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閩粵鎖鑰:小靖河畔五百年血性鑄就的“紅旗不倒”傳奇

     憶茶陽風物 2025-07-25 發布于廣東
    本帖最后由 憶茶陽風物 于 2025-7-23 14:11 編輯
      太寧位于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北部的小靖盆地,舊稱“小靖”(其地域包含現今的戀墩村)。它與老縣城茶陽相距僅五公里,同時與福建省永定縣接壤,地理位置頗為特殊。在席卷全國的革命浪潮中,太寧民眾較早地接受了馬列主義思想,革命覺悟在閩粵邊區也屬于先行者。縱觀該地區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太寧憑借其突出的貢獻和扮演的關鍵角色,在整個革命歷史上始終占據著顯著而光輝的地位。
      其地位之高,從原閩粵贛邊區主要領導人羅明、方方、饒彰風的高度評價中可見一斑。羅明將太寧譽為“大埔縣農民運動中心”,充分肯定了其在發動群眾、推動農民運動中的核心作用;方方以“太寧紅旗永不倒”的熱情贊歌,頌揚了太寧人民堅如磐石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饒彰風則以“立紅色政權,太寧屹起”的論斷,深刻揭示了太寧在建立紅色政權、鞏固革命根據地方面所起到的重要基石作用。
      進入新時代,太寧的光榮革命傳統得到進一步傳承和發揚。2017年底,太寧村成功入選廣東省“紅色村”黨建工程60個示范點。這既是對其深厚革命歷史積淀的正式確認,也承載著對其在新時期弘揚革命精神、引領紅色文化傳承的殷切期望。
      那么,太寧究竟在閩粵邊區革命史上書寫了怎樣的燦爛篇章,從而贏得如此崇高的評價?深入探究相關史料,我們可以清晰發現:太寧不僅是革命思想早期傳播的活躍區域,更是革命力量匯聚的關鍵節點和堅強的戰斗堡壘。在這里,無數革命先烈以鮮血和生命捍衛信仰,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為閩粵邊區的解放事業乃至全國革命的成功,都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一、盆地育剛魂,靖水淬赤心,斯地從來鑄俠肝
      太寧在明代稱“小靖社”,地處小靖盆地,小靖河穿流而過。轄境廣闊,涵蓋戀墩、南山、寺前、店上、寨上等區域。此地自古民風剛烈,百姓崇尚俠義,習武之風盛行,更兼不屈的抗爭精神。當革命浪潮席卷而至,太寧民眾始終立于潮頭,為廣東革命歷程書寫了重要篇章。
      因毗鄰縣城,鄉民飽受官吏地主壓迫。嚴酷的環境非但未消磨其血性,反催生更熾熱的抗爭火種。據《大埔縣志》記載:早在明宣德元年(1426年),以曾秉寬、鄭金龍為首的豪杰便聚義山林,直擊縣城(今饒平三饒)與黃岡等地。雖遭鎮壓,其義舉仍激勵后人前赴后繼。
      清初浩劫中,“小靖”幾成“剿凈”代名詞。但村民不屈,為祈佑一方安寧,特將“小靖”更名“大寧”。此后,“大寧甲”漸成規模,涵蓋戀墩、南山、寺前諸村;至民國時期改稱“大寧鄉”,轄今太寧、戀墩兩村之地。新中國成立后,戀墩析出,“大寧”終演化為今日之“太寧”。[1]
      這片方圓七里的群山之地,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自古便是兵家必爭要沖。鄉民崇俠尚武之風與生俱來,抗爭精神代代相承,為反封建斗爭埋下天賜火種。縱貫閩粵的小靖官道,自老縣城茶陽直抵福建永定下洋,更見證無數仁人志士踏血前行。太寧,這個用抗爭寫就歷史的村莊,必將在歲月淬煉中綻放新的文明光焰。
      二、炬火淬公學,農協擎赤幟,風雷激蕩焰正高
      1918至1922年間,在急劇變動的時局下,太寧村涌現出以饒龍光、張高友、饒炳寰等為代表的一批先進青年。他們如饑似渴地研讀《新青年》、《每周評論》、《向導》等進步刊物,其思想深受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啟蒙。
      1923年秋,這批心懷信念的青年骨干共同創辦了太寧公學。此舉不僅為鄉村帶來了現代教育的曙光,更通過附設圖書報社和平民夜校,播撒知識火種,在潛移默化中點燃了底層民眾的革命意識。他們傳授知識,傳播新思想,喚起了鄉民對自由平等的強烈向往。
      同期成立的太寧自治促進會和鄉民調解委員會,直面鄉村社會的不公與壓迫。它們團結廣大農民,挺身抗爭土豪劣紳的盤剝勒索,切實維護農民權益。這些行動不僅為隨后大規模農民運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也直接促成了未來農民協會的建立。這段歷史,充分展現了太寧人民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是革命火種在鄉野點燃的生動實踐。
      至1926年,太寧的革命歷程掀開了新篇章。在饒龍光、張高友、饒炳寰等人的領導和組織下,太寧迎來了開創性成果:成功建立了大埔縣第一個農民協會,并組建了太寧農民自衛軍。這支由農民子弟組成的武裝力量,迅速成為守護家園、反抗壓迫的重要支柱。
      這一時期,在黨的號召下,太寧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二五減租”運動,有力減輕了農民負擔,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與此同時,他們毅然發起武裝暴動,憑借無畏勇氣和堅定信念,一舉推翻了舊政權統治,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政權。太寧人民還積極發揮智慧與創造力,編印了農會刊物《太寧月刊》。該刊詳細記錄農會發展歷程與成就,更成為傳播革命思想、激發農民斗志的重要宣傳陣地。同時,農會骨干主動出擊,深入長教、青溪、下馬湖、下洋等周邊地區,廣泛宣傳發動,指導建立農民協會,將革命火種廣泛播撒,對閩粵邊區產生了深遠影響。
      太寧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一經成立,便迅速引領起波瀾壯闊的農民運動,聲勢浩大,震動四方。這支由農民組成的革命隊伍,曾兩次集結于縣城茶陽,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他們直指貪腐核心,成功緝拿并懲處多名貪官污吏,其雷霆之勢迫使國民黨大埔縣政府妥協,應允了減租減息的要求,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與希望。
      太寧農會更展現出強烈的愛國熱忱與大局意識。北伐軍入閩作戰時,他們積極響應號召,迅速組織農民和農軍支援北伐。他們英勇奮戰,無私支援,贏得了北伐軍的高度贊譽,并榮獲兩面獎旗。這不僅是對太寧農軍個人的嘉獎,更是對太寧農民運動歷史功勛的崇高見證與頌揚。
      太寧村的革命歷史深深烙印在其各個角落。包括北坎、上店、富足、龍潭、下坑、團村、南山下、新倉尾、洋萬崗等自然村,以及歷史上曾屬太寧的戀墩村所轄排樓壩、演下、覺蓮塘、龍溪、塔坑、山下等自然村在內(1957年大埔縣評定革命老區時,這些村落均被列為紅色根據地),[2]都蘊含著獨特的紅色基因。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波瀾壯闊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中,這些村莊依托深厚的革命基礎和堅韌不屈的斗爭精神,頑強地挺立著,共同構筑了一片穩固的紅色根據地。這里是革命火種最早引燃、革命斗爭風起云涌之地,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信仰、爭取自由的莊嚴熱土。
      三、閩粵烽火連,鼎龍筑據點,埔永星火耀南疆
      位于大埔北端的太寧村,與福建閩西永定縣山水相連。兩地民眾情誼深厚,交往密切,在革命斗爭的烽火年代更是緊密團結,共同譜寫了壯麗篇章。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陰云籠罩全國,大埔地區的抗暴斗爭迅速升溫;而彼時閩西的革命力量方興未艾。值此歷史轉折關頭,太寧以其關鍵作用成為閩粵邊區革命風暴中不容忽視的焦點。一系列重要事件在此地發生,不僅生動彰顯了太寧人民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與巨大犧牲,更深刻印證了其在閩粵邊區革命斗爭中的核心地位與卓越貢獻。
      1、引炬鼎丞志,鑄魂永定樞,閩西赤幟卷云舒
      1926年夏,國共合作鼎盛時期,閩西永定金砂鄉進步青年張鼎丞來到大埔縣青溪鎮石下壩保靈寺小學任教。在此,他結識了同為革命者的大埔縣小學校長饒龍光[3]——其公開身份是國民黨大埔縣黨部青年部長,實為秘密中共黨員,后成為中共大埔縣部委負責人。
      在饒龍光引導下,張鼎丞與同鄉、校長賴文舫等一同研讀《共產主義ABC》、《向導》等進步書刊,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與光明前景,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此后,張鼎丞等人積極投身革命,頻繁往返永定金砂,宣傳馬列真理,發動農民開展“二五減租”斗爭。他們亦深入太寧考察農民運動,學習借鑒其經驗,[4]壯大革命力量。
      1927年6月,大埔茶陽(太寧)暴動爆發。經饒龍光、張高友介紹,張鼎丞于此時加入中國共產黨,革命信念愈加堅定。次月,他受中共閩南特委書記羅明委派,與賴文舫、鄭醒亞等秘密潛返永定開展工作。他們以溪南金砂為基地,以教書為掩護,重建黨的組織,發展農民協會,建立金砂黨支部,為閩西革命播下火種。
      “八七”會議后,中共中央在致閩南特委的指示信中明確要求:“當前中心任務在于組織武裝農民,啟發其覺悟,以暴動方式奪取政權。”強調特委須即派得力干部至毗鄰廣東的閩西各縣,“點燃農民暴動烈火,爭取民團力量,以配合廣東暴動,掀起革命高潮”。
      大革命的失敗與大埔農民暴動的實踐,使張鼎丞深刻認識到建立革命武裝的緊迫性。在永定溪南,他領導黨組織迅速發展農民運動,在廣泛吸收農會會員的基礎上,秘密組建武裝組織“鐵血團”,為革命斗爭鍛造武裝后盾。
      張鼎丞在革命斗爭中迅速成長,成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者。他歷任永定暴動總指揮、永定革命委員會主席、閩西特委軍委書記、紅四軍第四縱隊黨代表、閩西蘇維埃政府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委兼土地人民委員、閩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及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他的名字,與閩西革命的光輝歷程緊密相連,永載史冊。
      2、埔火礪鋒骨,鐵血凝兵魂,紅旗漫卷定閩山
      1927年秋,根據中共閩南特委書記羅明的指示,張鼎丞從農會骨干中抽調40余人,前往大埔,參與茶陽(太寧)暴動,投入實戰。這批人員被編入大埔農民自衛軍獨立第一團第一連(太寧農軍),在團長饒龍光和連長饒壽田的指揮與帶領下,參加了保衛縣城、排頭壩等戰斗,展現了勇氣與堅韌。
    南昌起義軍撤離大埔后,這批骨干與太寧農軍轉移至大埔桃源東瓜坪,進行集中的政治與軍事訓練。隨后,他們被整編為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五團特務連,在大埔的武裝斗爭中繼續鍛煉成長。
      這支訓練有素的隊伍最終返回閩西永定縣,成為“鐵血團”的核心力量。在反擊國民黨江湘部的戰斗中,他們負責組織和訓練各鄉農軍,在縣城附近區域采取游擊戰術,成功打擊敵人。[5]特別是在永定暴動中,這些從大埔返回的戰士作為特務營主力參加攻城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6]
      暴動成功后,永定縣委從參與攻城的隊伍(尤其是特務營)中選調200余名骨干,正式成立紅軍營,張鼎丞任營長。這是閩西地區最早建立的紅軍部隊,[7]為后續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3、越地施援手,贈槍遣銳卒,永定烽火映戰途
      1928年夏,永定暴動籌備期間,總指揮張鼎丞從戰略全局出發,特派人員前往太寧借得五支漢陽造步槍。親歷者范元輝回憶道:“在當時,這是唯一的好槍。”[8—9]同時,張鼎丞邀請饒龍光、饒壽田率工農革命軍第十五團第一營赴永定支援。這支生力軍的到來,為暴動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年冬,在埔永邊境活動的工農革命軍第十五團第一營,因敵人嚴密封鎖和圍剿,經激戰后實施戰略轉移。營長饒壽田與黨代表李西亭(南昌起義軍留埔干部)隨即轉至永定,繼續投身當地的武裝斗爭。
      在創建永定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李西亭憑借其領導才干和堅定信念,很快成為永定縣委的重要成員,并兼任工農革命軍永定農民自衛隊軍事教官,負責培養軍事骨干。饒壽田則利用其戰斗經驗與組織能力,擔任永定縣第六區軍事指揮,[10]為保衛蘇區和鞏固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援助起義軍,阻擊御頑敵,留得燎原火種存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后,白色恐怖席卷大埔。中共大埔縣部委遂遷至太寧,繼續領導全縣工農運動。同年8月下旬,為貫徹廣東省委加強暴動領導的指示,縣部委成立20人的大埔縣暴動委員會。太寧代表饒龍光(時任縣部委書記兼農民自衛軍獨立第一團團長)、饒壽田(獨立第一團第一連連長)出任委員。該委員會分駐桃源與太寧兩地,[11-12]統籌高陂、茶陽暴動準備工作,以接應即將入埔的南昌起義軍。
      同期,縣部委調派原北伐軍新編二師政治部主任郭棟材(桃源人)赴太寧,負責農軍整訓擴編。郭棟材推行北伐軍“三操兩講”訓練制度,顯著提升農軍政治素質和軍事素質。[13]
    1927年9月16日,南昌起義軍進抵大埔北陲石下壩。饒龍光迅即率農民自衛軍獨立一團第一連(太寧農軍)發動武裝暴動,在永定農軍協同下攻克茶陽縣城,為起義軍南進潮汕掃清障礙。18日,起義軍進駐茶陽。次日,中共大埔縣部委召開擴大會議,部署支援方案。
      20日,朱德親臨縣城視察守軍,向太寧農軍贈予漢陽造步槍150支。22日朱德率部開赴三河壩,太寧農會緊急動員:組織300人運輸隊經陸路輸送糧秣至三河壩;[14]同時令第一連留守茶陽維持秩序,構筑防線警戒閩西敵軍,確保起義軍后翼安全。
      三河壩戰役后撤時,太寧農軍在茶陽與肖雨史商團軍激烈交火,成功掩護大埔縣部委及工農革命政府轉移至太寧。10月7日茂芝會議結束,朱德、陳毅率部沿閩粵邊境北上。12日部隊經永定初溪折返埔北太寧,民眾連夜籌措糧食、藥品救治傷員,緩解補給困境。[15]
      次日,在饒壽田、張佳來、江弼群引導下,起義軍穿越長教、青溪險道,抵達永定峰市完成戰略轉進。
      五、閩粵旗不倒,太寧歲月長,革命征程鑄輝煌
      在閩粵邊區的革命斗爭中,太寧高舉不屈的紅旗,其歷史功績永載史冊。自南昌起義軍撤離大埔后,太寧的黨員和群眾始終堅持斗爭,從土地革命戰爭直到解放戰爭,最終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太寧在邊區斗爭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中央蘇區南翼的堅強基石
      作為中央蘇區南部重要組成部分的埔北區域,太寧是其斗爭與發展的堅實力量。中央蘇區時期,太寧先后隸屬中央蘇區閩粵贛革命根據地的饒和埔縣第八區、閩粵贛(特)省委直轄的埔北區,以及中央蘇區福建省的埔北區(縣)。1930年5月,紅十二軍分三路東征大埔。太寧赤衛隊配合中路紅軍,攻克太寧洋萬崗守敵,為進攻縣城茶陽掃清障礙。
    1931年春,饒和埔縣委機關遭襲后與第八區委失去聯系。第八區委隨即改稱埔北區委,由太寧人江弼群任書記,區委機關設于太寧北坎頭,直接受中共閩粵贛省委領導。[16]
    1933年10月,埔北已成為中共福建省委領導下的縣級區劃。[17]按福建省委分配名額,埔北選派太寧籍代表曹托生、曹哲夫、曹權香等人出席中共福建省第三次臨時代表會議,并承擔省委下達的100名擴紅任務。[18]會后,曹托生入中央黨校學習,曹哲夫等人返回鄉村落實會議部署的擴紅、征糧、推銷公債及發展生產等任務。他們選送朱壁雙、鄧乃舉等一批赤衛隊員、游擊隊員加入中央紅軍。
      1934年1月,太寧籍代表賴濟華出席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極大鼓舞了當地革命熱情。[19]同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時,曹托生、朱壁雙等人隨軍行動。次年6月,閩西南軍政委員會在閩粵交界處(太寧塔坑村及茶陽西湖村田瓜寮)建立交通站。塔坑站承擔地下交通聯絡、情報收集、群眾聯系、掩護地下黨員、接送干部等多項重任,成為粵東與閩西黨組織聯系的重要樞紐。
      2. 抗日戰爭時期邊區救亡的重要樞紐
      1937年冬,太寧恢復黨組織,建立中共埔北區委。次年,成立抗日救亡自衛隊并發動購槍運動,籌集槍支60支。1939年7月,以方方為書記的中共閩西南潮梅特委機關遷駐茶陽太寧店上山下李以雪家。太寧由此成為該特委領導閩粵贛邊區抗日救亡運動的臨時指揮中心。方方結合日軍侵占潮汕的形勢,組織學習《論持久戰》,并在特委機關刊物《前驅》發表系列文章,分析各地斗爭形勢,為在潮汕等地領導游擊戰的李碧山、伍洪祥等干部指明方向。太寧黨組織和群眾承擔了安全掩護特委機關在村內開展工作的重任。饒練、李以雪、沈瓊珍、李隆義、李隆吉等同志及眾多革命群眾均參與保衛工作。
      3. 解放閩西南的戰略后方
      位于大埔北部、與永定一山之隔的太寧(含今戀墩),是永和埔游擊根據地的核心區域。1948年1月,為提高部隊素質,永和埔獨立大隊進駐太寧塔坑村整訓。塔坑黨支部書記曹開振等動員民兵,在下坑與塔坑、團村間的山坳搭建山寮安置部隊。同年2月,在閩粵贛邊區工委書記魏金水指導下,中共永和埔縣委在太寧塔坑召開擴大會。縣委委員、獨立大隊及工作隊主要干部與會,作出重要決議:迅速恢復發展永定、平和邊山區以擴大游擊回旋空間;向巖上、象湖一帶出擊,發動組織群眾;建立武裝工作隊。
      1949年6月13日,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閩西南聯合司令部在太寧排樓壩舉行解放閩西南誓師大會。所屬2000余官兵參加。司令部政委范元輝、七支隊政治部主任胡偉等首長發表講話,提出“進軍閩西南,解放漳州龍巖城”的響亮口號,部隊士氣高昂。會后,部隊自排樓壩北上,于17日順利接管永定等縣,取得解放閩西南的首戰勝利。
      在閩粵邊區的革命史詩中,太寧村留下了光輝一頁。作為大埔首個成立農民協會和農民武裝的村莊,這里的農民運動和武裝斗爭蓬勃發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階段,太寧不僅建立了穩固的地方黨組織,更是諸多重大革命事件的發生地和重要機關、人物的駐地。在大革命時期,太寧農民運動蓬勃發展;土地革命時期,太寧農軍毅然發動暴動,攻城接應,為南昌起義軍入埔提供有力保障;抗日戰爭時期,閩西南潮梅特委(方方任書記)駐扎太寧,領導閩粵贛邊區抗日救亡運動;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永和埔縣委和獨立大隊在太寧塔坑召開關鍵會議并整訓部隊;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閩西南聯合司令部更在此舉行解放閩西南誓師大會。
      太寧“紅旗不倒”的稱號實至名歸,被列為廣東省“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亦當之無愧。太寧的歷史,是革命精神的生動見證,是紅色基因的深刻承載。(作者饒超然,大埔縣虎山中學高級教師,梅州市紅色文化研究會理事)
    參考文獻:
    [1] 大埔縣地名志[Z].大埔:大埔縣地名委員會,1987:23.
    [2] 大埔縣志[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469-470.
    [3] 饒炳寰自傳稿[Z].廣州:廣州市政協,歷史卷人事檔專卷.
    [4] 張鼎丞傳[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10.
    [5] 永定人民革命史[M].廈門:廈門出版社,1989:57
    [6] 閩西人民革命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94.
    [7] 永定人民革命史[M].廈門:廈門出版社,1989:70
    [8] 永定縣志[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108
    [9] 金砂暴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57:19.
    [10] 饒壽田平反材料[Z].大埔:中共大埔縣委黨史研究室.
    [11] 中共廣東省梅州市組織史資料[Z].梅州:中共梅州市委 組織部等,1995.
    [12] 中共廣東省大埔縣組織史資料[Z].大埔:中共大埔縣委 組織部等,1991.
    [13]郭棟材.大埔黨的活動情況//大埔黨史資料選編[Z]. 大埔: 中共大埔縣委黨史研究室, 1993:227-234.
    [14] [15] 太寧革命斗爭史[Z].大埔:大埔縣檔案館,革命歷史卷.
    [16] 中共廣東省大埔縣組織史資料[Z].大埔:中共大埔縣委 組織部等,1991.
    [17] 閩西革命史資料[Z].上杭:古田會議紀念館,第八輯:342.
    [18—19]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館藏文物資料[Z].福州:福建省 革命歷史紀念館.
    本文來自網友發表,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如存在侵權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刪除!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久久99成人网站| 日韩丝袜欧美人妻制服|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国内自拍| 在线A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 国产又大又硬又粗| 另类 亚洲 图片 激情 欧美|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韩国午夜理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一道本AV免费不卡播放| 麻豆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日本无遮挡真人祼交视频|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久网站| 第一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在线观看动漫| 亚洲av成人在线一区|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视频| 中国女人高潮hd|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色爱综合激情五月激情|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欧美大胆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动漫| 不卡乱辈伦在线看中文字幕| 免费无码肉片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