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去影院看了陳佩斯老爺子的《戲臺》點映,真是一部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好片子。沒有20年人生經驗和沉淀的觀眾,很難理解劇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看電影時發現了“五重隱喻”,后來仔細琢磨,竟然可以從7個視角進行解讀!本文就給您講講有趣的地方在哪里,稍微有些劇透,但是絲毫不影響你去刷劇。 ![]() 全文圖片均來自:《戲臺》預告片 《戲臺》的故事劇情并不復雜,主要講的是“江湖戲班子,在強權下,艱難求生存”的故事。看完不禁有種:“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錯位感。 01 戲中戲隱喻:權力干涉 VS 藝術尊嚴 喜劇的核心,通常是悲劇。 看戲重要的不是“戲臺上表演什么”,而是“戲臺下發生了什么”,一旦琢磨出這個味道了,那就能深刻體會得到荒誕的精髓,臺前全是荒腔走板的笑料,臺后全是雞飛狗跳的悲劇,能把這“悲喜交加”的無奈拍出來的,絕對是大師,如果沒有20年人生經驗和沉淀的觀眾,很難理解劇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言之言。 我們先字面意思,整部電影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話總結:打進北京城的軍閥洪大帥(姜武 飾)為了愛聽戲的哄六姨太開心,于是跑去大戲院包場聽戲,無意中認識了包子鋪的跑腿快遞小哥大嗓門(黃渤 飾),結果兩人聊著聊著發現是老鄉,于是榜一大哥洪大帥非得讓老鄉黃渤當男主角西楚霸王,五慶班班主侯喜亭(陳佩斯 飾)和整個戲班子為了保住戲班飯碗,又要哄好臺下觀眾,于是臺上臺下一鍋粥,笑中帶淚,悲喜交加的眾生相。 ![]() 一個小小戲劇舞臺,人情世故大學問。 電影《戲臺》演的是“權力干涉與藝術尊嚴”之間的博弈和周旋,而《戲臺》中“霸王別姬“這個戲曲內核,講的也是命運之神操控悲情英雄的故事,戲班子在權力的淫威之下也不得不被迫跪地求饒,當活下去成為唯一的法則,那么藝術只能淪為最先被犧牲品。 02 階層對決:講規矩的劉八爺 VS 不講規矩的洪大帥 好的故事戲曲,是可以在不經意間,讓你看得到故事中的“社會階層投射”下,不同角色的眾生相的;那么優秀的劇情,就會在不同人物性格的對話和沖突中,推進劇情走向高潮。 看《戲臺》的觀眾可能會留意一個出場不久就下線的角色:劉八爺。 如果你看懂了這個角色的存在,你就可以看懂為什么小小戲班子含淚改戲的必然了。 《戲臺》中這么個劇情,劉八爺帶著四個打手跟班,如進自己家一樣闖入戲院巡視領地,并各種詢問:“拍片情況如何”,“票賣得好不好”,“有沒有我的VIP包房”等客氣話,你以為他這是和戲院客氣嗎?這架勢是過來問保護費能夠交多少。 劉八爺的口頭禪,所謂道義規矩,其實就是“敲詐保護費”的“吃人”規矩,我是個體面人,我不光要咬下你一塊肉的時候你不能喊疼,喊疼就是不懂事,你還得雙手碰上錢乖乖送給我。不然,劉八爺怎么可能有錢有閑心到處逛街遛鳥,而且還能有四個打手跟班呢? 所以當(地方暴力)地痞八爺在戲院遇到(武力負責人)洪大帥,還想著和洪大帥比劃比劃的時候,被一槍斃命,完全沒有還手的余地,這一幕劇情中,兩個暴力層級代表人的對決高下立判,在槍面前,一切所謂的“舊時代的規矩”連個屁都不是。 劉八爺是沒落八旗子弟,橫行霸道的京城地痞的勢力代表,他可以通過強硬手段控制戲院資源,讓戲院生不如死。 當體面人劉八爺蜷縮倒地,與對面殺人如麻,面不改色的洪大帥形成了強烈對比,具象化了“草莽規矩,終究抵不過槍”的殘酷現實,只留下愣在當場的大堂經理和戲班子主任兩人瑟瑟發抖,不知所措。那么《戲臺》后面的荒誕劇情就變得非常合理了。 正因為電影劇情中有了“劉八爺之死”的戲劇沖突,才讓整部戲劇,開始變得如同“希區柯克炸彈”時間一樣開始越來越有趣。
在“電影視覺語言”中有這么一個默認的“鏡頭語法”,畫面(左中右)分別代表著:“過去,現在,未來”。 ![]() ![]() 資深電影迷可以通過畫面結構中的空間變化,人物關系(對立,對抗)的變化,來預判劇情推動。 電影《戲臺》中,有一個“鏡頭語言”的運鏡超有意思,妙不可言: ![]() 戲班子跪在左邊,畫面中間是“戲班子祖師爺神龕”,畫面右邊是站著的洪大帥。 洪大帥一邊歇斯底里發脾氣,底下的人噤若寒蟬瑟瑟發抖不敢動。 洪大帥在走動中,不斷蓋住“戲班子祖師爺神龕”的位置,形成新的鏡頭語言。 “現在我就是你們的規矩了,在我面前你們以前的規矩屁都不是!!” 戲園被迫改戲,這不光是《戲臺》中的荒唐劇情,也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荒唐事。 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各路軍閥會讓戲班子編演,或強制上演直接歌頌該軍閥及其功績,或強制修改經典劇目中的唱詞,將負面角色、叛將奸臣的名字或唱詞,偷梁換柱地指向該軍閥的政治對手或敵人,借古諷今進行輿論攻擊的情況出現。 ![]() 一旦戲劇中出現了“反戰”,“厭戰”,“諷刺貪腐”,“隱射譏諷”等字句和情節的話,就會被封戲院,抓人,砸場子,毆打藝人,破壞道具,沒收戲行頭(劇團家當)、罰款,甚至驅逐藝人。 當然還有更加難受的持槍“聽戲檢查官”,隨時隨地來挑毛病。 民國期間直系軍閥控制京城戲園時,后臺常有便衣特務(俗稱“耳朵”),胸前插著鋼筆,兜揣小本。演員一開口唱念,他們就拿著紙筆記錄。若發現“不合規矩”的字眼(比如無意念出被刪的原詞“苛政猛于虎”),晚上就請人去“談話”或封園罰款。 這類歷史同時期的時代困境,放在誰面前都擋不住,所以藝人們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在夾縫中苦苦維系著戲曲藝術的尊嚴與傳承。 04 帶資進組做項目:玩票的資源咖 VS 要活命的戲班子 電影《戲臺》中的楚霸王項羽角色,按理說是至關重要的角色,結果在洪大帥的推薦下,包子鋪的跑腿小哥大嗓兒,因為和洪大帥是老鄉,因此成了最重要的資源咖。所以才會有金哮天(尹正 飾)的靈魂拷問:“你是楚霸王??那我是何人??” ![]() 在榜一大哥面前,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整個戲園的人都知道跑腿小哥大嗓兒唱功完全不行,根本沒辦法上臺唱戲。但是大家死活都沒辦法讓金哮天上臺,只能連哄帶騙讓跑腿小哥上臺,因為專不專業已經不重要了,架不住大哥愛看。但是怎奈大哥說喜歡,底下的人也跟著叫好,這樣才會皆大歡喜。 ![]() 只有這樣做出了局部犧牲,才能成全沉默的大多數,因為大家都得活著。 ![]() 畢竟戲就是戲嘛,養家糊口用的,何必這么執著呢?! ![]() 電影《戲臺》中虞姬鳳小桐想要罷演,但是看著戲院后臺這么多還要繼續活著的老少藝人,“悲從心頭起”,再萬般無奈,也得配合下去演完這出戲。 ![]()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夏洛特煩惱》(女主角被換角),發生在《西虹市首富》(女主角被換角)、發生在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劇情中(虞姬被換角色),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發生在我們的工作中,所以不少吐槽老爺子電影《戲臺》很荒誕不好看的短視頻博主們情有可緣,畢竟他們的人生經歷還沒到遇到這類事情的份上。 等這類荒誕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了,那就不是荒誕,而是不好玩了。 05 為活下去的投名狀,更加深的隱喻劇情:“藍大帥”徐志勝 VS “虞姬”鳳小桐 電影《戲臺》結尾處有兩個彩蛋,這兩個彩蛋,畫龍點睛般講清楚了更加有意思的“戲臺”之外的“歷史大戲臺”的故事。 大歷史背景下,北京城就是個戲臺,來了好幾任軍閥頭子成了主角劉邦,(IPO沖刺,來的都是未來天子劉邦),落難的軍閥頭子成了項羽。一開始是“黃大帥”被打逃跑了,來了“洪大帥”,后來“洪大帥”被打跑了,來了“藍大帥”,電影《戲臺》結尾處,教化處處長徐明禮(陳大愚 飾)衣服一脫,換了身行頭,又變成了藍大帥的秘書。 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不亦樂乎,新的“權力舞臺”下的“主角”和“配角”又形成了。 而新來的“藍大帥”喜歡“男旦”,那么戲班子為了活下去得怎么做,就不言而喻了吧。 電影《霸王別姬》中已經很隱晦的做出了介紹,戲班子想要在皇城根下有個活路,就得“向上社交”獲得上面大佬的首肯和歡喜,戲班子得納個投名狀給上面大佬開心,這樣才會相安無事,各自開心,唯獨苦了那個被犧牲的員工。 不這么做行嗎?迫于無奈為了活下去。 電影《霸王別姬》中開場5分鐘就有類似劇情,戲班子在外雜耍就被人揍了,而這群人就是“劉八爺”們,只要有這群人存在,戲班子隨時隨地都會被威脅。所以關師傅不得不為了求生存,就得依附于比“劉八爺”們更強大的“張公公”的恩賜,才能保自家戲院平安。 原本關師傅還有些舍不得,旁邊的介紹人說了:“多少年的規矩了,你怎么不懂呢?”于是在大家的合謀下,最懂事的那個人就成了犧牲品。 大家相安無事了,但是整個合謀中最倒霉的還是虞姬這個角色,仿佛她就是悲劇宿命的化身,無論是《戲臺》還是《霸王別姬》的戲里戲外,虞姬是集體合謀的犧牲品,都是大家為了保全自己而不得不率先選擇被犧牲的對象,可偏偏就是這樣的抉擇下,虞姬明知道這樣的合謀,還得往火坑里跳。 試想我們在職場中,在和他人的合作中,在別人的“德祥大戲院”的舞臺中,會不會成為別人合謀中,被替換掉的“楚霸王”呢? 06 更深刻的隱喻角色:六姨太 & 教化處處長徐明禮 “人間,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臉。” 電影《戲臺》中,有一個的“戲癡”六姨太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她做出來不少荒唐的行為。 ![]() 用現在的話來說:作為粉絲瘋狂追星,給喜歡的明星瘋狂應援(發錢),和男明星發生關系,當你以為她是真粉絲的時候,電影中又給出了荒誕的戲劇沖突,六姨太連“假霸王”包子鋪小哥也認不出,就直接主動投懷送抱了,令人唏噓。 不少觀眾認為這是對女性的侮辱,其實并不是,當你跳出角色看角色,就能秒懂這里面有趣的地方了。細品后你會發現在萬丈紅塵中,每個人被抹去“脂粉”之后赤裸裸的真實人性。 教化處處長徐明禮(陳大愚,陳佩斯兒子飾)其實也是另一種層面的“姨太太”,從電影開頭眼看著“黃大帥”不行了,馬上依附于“洪大帥”,等“洪大帥”不行了,馬上一脫衣服去投奔“藍大帥”,何嘗又不是另一個版本的“六姨太”呢?? 他們不也是靠委身于權力,靠權力來發家的代表嗎?他們都是一類人。 作為依附于軍閥的不同形式的“姨太太”們,他們的身份本身是“強權的寄生體”,就是依附于強權獲利,又能見風使舵隨時拋棄強權,但是又成為不了強權的“投降派”象征。 你還找到了哪幾個“姨太太”,其他的五個“姨太太們”在哪里呢? 07 傲骨能當飯吃嗎?是主角還是配角不重要,活下去才重要 這樣的被換角色,在《戲臺》中有,在現實中各行各業也都有。 ![]() 上頭要求演什么,底下就得配合什么,再牛逼的龍都得給我趴著,再厲害的虎也得當小貓一樣臥著。 暢銷書作者大冰老師,開心麻花的王寧,《西虹市首富》的馬麗,周星馳等等等等。這些人曾經慘到連活下去都艱難的程度。細細品來,數不勝數。 電影《戲臺》中,尹正飾演的真霸王戲份不多,雖然有各種怪脾氣和臭毛病,是一個難伺候的主,不過是專業功底扎實的業務能手。在電影《戲臺》中,他也是一個被臨時換角色的被替代的“真霸王”,哪怕在戲臺后面和“假霸王”PK演技,也會被戲班子合謀打暈了不讓上臺。 ![]() 電影《霸王別姬》中有類似劇情,張國榮飾演的(虞姬),被小四替換角色,整個戲班子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說,連張豐毅飾演的段小樓(楚霸王)也不吱聲不表態。 ![]() 圖片來自:電影《霸王別姬》 戲臺子照樣唱戲,臺下觀眾照樣一波又一波的換。但人得活著,總不能自我銷戶吧。 我們都是這出戲里面的角色,無人能夠逃離現實生活中的這個戲臺,而戲臺中,誰是“金曉天”,誰是“鳳小桐”,誰是“洪大帥”,誰又是“藍大帥”,誰又是“強權經濟”下不得不活下去的“戲班子”,然后你又是誰,你在誰的戲臺上,你又在演什么主角,配角呢? ![]() 那會兒,陳佩斯為了掙那一口氣,處在人生的低谷,心里憋悶著,艱難的時候,連孩子的學費都湊不起,依舊是不肯妥協的硬骨頭。幸好他老婆王燕玲是看問題特別透徹的人,她知道人還得活著,于是26年前就給自己留下了退路,在深山種石榴,當起了農民。 他們不顧別人的笑話,倆人沉下心來當起農民,每天翻地施肥,照料石榴樹,當汗水掉在土里摔成八瓣,之前心里的浮躁也一掃而光。王艷玲不吵不鬧,每天陪著他在山里有苦硬吃,拔草施肥種石榴,照顧他的生活起居。陳佩斯在一邊干活中,一邊琢磨自己的作品。 3年后,陳佩斯揣著賣石榴攢的錢回到北京,投身于低利潤的話劇行業,還是一如既往的執著,每天精益求精,帶著團隊在小劇場磨高質量的話劇。排練話劇首演,雖然臺下坐不滿100人,他仍認真對待,謝幕時躬身10分鐘。慢慢地,在話劇圈站穩腳跟,最終被觀眾認可。 他一如既往的執著,在千辛萬苦中,30多年的篤定和堅守,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戲班子。 自導主演的話劇《戲臺》也場場爆滿,電影改編的《戲臺》在殺青的時候,71歲的陳佩斯老爺子一時間悲喜交加,泣不成聲。 08 為什么推薦你看《戲臺》:我們都是“劇中人” 為什么我推薦大家看《戲臺》? 為什么我并不覺得戲里面的劇情荒誕搞笑? 其實《戲臺》結束后,我們離開電影院,才會恍然發覺,這哪里是拍電影,這簡直是在TMD拍我們的人生啊! 那么問題來了,沒錢沒背景的人,該怎么活下去呢? 這些老藝術家,老前輩們,已經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給我們趟出了一條適合大家的成功之路。 耕瘦田,意味著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在有限的條件下,盡可能地做到最好。你可能會發現,別人輕松地拿到機會,而你卻要付出更多。 但這正是生活的磨礪,是你真正成長的地方。 只有在瘦田中,你才會明白,付出不一定立刻得到回報,但堅持終將有收獲。 走暗路,別急著與別人爭光。很多人一心想著光鮮亮麗,結果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真正的智慧是,選擇那些不被人注意的地方,踏上那些別人不愿走的路。暗路,安靜卻充滿機遇,它要求你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獨,但只有在這里,你才能積累真正的實力。人多的地方不一定有機會,反而是無人問津的角落,往往蘊藏著最深的寶藏。 進窄門,意味著你要敢于選擇那些不顯眼的機會。大門敞開,人人都能走,而窄門,只有少數人能通過。窄門不容易走,但它是通向成功的另一條路。不要去跟隨大流,走那些人山人海的路,真正的機會常常藏在不為人知的小門后。窄門帶來的是挑戰,帶來的是突破自我的機會。你不需要與別人競爭,而是要敢于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