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494 年的錢塘江畔,血腥味混著咸腥的海風飄了三天三夜。勾踐帶著殘兵退到會稽山時,手里的青銅劍都快攥不住了 —— 這是他這輩子輸得最慘的一仗,敗給了死對頭夫差。身邊文仲咬著牙說:“主公,想活命,就得去吳國當奴隸。” 誰都知道 “當奴隸” 這三個字意味著什么。一國之君要給人家喂馬、掃地,甚至得像牲口一樣被使喚。可勾踐摸了摸腰間的玉玨,那是王后雅魚親手給他系上的,最終還是點了頭。 到了吳國的姑蘇臺,夫差故意把他們夫婦安排在闔閭墓旁的石屋里。勾踐穿著粗麻布的囚衣,白天給夫差牽馬,晚上還得幫著喂馬。有回夫差生病,勾踐居然當著眾臣的面,伸手蘸了夫差的糞便嘗味道,說這樣能判斷病情。站在一旁的雅魚,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血珠都滲出來了,卻硬是沒敢哭出聲。 這對夫婦的隱忍,讓伍子胥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伍子胥是吳國的大夫,打心眼兒里想弄死勾踐,可夫差總覺得勾踐已經成了條搖尾乞憐的狗,沒什么威脅。伍子胥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終于想出個毒招。 那天,晉國大夫出使吳國,伍子胥故意把他請到石屋附近喝酒。酒過三巡,他指著屋里的雅魚對晉使說:“這石屋中有個婢女,長得還挺漂亮。大夫若有興致,不妨進去坐坐。” 晉國這位使者本就是位好色之人,聽了伍子胥的這番話,便以為是他特意安排侍奉的人,隨后便心照不宣地走進了屋里。 雅魚知道這是計。她扯斷頭上的玉簪,想往柱子上撞,卻被晉使的隨從按住。她看著窗外勾踐喂馬的背影,突然就泄了氣 —— 要是自己死了,勾踐的隱忍不就白費了?那天晚上,石屋的門被關上時,雅魚把眼睛閉得死死的,指甲摳進泥地里,抓出十個血坑。 勾踐其實早就聽見動靜了。他握著馬韁繩的手青筋暴起,馬都被勒得直打響鼻。可他最后只是彎腰撿起地上的草料,慢慢走到馬槽邊,一勺一勺地喂。那天晚上,他沒回石屋,就靠在馬棚的柱子上,瞪著天上的月亮直到天亮。 后來夫差覺得勾踐確實沒脾氣了,就把他們放回國。一踏上越國的土地,勾踐就叫人在屋里掛了只苦膽,每次吃飯前都要舔一口。他穿著粗布衣服種地,雅魚就跟著婦女們織布,倆人誰都沒提在吳國那晚上的事。 可有些東西終究是變了。勾踐變得越來越沉默,有時候對著地圖能看一天,雅魚給他端飯,他也只是點點頭。有回雅魚織錯了花紋,他突然就摔了碗,說:“連塊布都織不好,還當什么王后!” 話一出口,倆人都愣了。雅魚低著頭退出去,門關上的瞬間,眼淚終于掉了下來。 公元前 473 年,越國的軍隊攻破了姑蘇城。夫差自殺那天,勾踐站在姑蘇臺的高臺上,笑著笑著突然哭了。他派人去接雅魚,想讓她看看這勝利的場面。可宮里的人來報,說王后已經在宮殿自盡了,梳妝臺上還放著塊沒織完的布,上面繡著越國的山河。 勾踐跑到雅魚的房間,抱著她冰冷的身體,待了整整3天。他這才明白,雅魚不是不能釋懷,只是她知道,他需要一個完美的復仇故事,而她那段被玷污的過去,是故事里最礙眼的補丁。如今補丁該被拆掉了。 后來越國的史書里,關于雅魚的記載只有寥寥幾筆:“越王夫人雅魚,隨王入吳,歸國后助王復國,功成而薨。” 誰也沒提那個被刻意抹去的夜晚。 有人說勾踐太薄情,靠著女人的犧牲上位,轉頭就忘了疼。可想想也怪,那時候的帝王家,愛情從來都排在江山后面。雅魚的死,或許不是悲劇,而是她給自己選的結局 —— 她成全了勾踐的霸業,也保住了自己最后的尊嚴。就像她當年沒撞那柱子一樣,從頭到尾,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護著勾踐,護著越國。 只是偶爾有老宮人說,勾踐晚年常常一個人坐在雅魚的織布機前,手里攥著那截斷簪,喃喃自語:“寡人贏了天下,卻輸了……” 后面的話被風吹散了,誰也沒聽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