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檸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圖源 昨天,我看到一個聽眾的評論留言: "每天下班回到家,身體已經很累,但躺在床上,腦子里全是各種人、各種事,越想靜下來就越煩躁......" 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的困擾。 心理學研究表明: 人類大腦天生就是一臺"思維制造機"。 在進化過程中,這種"不斷思考"的特性會幫助我們規避危險,但在現代社會,它反而可能成為焦慮的源頭。 比如: 早上你在刷牙的短短幾分鐘,腦子里想了十件事,你說,人怎么可能不累呢? 可能你會說:"我想靜下來,可就是做不到。" 這讓我想起咨詢室里不少來訪者會有的情況: 閉著眼睛冥想,眉頭卻皺得緊緊的; 說著要放松,手指卻無意識地在沙發扶手上敲擊。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靜心方法,幫你在喧囂中,找回內心的平靜。 一、感官著陸練習 怎么做呢? 很簡單,觀察你所處的空間,然后依次: 說出5個看到的物體 觸摸4種不同質感的東西 識別3種聽到的聲音 尋找2種氣味 品嘗1種味道 心理研究發現: 感官刺激能夠激活大腦的不同區域,從而幫助個體恢復平靜。 這個練習,就是通過觀察、觸摸、聆聽、嗅覺和味覺的刺激,把你的注意力拉回當下,有利于: 打破負面情緒的循環。 二、培養觀察情緒習慣 在口袋里放一個小物件,比如: 鑰匙扣、手串。 把它變成你的"靜心觸發器"。 每當感到心煩時,就取出物件握在手心,提醒自己:慢下來看看自己的情緒。 平時可以刻意地去觀察它,每次用一分鐘專注感受: 觸摸時的感覺、在光線下的變化等等,通過這種簡單重復的專注訓練,讓你的思維停下來。 另外,你也可以: 準備一個可以書寫的本子,每天設置10分鐘時間,寫下腦子里所有冒出來的念頭,如果不知道寫什么,那就寫不知道,寫完后直接合上本子。 等一個星期后,你再回看自己的記錄,可能就會發現,你的很多擔憂其實都是在重復同一件事。 三、三步暫停法 當突然感到焦慮煩躁時,立刻按這三步來: 丨第一步:說出當下的感受:"我現在感到很煩躁" "我的胸口有點發緊",小聲或默念都可以。 丨第二步:找一個支撐點,比如把手放在桌面上感受堅實感、雙腳用力踩地面、靠墻站立5秒。 丨第三步:改變視線焦點,比如看向窗外最遠的物體(云、樹梢、建筑物),心里默數10個深呼吸。 四、創造屬于自己的平靜空間 真正的靜心,不是逃避喧囂,而是在喧囂中保有自己的空間。 你可以在家里布置一個"心靈角落": 不需要多大多豪華,一把舒適的椅子,幾盆綠植,一本筆記本,按你的喜好隨意放置。 這個空間的意義就在于,感受在這個空間里,只有你,你可以安心地休息。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能讓自己靜下來已經成為一種稀缺能力。 而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練習掌握的技能。 下次當你感到心浮氣躁時,不妨試試這些方法中的任意一個,慢慢培養一種"回到當下"的能力。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 如果你有其他困擾,可以找老師聊聊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