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新干線 ![]() 走進《南京照相館》 ![]() 三伏天里持續高溫的熱浪烘烤著炙熱的大地,蟬鳴聲從清晨持續到深夜,悶熱難耐的天氣使得街上行人寥寥,車輛稀疏。坐在家里懶得出門的我,在微信上看到遠在外地的兒子發來的一條信息“《南京照相館》拍的不錯,值得一看”。我在微信上也回言道“你媽計劃和我一起去影院觀看此片”。我從手機上了解到,7月25日該影片在全國公映。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每天我都不斷地催促著妻子趕快訂票。 8月2日晚上9點多,我和妻子走進了距離家門口不足500米遠的橫店電影城,觀看了這部充滿血腥的史詩般的影片,從千年古都南京城遭受日軍踐踏滿目瘡痍的苦難中,看到了一群平凡而又偉大的小眾人物在民族大義面前的守望相助與覺醒抗爭,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正義與勇氣擔當,看到了普通民眾的自信自強與家國情懷。 影片以1937年南京淪陷為背景,圍繞著吉祥照相館展開。在南京淪陷的黑暗歲月里,以郵差阿昌、照相館老板老金、戲曲演員林毓秀為代表的一群平凡的小人物在絕境中,暗暗地反抗和奮起。郵差阿昌,因為送信被戰火困于城內,慌亂之中,被日軍抓住。日軍拿槍頂著他的腦門時,一本相冊意外掉落,日軍誤以為他是照相館的學徒,恰好日軍攝影師伊藤需要一個洗照片的人當助理,阿昌僥幸活了下來。可實際上,阿昌對沖洗照片一竅不通。 慶幸的是,阿昌帶著日軍的任務,來到吉祥照相館,遇到了老板老金一家。老金正帶著妻兒一家四口,躲在自家的地窖,在陰暗與恐懼中茍延殘喘。為了活下去,他們接下替日軍洗照片的活。然而,當照片在暗房里顯影,映入眼簾的,全是一個個同胞被殺害的慘狀。被砍頭的、遭活埋的、受強暴的……很多還是他們熟悉的鄰里親友。每洗出一張照片,他們的心就被刺刀扎得更深一寸。可為了活著,為了拿到日軍攝影師承諾給到的兩張“出城通行證”,阿昌他們不得不一次次麻痹自己:“記住一件事情,活下去”。活下去,才有希望。但直到那些偽造“親善”的照片被洗出來,大肆貼到墻壁時,他們再也無法容忍內心的屈辱。明明是一把把殺人不眨眼的屠刀,對外宣揚的,卻是一個個中日和善的笑臉。 ![]() 阿昌和老金深知,活著只是茍且偷生,雖能保全一時的性命,但他們的子孫后代,將背負千古的罵名。于是,他們開始謀劃,利用洗照片的機會,暗中掉包記錄日軍罪行的底片。為了將底片安全送出,他們想盡辦法,將底片縫進衣服,時刻警惕日軍的搜索。最后,照相館老板老金和戲曲演員林毓秀拿著兩張通行證計劃出城,快要到達安全區時,日軍的狗卻突然嗅到了他們藏在包里的嬰兒,如果日軍開包檢查,那么他們誰都活不了。就在這時,老金把裝有孩子的包交給了林毓秀,告訴她“你不要停,走”,而自己卻轉身向日軍走去,并用手里唯一的武器“照相機”干擾日軍視線拖延時間,待林毓秀帶著孩子進入安全區后,高喊著“你以后跟老二講,他爸爸是拍照片的!”,用生命捍衛了民族氣節。林毓秀帶著襁褓中的孩子,揣著眾人的期望,沖破重重封鎖,把底片帶出了南京。交到外國記者手上時,這些底片如同被點燃的星星之火,將真相蔓延到了全世界,也成為日軍罪行的鐵證。以阿昌為代表的他們這么一群普通百姓,只是那個時代南京城最平凡的小人物,既沒有超凡的武藝,也沒有驚人的智慧,卻在生死抉擇面前,展現出了令人動容的勇氣與擔當,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捍衛正義與真相的長城。 影片中最令人動容的還要數那些一想起來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流的臺詞。“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把刀,走進城門跌一跤。問你吃橘子還是吃香蕉?” ——電影中聽到這首南京童謠,你哭了嗎?反正我是哭了。影片中這首最經典的南京童謠幾次被念起:“城門謠”是幾代南京人都熟悉的兒歌,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版本,但開頭都是那句“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這首南京童謠在影片中被用作暗房計時工具。當躲在照相館地窖里的劇中人物,在屠殺恐怖的籠罩下念起它時,觀眾會發現,童真無邪的兒歌也曾浸泡血淚。在“最后的全家福”片段中,眾人合唱這首童謠,既是對故土的眷戀,也是對希望的堅守。 ![]() “雞鳴寺的雞不鳴,莫愁湖的愁更愁”,這句臺詞出現在南京淪陷后的悲愴時刻。以南京地標為意象,道出了南京淪陷后的絕望與哀傷。雞鳴寺象征和平,莫愁湖承載南京人的情感,而此刻雞鳴寺的雞不再鳴、莫愁湖的愁更深,展現了戰爭對這座城市的野蠻摧殘。“雨花臺、光華門、中山門……我們中國人不許可你們這么糟蹋!”郵差阿昌在目睹日軍暴行后,緊攥底片怒吼,表達了普通百姓面對侵略者的憤怒與不屈,這句臺詞成為影片中最具力量的反抗宣言。“大好河山,寸土不讓”,今天的和平,是無數人用生命換來的,而歷史的教訓必須銘記。這句臺詞體現了中華兒女誓死捍衛國土的決心,與影片中眾人冒死保存日軍罪證的行為相呼應。”“我們不是朋友,絕對不是”,影片最后阿昌對日軍攝影師伊藤說的這句臺詞,徹底撕破了伊藤偽善的“朋友”面具,揭示了日軍侵略者的真實目的并非建立友誼,而是通過精神控制瓦解中國人的反抗意志。這種直白的拒絕體現了中國人捍衛尊嚴、維護民族存續的決心。 電影里有一個場景讓我尤為動容:眾人在照相館躲避危險時,小姑娘說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老板老金便用照相館的幕布,展示出各地的風景名勝,從北京故宮到杭州西湖,從武漢黃鶴樓到萬里長城。大家一起念著這些地名,眼中閃爍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人骨子里的家國情懷,即使身處黑暗,這份情懷也從未熄滅。這份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成為了他們堅守正義、反抗侵略的強大精神動力。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著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但《南京照相館》提醒著我們,和平來之不易,歷史不能被遺忘,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我們要銘記這段慘痛的歷史,從中汲取力量,更加珍惜當下的和平。 今年是中國人民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拍攝《南京照相館》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在我看來,它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它時刻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吾輩自強。歷史的血與光不能被遺忘,吾輩應當肩負起傳承歷史、捍衛和平的重任。愿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能將這段歷史銘記于心,化作前行的力量,讓和平的陽光永遠照耀在中華大地。 愿祖國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 責編 楊志強 ![]() 作者簡介 ![]() ![]() ![]() ![]() |
|
來自: 譚文峰sdqtneyj > 《待分類》