個同學叫方徽曜,住南柳巷,竹板兒打得特別好,是他們的竹板兒伴奏。 方徽曜的哥哥就是北京曲藝團說快板兒書的,家里有好幾付好竹板兒。 陸軍璞就是那時候兒跟他學的打竹板兒,可惜的是至今也沒得著機會亮亮他的這門兒手藝。 那一年,厲書宸老師剛剛接手他們班。厲老師很年輕,當時也只有二十七歲。 一九六五年六月八號,厲老師拿著一份兒當天的《人民日報》跟陸軍璞說:“你看看這個,咱們班有沒有人能演?要是有,你組織一下兒?!?/p> 厲老師說:“我不管,不是跟你說了嗎,讓你組織?!?/p> 厲老師說不管,其實,還是管了。厲老師找了學校會天津話的老師輔導他們,還在服裝、化妝、表演上大包大攬的關(guān)照著。 起初他們四個人就把這個節(jié)目給包下來了。陸軍璞演陸軍“跑不了”,項駿澤演空軍“往下掉”,萬岳嵐演海軍“撈不著”,力嘯峰伴奏。 后來有了汪寶晟的胡琴伴奏和方徽曜的竹板兒伴奏,力嘯峰就接了萬岳嵐的活兒,演海軍“撈不著”。萬岳嵐退到幕后,誰的詞都背,負責提詞和替補。 他們的首演成功了! 首演是在學校大殿臺基上的廊子下演的,化了妝,借了服裝,在學校師生中很轟動。 這個成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學校還沒有過這一類比較復(fù)雜又比較長的節(jié)目,再一個就是這個節(jié)目的鉛稿,當時剛在報紙上刊登出來,還沒有專業(yè)演員進行過演出。 專業(yè)團體上一個節(jié)目往往要走一個流程,業(yè)余的沒那么多哩格兒楞。 六月八號《人民日報》剛刊登出來他們就開始背詞兒啦,全中國他們是第一個演出的,專業(yè)的要比他們晚一個跟頭都得拐彎兒。 也正是由于這第二個原因,他們還真的出了一回風頭,不僅參加了北京市和宣武區(qū)組織的演出,還到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部演了一回。 幾個孩子把到處演出當成了玩兒,玩兒夠了,回過頭兒來又好好兒的去上厲書宸老師的課了。 他們一起在學校出了名,一起在學校得了個新的外號“三個美國佬兒”,也一起成了厲書宸老師的“死黨”。 【未完待續(xù)】 【作文】舊事 (三十二)三個美國佬 (總01897-文0962-插0411-圖04074) 圖文:梁佛心 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